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句解第五十八講 悅人以言不如澤人以德
李秉信
1.麗澤兑,上兑,悦柔於外,若「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則持家道無不悦服,悦柔於上,顯婦德則無樂從,是坤德之生命精采;下兑貞內立婦德根本之道,故卦云「兑,亨,利貞」。
2.兑上缺,不吝出澤以利萬物,兑象「口、舌」之啟,音聲之出,如水流自澤也,不吝于灌溉,故上位者能以澤惠民,以言悦眾,盡民力而甘言以慰之,役民勞而膏澤以沛之,周易正義云「澤以潤生萬物,所以萬物皆悦,猶人君以恩惠養民,施於人事,民無不悦也」,彖云「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
3.九五居剛中而柔外,萬民無不悦服;九二處柔中不犯上,安于內貞以固本,以悦順而事其上,故彖云「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4.象曰「麗澤兑」,兩澤相潤滋益,上兑澤,下悦從,萬民口語相傳,德風遠播,彖云「說之大,民勸矣哉」。
5.象云「君子以朋友講習」,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講習若澤潤萬物灌溉生成,能以人所長,濟己所短,以人之所善,正己之所惡,故講習若水相續,講而通之;習而練達,若水運轉,故曰「麗澤」,人道法之相輔益也。
6.兌上, 兌下。麗澤兌, 為八純之一。巽卦為順, 為入, 能順而入, 故繼之以兌。兌, 悅也, 說也。兌之上下卦, 皆一陰乘二陽, 陰氣舒於外, 便心生喜悦。
7.兌為口舌, 下自上他皆用口舌, 故有講習之象, 引申而有朋友研討之義。兌既為言說, 則言必有序, 序必有信。兌為悅, 雖為言說, 悅之於口, 不如悅之於心。兌為澤, 上下皆澤, 互潤相滋, 故為麗澤。澤, 悅人以言, 不如澤及人以德。
8.兌, 亨, 利貞本卦卦辭謂: 在巽入之後, 入則順, 順則自得, 自得則悅, 自得而悅, 則人亦得而悅之, 故亨通。但須以貞正誠信相得相悅。
9.但「得」不可以道得之, 雖富貴名利為人所欲, 亦不應得悅, 悅人, 不可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更不可巧言令色, 以諂媚,此所以首先提示〝亨通〞唯〝貞〞始能自利, 利人。
10.彖曰: 兌, 說也。剛中而柔外, 說以利貞, 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本卦象辭謂: 兌為喜悦, 兌為少女, 青春美麗, 自悅悅人, 外雖柔顺, 而內剛強。
11.本卦三爻及上爻, 皆陰爻, 現於外者, 皆柔順, 而其外初。 二。 四。 五。 皆陽爻, 剛直中正。外柔內剛, 待人處事, 外圓內方, 是以如天之順道自然。而又應合人情。順天則無私, 應人則不暴。
12.說以先民, 民忘其勞。說以犯難, 民忘其死。說之大, 民勸矣。彖辭續謂: 先使民安悅, 則人民心悅誠服, 而效勞。危難時, 民感念其德,將生死置之度外。
13.欣悅之道, 其所以有如此偉大之成效, 乃由於平宿之勸化, 如夫子論為政, 舉善而教不能, 則勸。
14.象曰: 麗澤, 兌, 君子以朋友講習。兌卦上下皆兌。麗, 儷也。兌, 澤也, 大象則由君與民之互悅, 互得, 引申至朋友, 朋友乃自己所選擇之親人。
15.論語第一章即為「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以文會友, 以友輔仁, 正是悅卦之主旨。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