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色境識不二法系列之十五 全然接受不止無住生心
李秉信
很少人知道, 所有的開始,都是來自於前一次的結束。 換句話說, 所有的開始,都一定會有結束的時候。 人的慣性如果沒有改變, 事實上, 不論是開始和結束, 在本質的意義上。都沒有甚麼太大的差別。 這樣的思想, 早已貫穿在中國自古發展的中醫理論上。
就拿最基本的經絡理論來做個例子, 只要這個人是活著,十二經脈的巡行, 像是處於一個封閉的系統, 無止境的循環, 生生不息的運作。 生命氣血的運行, 就像是我們這個輩子行運一樣,從起始點的手太陰肺經, 終止於足厥陰肝經, 又接上了起始點的手太陰肺經。
只要人是活著, 從出生的第一天,到離開世界的最後一天,這樣的循環永無止境, 也沒有任何一個力量,能夠讓他停止下來。 在這個時候,我們來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開悟點, 到底是一個甚麼樣的力量,或是一個甚麼樣的能量, 能夠綿延不絕的推動這個循環呢?
不單單是人肉體上的生命,是這樣的延續著。 我們在靈性上的生命,也是這樣延續著。 很少人在今生對於所遭遇事情的體悟, 是從今世的認知才開始。 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 累世累劫所種下的意識種子, 只是在這輩子, 有個緣份可以開花結果而已。
追溯每個結果的根源, 乃是在於,那個能讓意識種子開花結果的本體。 當本體不存在的時候, 所有的生機都死透透了。 然而, 太多的人, 只是在乎每個環節上的結果, 而忘記了,這個結果通通都是我的一部份, 在本體上,也實在是沒有甚麼好挑選的餘地。
更精確的說,不用眾裡尋他千百度,修行者只要能夠觸摸到本體, 甚至和本體合而為一的時候, 自然可以瞭悟因果, 知所先後了, 而不再為自己的識心所蒙蔽。我們看到,各宗各派在禪定中修練的修行者,瞑目靜坐。
他們利用閉著的眼睛,把外面形像傳到意識者的過程進行六根的中斷,他們在極度放鬆的心境下,將聲音摒棄於耳根之外。希望藉著去妄求真, 能夠和本體相應, 圓融合一。閉關修行的禪定者,藉著專注呼吸的調整,逐步使身心安定下來。相關的知覺,記憶,想像,理智,情緒,意志的意識作用,都在累積的禪定中逐步消融 。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為什麼這些識心上的思緒, 無法幫助我們成道,反而障礙我們和本體的相映呢?也就是我們的念頭, 讓我們起了一個想要選擇, 以及分別的意識,遮蔽了我們和本體的相應。在這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 乃是在於修行者,如果因為自己的分別,無法和本體合一。
甚至我們說, 修行者不再做選擇,在果地上包容所有的發生。 這樣的生命狀態,才有機會接觸本體。修行者如果不夠全然, 他的努力和調整, 一定會面臨被考驗的關卡。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生命若是無法全然, 尤其全然接受所有的發生,就會難以突破修行上的瓶頸。
這個全然, 在口頭上說起來容易, 在實際修行的體驗中, 是非常不容易達到的。 如果能夠真的做得到, 那裡需要這麼多修行的法門。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就遭遇到個令人深省的案例。 問事者是個修行多年的女居士, 面對他人生複雜的婚姻及親子關係, 當事人選擇用修行,來逃避這些煩惱。
但是很邪門的, 若是當事人不夠全然的面臨所有的發生, 在修行的突破上, 一定會面臨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遺憾。 嚴格地來說, 當事人的家境,是無可挑剔的。 她的先生,是一位非常成功創業電子工廠老闆, 年紀輕輕,就累積了上千萬美金的資產, 在美國北加州矽谷買下了一個龐大的農舍。不過五十幾歲, 夫妻兩人過著這樣半退休的日子, 讓人好不羨慕。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就是沒有十全十美。 有錢人的煩惱總是難以啓齒, 像極了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問事者的兩個兒子, 個性像極了他們的父親, 不但固執難以溝通, 而且也有強烈的暴力傾向。 和父親比較起來, 只有過去而無不及。中國人常常說, 一山哪裡容得下兩只老虎, 更何況, 四只老虎湊在一起, 一定都是各走各的路,老死不相往來。
問事人的大兒子, 二十幾歲, 不顧母親的反對,就和他媽媽不喜歡的女朋友,一起離家出走, 從此音訊全無,人間蒸發,讓母親好不傷心。 小兒子對於自己的情緒,很難控制。 不但個性兇暴, 遇到衝突,常常衝動的大打出手, 總是要用肢體上的施暴, 才能夠發洩心中的怨氣。 他的職業,是餐廳里的大廚, 每次和媽媽大吵一架以後, 就會拿出菜刀做比劃, 讓母親嚇的不知該如何應對。
他的先生個性剛硬, 遇到衝突,從來都不溝通。 夫妻兩人,常常會發生一個月,彼此都不講話的冷戰。 遇到這樣的生命困境, 當事人又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不知不覺當中得到了強烈的躁郁症。 當事人在家裡設計了個大佛堂, 每天都在壇城上虔敬禮佛, 希望能夠藉著禮敬仙佛,舒解心中的鬱悶。
然而這樣的修行, 就像是在打麻醉藥一樣,只是一種逃避, 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當事人若是無法完全接受所發生的結果, 就很難真正突破在修行意識轉換上的瓶頸。 當事人詢問筆者, 到底他作錯了什麼事, 人生竟然會有這樣的遭遇。 筆者告訴她, 每個人再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上, 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有不同的課題要去面對, 沒有一個人可以有例外。
大多數人面對課題, 都是用解決或者是逃避,來躲避問題對於我們的衝擊。 但是很少人知道, 真正的課題,乃是在於修行者面對現狀能夠全然的接受, 而且是完全的接受。 在修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對於每一個修行者而言,都有不同的領悟及速度, 但是完全接受是一條可以到達的路。
再次來到了人間,每個人先天的根器不同,帶到今生累世的業報也不一樣。為了讓每一個修行者,在各人不同的資質下修成正果,最簡單的方式, 就是完全的接受現狀。 師父帶領每位修行者,都有不同的法門,來退轉清醒的意識,很少人知道,為甚麼清醒的意識要被退轉, 當你不再做選擇的時候, 你才有機會達到全然的狀態,也就是所謂敲開「悟道」的大門 。
因為在全然的生命狀態當中, 冥冥裡會有一個力量在作帶領, 突破我們在修行上的關卡。 在悟道的路上, 有的人像六祖惠能一樣,前世已下過工夫,縱然未讀詩書五經,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大字也識不了幾個。 但是很奇妙的,他們就是能夠很容易的將這些意識消融退讓,而讓另外幾種層次的意識輕易進駐 。
當全然而生的力量,接管我們生命的主動權時, 在那個當下, 生命已經是個完全不同的人了, 那真是金剛經里所說, 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最佳寫照。
很少人知道, 所有的開始,都是來自於前一次的結束。 換句話說, 所有的開始,都一定會有結束的時候。 人的慣性如果沒有改變, 事實上, 不論是開始和結束, 在本質的意義上。都沒有甚麼太大的差別。 這樣的思想, 早已貫穿在中國自古發展的中醫理論上。
就拿最基本的經絡理論來做個例子, 只要這個人是活著,十二經脈的巡行, 像是處於一個封閉的系統, 無止境的循環, 生生不息的運作。 生命氣血的運行, 就像是我們這個輩子行運一樣,從起始點的手太陰肺經, 終止於足厥陰肝經, 又接上了起始點的手太陰肺經。
只要人是活著, 從出生的第一天,到離開世界的最後一天,這樣的循環永無止境, 也沒有任何一個力量,能夠讓他停止下來。 在這個時候,我們來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開悟點, 到底是一個甚麼樣的力量,或是一個甚麼樣的能量, 能夠綿延不絕的推動這個循環呢?
不單單是人肉體上的生命,是這樣的延續著。 我們在靈性上的生命,也是這樣延續著。 很少人在今生對於所遭遇事情的體悟, 是從今世的認知才開始。 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 累世累劫所種下的意識種子, 只是在這輩子, 有個緣份可以開花結果而已。
追溯每個結果的根源, 乃是在於,那個能讓意識種子開花結果的本體。 當本體不存在的時候, 所有的生機都死透透了。 然而, 太多的人, 只是在乎每個環節上的結果, 而忘記了,這個結果通通都是我的一部份, 在本體上,也實在是沒有甚麼好挑選的餘地。
更精確的說,不用眾裡尋他千百度,修行者只要能夠觸摸到本體, 甚至和本體合而為一的時候, 自然可以瞭悟因果, 知所先後了, 而不再為自己的識心所蒙蔽。我們看到,各宗各派在禪定中修練的修行者,瞑目靜坐。
他們利用閉著的眼睛,把外面形像傳到意識者的過程進行六根的中斷,他們在極度放鬆的心境下,將聲音摒棄於耳根之外。希望藉著去妄求真, 能夠和本體相應, 圓融合一。閉關修行的禪定者,藉著專注呼吸的調整,逐步使身心安定下來。相關的知覺,記憶,想像,理智,情緒,意志的意識作用,都在累積的禪定中逐步消融 。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為什麼這些識心上的思緒, 無法幫助我們成道,反而障礙我們和本體的相映呢?也就是我們的念頭, 讓我們起了一個想要選擇, 以及分別的意識,遮蔽了我們和本體的相應。在這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 乃是在於修行者,如果因為自己的分別,無法和本體合一。
甚至我們說, 修行者不再做選擇,在果地上包容所有的發生。 這樣的生命狀態,才有機會接觸本體。修行者如果不夠全然, 他的努力和調整, 一定會面臨被考驗的關卡。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生命若是無法全然, 尤其全然接受所有的發生,就會難以突破修行上的瓶頸。
這個全然, 在口頭上說起來容易, 在實際修行的體驗中, 是非常不容易達到的。 如果能夠真的做得到, 那裡需要這麼多修行的法門。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就遭遇到個令人深省的案例。 問事者是個修行多年的女居士, 面對他人生複雜的婚姻及親子關係, 當事人選擇用修行,來逃避這些煩惱。
但是很邪門的, 若是當事人不夠全然的面臨所有的發生, 在修行的突破上, 一定會面臨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遺憾。 嚴格地來說, 當事人的家境,是無可挑剔的。 她的先生,是一位非常成功創業電子工廠老闆, 年紀輕輕,就累積了上千萬美金的資產, 在美國北加州矽谷買下了一個龐大的農舍。不過五十幾歲, 夫妻兩人過著這樣半退休的日子, 讓人好不羨慕。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就是沒有十全十美。 有錢人的煩惱總是難以啓齒, 像極了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問事者的兩個兒子, 個性像極了他們的父親, 不但固執難以溝通, 而且也有強烈的暴力傾向。 和父親比較起來, 只有過去而無不及。中國人常常說, 一山哪裡容得下兩只老虎, 更何況, 四只老虎湊在一起, 一定都是各走各的路,老死不相往來。
問事人的大兒子, 二十幾歲, 不顧母親的反對,就和他媽媽不喜歡的女朋友,一起離家出走, 從此音訊全無,人間蒸發,讓母親好不傷心。 小兒子對於自己的情緒,很難控制。 不但個性兇暴, 遇到衝突,常常衝動的大打出手, 總是要用肢體上的施暴, 才能夠發洩心中的怨氣。 他的職業,是餐廳里的大廚, 每次和媽媽大吵一架以後, 就會拿出菜刀做比劃, 讓母親嚇的不知該如何應對。
他的先生個性剛硬, 遇到衝突,從來都不溝通。 夫妻兩人,常常會發生一個月,彼此都不講話的冷戰。 遇到這樣的生命困境, 當事人又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不知不覺當中得到了強烈的躁郁症。 當事人在家裡設計了個大佛堂, 每天都在壇城上虔敬禮佛, 希望能夠藉著禮敬仙佛,舒解心中的鬱悶。
然而這樣的修行, 就像是在打麻醉藥一樣,只是一種逃避, 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當事人若是無法完全接受所發生的結果, 就很難真正突破在修行意識轉換上的瓶頸。 當事人詢問筆者, 到底他作錯了什麼事, 人生竟然會有這樣的遭遇。 筆者告訴她, 每個人再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上, 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有不同的課題要去面對, 沒有一個人可以有例外。
大多數人面對課題, 都是用解決或者是逃避,來躲避問題對於我們的衝擊。 但是很少人知道, 真正的課題,乃是在於修行者面對現狀能夠全然的接受, 而且是完全的接受。 在修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對於每一個修行者而言,都有不同的領悟及速度, 但是完全接受是一條可以到達的路。
再次來到了人間,每個人先天的根器不同,帶到今生累世的業報也不一樣。為了讓每一個修行者,在各人不同的資質下修成正果,最簡單的方式, 就是完全的接受現狀。 師父帶領每位修行者,都有不同的法門,來退轉清醒的意識,很少人知道,為甚麼清醒的意識要被退轉, 當你不再做選擇的時候, 你才有機會達到全然的狀態,也就是所謂敲開「悟道」的大門 。
因為在全然的生命狀態當中, 冥冥裡會有一個力量在作帶領, 突破我們在修行上的關卡。 在悟道的路上, 有的人像六祖惠能一樣,前世已下過工夫,縱然未讀詩書五經,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大字也識不了幾個。 但是很奇妙的,他們就是能夠很容易的將這些意識消融退讓,而讓另外幾種層次的意識輕易進駐 。
當全然而生的力量,接管我們生命的主動權時, 在那個當下, 生命已經是個完全不同的人了, 那真是金剛經里所說, 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最佳寫照。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