Menu
十二、身柱
【解剖】有橫頸動脈之下行枝、肩胛背神經。
【部位】在第三椎之下。
【主治】腰背痛、巔癇狂走、怒欲殺人、瘈瘲、身熱、妄見妄言、小兒驚癇。
【摘要】《玉龍歌》:「身柱蠲嗽能除膂痛。」《百症賦》:「癲疾仗身柱本神之令。」同陶道、肺俞、膏肓,為治肺癆要穴。
【取法】第三椎下,俯而取之。
【鍼灸】鍼三分至五分,灸五壯。
身柱
本穴承神道之氣,循督上升,正而且直,故名「身柱」。
觀本穴所治,因腦力不足而眩暈,因中氣不足而喘息,因心神衰弱而癲癇,因大氣下陷而脫肛,均屬正氣先虛,則督經之氣升舉無力,以致產生腰脊肩背諸病。宜取本穴以興奮之,使督氣得充,正立直行,功同砥柱,諸症可愈矣。
其能治風者,何也?本穴旁傍風門,與人體內熱生風有關,故所治多屬搖擺眩暈火極而生之風。若以治外侵之風,及濕滯作痛之疾,非其所宜。猶抵禦外侮,良相不如良將也。
【解剖】有橫頸動脈之下行枝、肩胛背神經。
【部位】在第三椎之下。
【主治】腰背痛、巔癇狂走、怒欲殺人、瘈瘲、身熱、妄見妄言、小兒驚癇。
【摘要】《玉龍歌》:「身柱蠲嗽能除膂痛。」《百症賦》:「癲疾仗身柱本神之令。」同陶道、肺俞、膏肓,為治肺癆要穴。
【取法】第三椎下,俯而取之。
【鍼灸】鍼三分至五分,灸五壯。
身柱
本穴承神道之氣,循督上升,正而且直,故名「身柱」。
觀本穴所治,因腦力不足而眩暈,因中氣不足而喘息,因心神衰弱而癲癇,因大氣下陷而脫肛,均屬正氣先虛,則督經之氣升舉無力,以致產生腰脊肩背諸病。宜取本穴以興奮之,使督氣得充,正立直行,功同砥柱,諸症可愈矣。
其能治風者,何也?本穴旁傍風門,與人體內熱生風有關,故所治多屬搖擺眩暈火極而生之風。若以治外侵之風,及濕滯作痛之疾,非其所宜。猶抵禦外侮,良相不如良將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