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句解第十六講 剛應志行聖人豫順以動
李秉信
1.雷地豫,雷出土,奮豫,是天地順時而動,從後天卦,「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帝出乎震」,陽氣能量之蓄養,至艮豫備方成,如互卦水山蹇,能量奮出已成,故卦云「利建侯,行師」;且一陽奮出坤地之上,有奮豫之象。
2.從卦象言,一陽(九四)領五陰,剛得柔應,以行其志,推其德;且居人位之爻,居中以馭下,而成其功;從上而推其恩,不居功而樂和眾,措置裕如,故豫者,自寬而裕如。
3.彖云「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天地豫動而生化萬物,是順時、順物之性而動,故有言「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聖人治世以效天地,故彖曰「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4.豫,為「時」言,則豫逸;為「事」言,則豫備;有「豫」事必成,成而有餘、有盈,則豫逸寬裕;也因豫逸而閒將怠,而荒淫,而流連,故以「奮」為戒、為警。
5.豫字,從「予」、從「象」;予者,天之所予;象者,日月四時之運行,萬物生發之象也;故豫時,當知推恩,故象曰「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6.知豫之義,即知中道義,豫之「時豫」大矣哉!
5.豫卦, 上震下坤為豫。雷上、地下。豫有三義:豫悅、豫怠、豫備。因同人,而大有;雖大有,而謙;於是天下大治,而豫。
7.悅此卦坤在下而柔順,雷震在上而動。故豫。但切忌過份,又須樂與眾共。一切皆須備,豫則立。五陰一陽,九四爻為卦主。
8.「豫利建侯,師。」順物而動,乃本卦之主要意義,便能建立諸侯,可行師用兵,以討伐叛逆,無道者,以安眾民。
9.「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九四爻,為卦中唯一之陽,與五陰相應合,是以志向得實行,因坤柔、震動,故曰順以動。
10.「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豫槳之順以動,有如天地之運轉,更何況建立諸侯興師討逆之事?
11.「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淦時不忒。」天地順時動,因此日月不會有過失,四季不會有差錯。
12.「聖人以時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聖人亦順時而動,於是刑罰清明,人民心悅誠服。此順時而動,乃順應天時地。利其意義真偉大。以上皆為本卦之彖辭。
13.「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本卦之大象,謂雷聲一出,大地一切皆振奮而興起。譬如驚螫,冬眠動物皆醒轉,萬物歡豫。
14.古代之君王,仿效此卦之義而製作音樂,用以崇敬豫樂天帝,並以之配享祖考。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1.雷地豫,雷出土,奮豫,是天地順時而動,從後天卦,「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帝出乎震」,陽氣能量之蓄養,至艮豫備方成,如互卦水山蹇,能量奮出已成,故卦云「利建侯,行師」;且一陽奮出坤地之上,有奮豫之象。
2.從卦象言,一陽(九四)領五陰,剛得柔應,以行其志,推其德;且居人位之爻,居中以馭下,而成其功;從上而推其恩,不居功而樂和眾,措置裕如,故豫者,自寬而裕如。
3.彖云「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天地豫動而生化萬物,是順時、順物之性而動,故有言「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聖人治世以效天地,故彖曰「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4.豫,為「時」言,則豫逸;為「事」言,則豫備;有「豫」事必成,成而有餘、有盈,則豫逸寬裕;也因豫逸而閒將怠,而荒淫,而流連,故以「奮」為戒、為警。
5.豫字,從「予」、從「象」;予者,天之所予;象者,日月四時之運行,萬物生發之象也;故豫時,當知推恩,故象曰「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6.知豫之義,即知中道義,豫之「時豫」大矣哉!
5.豫卦, 上震下坤為豫。雷上、地下。豫有三義:豫悅、豫怠、豫備。因同人,而大有;雖大有,而謙;於是天下大治,而豫。
7.悅此卦坤在下而柔順,雷震在上而動。故豫。但切忌過份,又須樂與眾共。一切皆須備,豫則立。五陰一陽,九四爻為卦主。
8.「豫利建侯,師。」順物而動,乃本卦之主要意義,便能建立諸侯,可行師用兵,以討伐叛逆,無道者,以安眾民。
9.「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九四爻,為卦中唯一之陽,與五陰相應合,是以志向得實行,因坤柔、震動,故曰順以動。
10.「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豫槳之順以動,有如天地之運轉,更何況建立諸侯興師討逆之事?
11.「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淦時不忒。」天地順時動,因此日月不會有過失,四季不會有差錯。
12.「聖人以時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聖人亦順時而動,於是刑罰清明,人民心悅誠服。此順時而動,乃順應天時地。利其意義真偉大。以上皆為本卦之彖辭。
13.「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本卦之大象,謂雷聲一出,大地一切皆振奮而興起。譬如驚螫,冬眠動物皆醒轉,萬物歡豫。
14.古代之君王,仿效此卦之義而製作音樂,用以崇敬豫樂天帝,並以之配享祖考。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