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種子意識系列之二十一 神的靈手中的事
李秉信
不論是你,或者是我,甚至是,信主多年的老弟兄,對於手中糾纏自己的事,常常充滿著迷思。不知道,面臨心中聲音呼喚的時候,應該繼續堅持下去。還是該斷就斷,不要一意孤行。或許你對筆者的陳述感到疑惑,讓我們換個角度解釋一下。比方:有一個父親要他的兒子去作一件事,這是父親的吩咐。
但是,兒子回答說,『我手中還有事,等我手中的事作完了,就去作你所吩咐的事。』那種放不開,對於現在所擁有世界的情愫,就是『手中的事』的意思。我們把這樣的味道,說的更清楚一點。『手中的事,』就是在父親吩咐兒子之前,兒子手中已經有的事。我們個個人都有手中的事,都有牽腸掛肚的在乎。
說也邪門的,當我們行走在神路上的時候,常是這手中的事攔阻了我們。甚至,更強烈的說,當我們堅持必須作了手中的事,很難避免的,神所要我們作的事就受了耽擱。只要是人,就一定有這樣的共通性,那就是,沒有人沒有手中的事。而且,我們習慣向神的事閃躲。說也奇怪的,人總是在神沒有說話之先,在手中已經有了事。
觀察一個人屬靈的程度,看看他手中還有哪些事,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生命狀態指標。筆者剛剛進入清華大學一年級就讀的時候,教會的弟兄,常常會在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到宿舍裡來探望筆者。到現在,記憶猶新的是,有位弟兄,常常會觀察筆者書架上的書籍,詢問筆者最近在做的事情,來了解筆者手中的事,有沒有超過負荷。
這位弟兄,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外面的人沒有經過破碎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手中的事。我們外面的人有他的事,我們外面的人有他的物,我們外面的人有他的勞碌,有他各種的作用;因此,神的靈在我們靈裡作工的時候,我們外面的人就不能應付神的要求。就是這個手中的事,使我們不能作一個真有屬靈用處的人。
而且,更殘忍的是,撒旦會用你手中的事,來拉扯你。神也會用你手中的事,來測試你。我們常常會忽略這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外面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換句話說,我們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比方:有一個弟兄身體的力量不太大,也許只能挑五十斤。如果他已經挑了五十斤,別人請他再挑十斤,他就挑不動。他是有限制的人,他不能作沒有限制的事。
但是,他還是有個錯覺,認為他的體力,還可以再擔當下去。不要說是從神的角度而言來看,就是從人的角度來說,他已經挑了五十斤,就不能再加上十斤。在這裡,我們可以把整個故事的結構,說得更清楚一點。他已經挑的五十斤,就是他手中的事。這是用身體的力量來作比方。我們身體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樣的,我們這個外面的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許多人能領會,身體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沒有看見,他們外面的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就把他們外面的人的力量浪費了。比方有一個人,他把他的愛完全用在他父母身上,這個人就再也沒有力量能愛弟兄,再也沒有力量能彀愛眾人。他的力量只有那麼多,他把他的力量用完了,就沒有法子把他的力量再用在別的地方。
照樣,人思想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沒有一個人能無限量的思想。人如果多注意了某件事,在思想上多花了工夫在某件事上,他就沒有力量再想到其他的事。東方的佛法,對於如何處理手中的事,有很深刻的描述。那是一個很重要的解脫法門,讓外面的人手中的事情都過去了。金剛經理說,觀世間一切發生「如夢幻泡影」,乃是在作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深度自我合理化」世界,並加以「不合理化」。
要用「和平不對立」的方式,來退轉我們的「清醒意識」,也就是聖經裡說,讓你在最和平的狀態下,退轉手中的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我們能夠「放棄」。「放棄」這兩個字說起來真是容易,然而「放棄」一個已經「深度自我合理化」,並「栩栩如生」的世界,那裡有那麼容易。大多數的生命在「意識轉換」的過程中,不然只是口說,「心和做」都不到。
不然就是,的確在作「放棄」,但是「放棄」的不夠徹底,反而「功虧一簣」,「自我合理化」更深,下次來作「意識轉換」時,更難「放棄」。然而,「能放棄」其中的關鍵,乃在於我們多能夠「操練自己的意識」,多能夠「不合理化」自己的意識,那麼就越容易有「退轉」的感覺。而其中的秘訣在於我們多能伸展「意識的自由度」。
愛因斯坦是一個非常能伸展「意識的自由度」的生命,他在慕尼黑未入學之前,曾經有一件事使他終身難忘。他回憶道:「在我四歲時,我父親送我一只羅盤,當時我覺得宛如看到一個奇蹟,我突然覺得各種事物的背後一定有某些東西隱藏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一件神奇的東西可以使人的思想世界飛揚起來」
其實,那種驅使我們,開始去不合理化眼中的世界,去尋找各種事物的背後的東西的動力,正是我們生命中最可貴「意識的自由度」。愛因斯坦用這樣的「自由度」,挑戰當時建立在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基礎上的牛頓力學,顯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而去除當時科學家的「執著」,建立了當時科學界最重要的一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就是所謂的「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論文中提出了兩個原理:光速恆定以及相對性原理這兩條原理有著驚人的推論,它根本地改變了牛頓的時空觀、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看法,將牛頓定律視為一個特殊例子,只有在速度很慢時才適用。同樣的,我們也可以使用「意識的自由度」,加以去除「意識田」的「我執」。
「意識的自由度」正是那把可以反向鬆開,那個已經鎖緊「自我合理化」鏍絲太深的鏍絲起子。觀世間一切發生「如夢幻泡影」,乃是在作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深度自我合理化」世界,並加以「不合理化」。金剛經裡提到,我們觀世間的一切發生,如同我們在經歷夢裡的情境一樣,不論是世間的遭遇,是如此的真實,我們在凡塵裡所相處的人物,是如此的活形活現。
但是,人世間的一切,如同在大夢初醒,恍如隔世之後, 一切將如夢幻泡影般的歸於虛空。其實,這樣的操練,是含有一個很深刻意義,乃是在操練我們的「意識的自由度」。並讓生命接受,所有的在清醒世界的一切,也就是,你所放不下手中的事,乃是如同在夢境裡「不合理化」情節。
當「不合理化」的情節被接受後,甚至掌握「主控權」再發展一個合理化的世界,在每一個意識情境下的「取和捨」就比較容易了。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入,住,出」在「不合理化」情節裡,更要以一種「意識的自由度」,讓自己的意識像瀕死的人一樣,如此徹底的面對死亡。唯有當我們在如此瀕近死亡,或是感受將要死亡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原有的清醒意識,已經無法控制我們所擁有的世界。
甚至,我們最在乎的親情關係,這些曾經屬於我們的事物都會離我們遠去。人在一步又一步深入的定中,了解死亡已逼近我們的感覺以後,我們的清醒意識就得面對無法控制現況的無奈。在觀透世間一切事物必將歸於虛幻,一切遭遇都必將過去,一切擁有必將失去的事實。有的人在屈屈一念之間,就萬念俱灰,甚而更有可能將他人生所最堅持的核心價值,逐漸瓦解。
有的人在看破紅塵之後,瞬時就摧毀他畢生堅守的原則 。其實,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在這個時刻產生, 當人不再堅持對於原有世界的不捨的時候,原有的清醒意識行將退讓,入夢的潛意識,隨而進駐我們的心智,「意識轉換」的契機就會油然產生。羅馬八章告訴我們,賜生命聖靈的律,會釋放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律,帶領我們進入,另外一個不同的意識世界。
但是,為甚麼生命聖靈的律,在有的人身上不發生果效?聖經又告訴我們,律法的義,只成就在隨從聖靈的人身上。換句話說,生命聖靈的律,只能在屬靈的人身上發生果效。誰是屬靈的人呢?就是那些思念屬靈的事的人。甚麼種的人是思念屬靈的事的人呢?我們可以悄悄地說,當你能夠和平的退轉手中的事,你已經一隻腳踏入屬靈的世界了。
那樣的生命狀態,乃是不思念肉體的事的人。不思念肉體的事的人,纔能思念屬靈的事。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不論是你,或者是我,甚至是,信主多年的老弟兄,對於手中糾纏自己的事,常常充滿著迷思。不知道,面臨心中聲音呼喚的時候,應該繼續堅持下去。還是該斷就斷,不要一意孤行。或許你對筆者的陳述感到疑惑,讓我們換個角度解釋一下。比方:有一個父親要他的兒子去作一件事,這是父親的吩咐。
但是,兒子回答說,『我手中還有事,等我手中的事作完了,就去作你所吩咐的事。』那種放不開,對於現在所擁有世界的情愫,就是『手中的事』的意思。我們把這樣的味道,說的更清楚一點。『手中的事,』就是在父親吩咐兒子之前,兒子手中已經有的事。我們個個人都有手中的事,都有牽腸掛肚的在乎。
說也邪門的,當我們行走在神路上的時候,常是這手中的事攔阻了我們。甚至,更強烈的說,當我們堅持必須作了手中的事,很難避免的,神所要我們作的事就受了耽擱。只要是人,就一定有這樣的共通性,那就是,沒有人沒有手中的事。而且,我們習慣向神的事閃躲。說也奇怪的,人總是在神沒有說話之先,在手中已經有了事。
觀察一個人屬靈的程度,看看他手中還有哪些事,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生命狀態指標。筆者剛剛進入清華大學一年級就讀的時候,教會的弟兄,常常會在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到宿舍裡來探望筆者。到現在,記憶猶新的是,有位弟兄,常常會觀察筆者書架上的書籍,詢問筆者最近在做的事情,來了解筆者手中的事,有沒有超過負荷。
這位弟兄,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外面的人沒有經過破碎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手中的事。我們外面的人有他的事,我們外面的人有他的物,我們外面的人有他的勞碌,有他各種的作用;因此,神的靈在我們靈裡作工的時候,我們外面的人就不能應付神的要求。就是這個手中的事,使我們不能作一個真有屬靈用處的人。
而且,更殘忍的是,撒旦會用你手中的事,來拉扯你。神也會用你手中的事,來測試你。我們常常會忽略這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外面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換句話說,我們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比方:有一個弟兄身體的力量不太大,也許只能挑五十斤。如果他已經挑了五十斤,別人請他再挑十斤,他就挑不動。他是有限制的人,他不能作沒有限制的事。
但是,他還是有個錯覺,認為他的體力,還可以再擔當下去。不要說是從神的角度而言來看,就是從人的角度來說,他已經挑了五十斤,就不能再加上十斤。在這裡,我們可以把整個故事的結構,說得更清楚一點。他已經挑的五十斤,就是他手中的事。這是用身體的力量來作比方。我們身體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樣的,我們這個外面的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許多人能領會,身體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沒有看見,他們外面的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就把他們外面的人的力量浪費了。比方有一個人,他把他的愛完全用在他父母身上,這個人就再也沒有力量能愛弟兄,再也沒有力量能彀愛眾人。他的力量只有那麼多,他把他的力量用完了,就沒有法子把他的力量再用在別的地方。
照樣,人思想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沒有一個人能無限量的思想。人如果多注意了某件事,在思想上多花了工夫在某件事上,他就沒有力量再想到其他的事。東方的佛法,對於如何處理手中的事,有很深刻的描述。那是一個很重要的解脫法門,讓外面的人手中的事情都過去了。金剛經理說,觀世間一切發生「如夢幻泡影」,乃是在作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深度自我合理化」世界,並加以「不合理化」。
要用「和平不對立」的方式,來退轉我們的「清醒意識」,也就是聖經裡說,讓你在最和平的狀態下,退轉手中的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我們能夠「放棄」。「放棄」這兩個字說起來真是容易,然而「放棄」一個已經「深度自我合理化」,並「栩栩如生」的世界,那裡有那麼容易。大多數的生命在「意識轉換」的過程中,不然只是口說,「心和做」都不到。
不然就是,的確在作「放棄」,但是「放棄」的不夠徹底,反而「功虧一簣」,「自我合理化」更深,下次來作「意識轉換」時,更難「放棄」。然而,「能放棄」其中的關鍵,乃在於我們多能夠「操練自己的意識」,多能夠「不合理化」自己的意識,那麼就越容易有「退轉」的感覺。而其中的秘訣在於我們多能伸展「意識的自由度」。
愛因斯坦是一個非常能伸展「意識的自由度」的生命,他在慕尼黑未入學之前,曾經有一件事使他終身難忘。他回憶道:「在我四歲時,我父親送我一只羅盤,當時我覺得宛如看到一個奇蹟,我突然覺得各種事物的背後一定有某些東西隱藏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一件神奇的東西可以使人的思想世界飛揚起來」
其實,那種驅使我們,開始去不合理化眼中的世界,去尋找各種事物的背後的東西的動力,正是我們生命中最可貴「意識的自由度」。愛因斯坦用這樣的「自由度」,挑戰當時建立在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基礎上的牛頓力學,顯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而去除當時科學家的「執著」,建立了當時科學界最重要的一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就是所謂的「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論文中提出了兩個原理:光速恆定以及相對性原理這兩條原理有著驚人的推論,它根本地改變了牛頓的時空觀、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看法,將牛頓定律視為一個特殊例子,只有在速度很慢時才適用。同樣的,我們也可以使用「意識的自由度」,加以去除「意識田」的「我執」。
「意識的自由度」正是那把可以反向鬆開,那個已經鎖緊「自我合理化」鏍絲太深的鏍絲起子。觀世間一切發生「如夢幻泡影」,乃是在作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深度自我合理化」世界,並加以「不合理化」。金剛經裡提到,我們觀世間的一切發生,如同我們在經歷夢裡的情境一樣,不論是世間的遭遇,是如此的真實,我們在凡塵裡所相處的人物,是如此的活形活現。
但是,人世間的一切,如同在大夢初醒,恍如隔世之後, 一切將如夢幻泡影般的歸於虛空。其實,這樣的操練,是含有一個很深刻意義,乃是在操練我們的「意識的自由度」。並讓生命接受,所有的在清醒世界的一切,也就是,你所放不下手中的事,乃是如同在夢境裡「不合理化」情節。
當「不合理化」的情節被接受後,甚至掌握「主控權」再發展一個合理化的世界,在每一個意識情境下的「取和捨」就比較容易了。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入,住,出」在「不合理化」情節裡,更要以一種「意識的自由度」,讓自己的意識像瀕死的人一樣,如此徹底的面對死亡。唯有當我們在如此瀕近死亡,或是感受將要死亡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原有的清醒意識,已經無法控制我們所擁有的世界。
甚至,我們最在乎的親情關係,這些曾經屬於我們的事物都會離我們遠去。人在一步又一步深入的定中,了解死亡已逼近我們的感覺以後,我們的清醒意識就得面對無法控制現況的無奈。在觀透世間一切事物必將歸於虛幻,一切遭遇都必將過去,一切擁有必將失去的事實。有的人在屈屈一念之間,就萬念俱灰,甚而更有可能將他人生所最堅持的核心價值,逐漸瓦解。
有的人在看破紅塵之後,瞬時就摧毀他畢生堅守的原則 。其實,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在這個時刻產生, 當人不再堅持對於原有世界的不捨的時候,原有的清醒意識行將退讓,入夢的潛意識,隨而進駐我們的心智,「意識轉換」的契機就會油然產生。羅馬八章告訴我們,賜生命聖靈的律,會釋放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律,帶領我們進入,另外一個不同的意識世界。
但是,為甚麼生命聖靈的律,在有的人身上不發生果效?聖經又告訴我們,律法的義,只成就在隨從聖靈的人身上。換句話說,生命聖靈的律,只能在屬靈的人身上發生果效。誰是屬靈的人呢?就是那些思念屬靈的事的人。甚麼種的人是思念屬靈的事的人呢?我們可以悄悄地說,當你能夠和平的退轉手中的事,你已經一隻腳踏入屬靈的世界了。
那樣的生命狀態,乃是不思念肉體的事的人。不思念肉體的事的人,纔能思念屬靈的事。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