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醫法辨業論治系列之十七 主時發業傳變克應時機
李秉信
許多學習過八字的行者都知道, 在天干地支五行當中的生剋制化, 元素之間的化生, 是最難讓人有所體會, 甚至不得其門而入的門檻。 因為,因緣果的流動裡,發業報應的時機, 是最難掌握的。但是化生的觀念, 普遍用在疾病傳變的過程當中。 病期每一個階段的呈現, 是因果報應的克應。很少人知道,疾病傳變的規則, 或者是,因果發業的過程,可以很輕易的,從病人八字結構的流動中, 加以掌握。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說到發病的規律, 主時發病, 也就是說在當令發病,當令時最易受邪。
其實這個簡單的幾段話, 透漏了因果報應,發業玄機。如同許多中醫師, 琅琅上口的在說,肝病發於春 。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為之(素問‧咳論), 非主時發病(非當令發病),係由他臟傳來。 一般人在面對這樣的文字敘述, 像是在讀天書一樣, 有聽沒有懂。 但是一個熟捻八字的中醫師, 可以很輕易,從病人八字命盤的結構中, 一眼看出,患者的土多。尤其是躁土, 在病人的意識田裡,必然已經蘊涵著,脾病發於春的業力啟動點, 而且是,蓄勢待發。
在中醫診斷學上,我們可以發現, 許多中醫師,在診病的時候,會有這樣的說法。病人的脾病,在春天的時候,係由肝臟傳來。 但是這樣的判斷, 在宏觀格局上的掌握,還是不夠的。中醫師必須要掌握,患者大運的流動, 和它本身命格結構, 成為一個系統天人地的三才, 是不是有相互之間的呼應。如果大運正逢春天的時候, 中醫師就可以用五行,來說明發病的規律。叫主時發病。並且用本命和大運的生剋制化,說明五臟和五時之間的關係。
這個命和運交錯的關係,可以輕易的判斷出,患者主何時發病。 這樣的判斷法則,說明了與生俱來的業力病,對於發病時間的克應期, 很微妙的,扮演一個舉足輕重,關鍵性的角色。 然而這,個誘發的因素是什麼呢?如果沒有深入五行學說的核心架構,很少中醫師,能夠知其究竟。舉個例子來說肝病,春季易於發生肝病。 這個道理是因為,肝和春,它們處於同一系統,這個就叫主時發病。以下依此類推,說肝病旺於春,心病旺於夏,腎病旺於冬, 這樣的說法,都是在陳述發業的時機。
除了一般規律之外,還有一個非主時發病,那就受什麼呢?受五臟之間生剋制化規律影響。 而且,疾病惡化的程度,常常是一發不可收拾。 一般來說,業力病的發作,他是有規律性的。 如果先天業力是肝病, 病人在春季容易發病,蔓延的速度,超乎任何傳統的醫療法,所能控制。 依此類推,如果病人業力點是在心,在夏季容易發病。 如果是在腎, 病人在冬季容易發病,而且是致命的一擊。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呢?
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在五行分類,它們屬於同一系統,。說得更清楚一點, 那是一個天人地三才的系統。 相同系統裡的業力種子, 會引爆發業的時機。當我們投胎轉世,再次來到人世間的時候, 就像是麥田裡的種子一樣, 帶著與生俱來的基因。 種籽在冬天裡,呈現冬眠的狀態, 累積發芽的能量。 春天來的時候,就會以雨後春筍的爆發,綿延不絕的繁衍著。天地之間的變化, 呼應人體的業力種子, 催生發業的時機。 了解五行學說的中醫師, 可以很有把握的預測,業力病發病的時機。
我們現在講,是一般發業規律。在發業的自然律中,還有特殊規律。就是發業時機,有受主時發病規律所制約,又有的不受主時發病規律所制約。中醫看問題,非常全面辨證,既講一般規律,又講在不同條件下,還會有特殊規律,說明疾病傳變,相生傳變。 業力病的因果律中,非常講究子母相及,母病及子。 說的簡單一點, 他們都是在同一個系統裡的先後關係。如母臟 及子臟, 他們之間彼此的因果關係。 在臨床上,大家耳熟能詳的病例,就是肝病蔓延到心病,腎病拖累到肝病。
另外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子病及母。如子臟 累及母臟,肝病假以時日,就會轉化成腎病。心病歷經長久的時間,沒有痊癒,就會轉化成肝病。 我們可以用五行學說,來說明疾病的傳變規律。在因果律的發業中,疾病的傳變規律, 把因果報應按照相生規律來傳變,交代的清清楚楚。那就是母病及子,子病及母,這樣來傳變。 更細緻的來說,先母臟有病,以後累及子臟,就稱之為母病及子。 在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肝病傳心,腎病傳肝。肝火旺盛,這個人肯定是出現,心火上炎的表現,這是必然的。
另外一種發業關係,是由相生規律所決定。說腎有病,腎陰不足,肝陰一定不足。因為水能生木,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又叫子盜母氣,說子臟有病必然累及母病。說肝有病,肝火熾盛,肝氣鬱結,也可以損傷腎的陰液,也會損傷腎精。說心有病,心火熾盛同樣也會出現肝火的改變,這是必然的規律。所以因果上的報應,在身體上的變化,出現這種結果。 按照東方哲學的術語來說,叫做相生發業。 中醫裡所說的發業,就是按照相生規律傳變的結果,稱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同樣的,按照相剋規律傳變, 也會有相剋發業的時機。我們可以把它分成,按照相乘的規律傳變, 或者是,按照相侮的規律傳變。 這些過程,沒有一個不是發業的呈現。在臨床上,大家常常在講的,肝旺乘脾。肝旺必然剋脾土,肝有病,那必然傳到脾,這是必然的規律。所以「金匱」講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這句話根據什麼來的呢?理論依據,就是按照相乘規律。只要有一臟出現太旺,它必然的結果,就是子臟會剋及母臟。 或者是母臟乘於子臟。
中醫術語說的乘脾,太過的時候,也是會有這樣病態的產生。那麼不及的時候呢?會出現脾虛條件下,肝也會表現為乘脾。那麼肝太過可以出現,脾不及也可以出現。 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同樣的一個發業, 竟然會有不同的因果過程。 肝旺乘脾,相侮傳變,正常情形下,是金能夠剋木的。現在肝太旺,這個時候,不僅金剋於這個肝,不能夠抑制木肝,反而受肝的制約。這種情況就是肝旺侮金,中醫師常常在說的木火刑金,產生肺病著名的病理學概念。
木火刑金,就是肝旺侮金,反侮金。肺氣虛的時候,肺本身功能虛的時候,雖然肝不旺,也會表現出來肺虛肝侮。這樣的一種狀態,容易理解的是,一方的太過,在發業的理論上,叫做乘。 而難以掌握的是,反侮的時候,一旦發生相乘,任何一行,乘和侮,它最終結果乘侮同時存在。既然是如此,任何一臟有病,一旦出現相乘,必然出現相侮,那就是說三臟同時發生關係,這個在病理上也反應出來整體的病理觀。
在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很有深度的結論, 發業的到達,只是維持動態平衡點的連續。 人的身體狀況是如此, 宇宙法界,幾千萬年之間的演變也是如此, 只要是有形象的世界,沒有一個系統能夠出其例外。
許多學習過八字的行者都知道, 在天干地支五行當中的生剋制化, 元素之間的化生, 是最難讓人有所體會, 甚至不得其門而入的門檻。 因為,因緣果的流動裡,發業報應的時機, 是最難掌握的。但是化生的觀念, 普遍用在疾病傳變的過程當中。 病期每一個階段的呈現, 是因果報應的克應。很少人知道,疾病傳變的規則, 或者是,因果發業的過程,可以很輕易的,從病人八字結構的流動中, 加以掌握。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說到發病的規律, 主時發病, 也就是說在當令發病,當令時最易受邪。
其實這個簡單的幾段話, 透漏了因果報應,發業玄機。如同許多中醫師, 琅琅上口的在說,肝病發於春 。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為之(素問‧咳論), 非主時發病(非當令發病),係由他臟傳來。 一般人在面對這樣的文字敘述, 像是在讀天書一樣, 有聽沒有懂。 但是一個熟捻八字的中醫師, 可以很輕易,從病人八字命盤的結構中, 一眼看出,患者的土多。尤其是躁土, 在病人的意識田裡,必然已經蘊涵著,脾病發於春的業力啟動點, 而且是,蓄勢待發。
在中醫診斷學上,我們可以發現, 許多中醫師,在診病的時候,會有這樣的說法。病人的脾病,在春天的時候,係由肝臟傳來。 但是這樣的判斷, 在宏觀格局上的掌握,還是不夠的。中醫師必須要掌握,患者大運的流動, 和它本身命格結構, 成為一個系統天人地的三才, 是不是有相互之間的呼應。如果大運正逢春天的時候, 中醫師就可以用五行,來說明發病的規律。叫主時發病。並且用本命和大運的生剋制化,說明五臟和五時之間的關係。
這個命和運交錯的關係,可以輕易的判斷出,患者主何時發病。 這樣的判斷法則,說明了與生俱來的業力病,對於發病時間的克應期, 很微妙的,扮演一個舉足輕重,關鍵性的角色。 然而這,個誘發的因素是什麼呢?如果沒有深入五行學說的核心架構,很少中醫師,能夠知其究竟。舉個例子來說肝病,春季易於發生肝病。 這個道理是因為,肝和春,它們處於同一系統,這個就叫主時發病。以下依此類推,說肝病旺於春,心病旺於夏,腎病旺於冬, 這樣的說法,都是在陳述發業的時機。
除了一般規律之外,還有一個非主時發病,那就受什麼呢?受五臟之間生剋制化規律影響。 而且,疾病惡化的程度,常常是一發不可收拾。 一般來說,業力病的發作,他是有規律性的。 如果先天業力是肝病, 病人在春季容易發病,蔓延的速度,超乎任何傳統的醫療法,所能控制。 依此類推,如果病人業力點是在心,在夏季容易發病。 如果是在腎, 病人在冬季容易發病,而且是致命的一擊。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呢?
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在五行分類,它們屬於同一系統,。說得更清楚一點, 那是一個天人地三才的系統。 相同系統裡的業力種子, 會引爆發業的時機。當我們投胎轉世,再次來到人世間的時候, 就像是麥田裡的種子一樣, 帶著與生俱來的基因。 種籽在冬天裡,呈現冬眠的狀態, 累積發芽的能量。 春天來的時候,就會以雨後春筍的爆發,綿延不絕的繁衍著。天地之間的變化, 呼應人體的業力種子, 催生發業的時機。 了解五行學說的中醫師, 可以很有把握的預測,業力病發病的時機。
我們現在講,是一般發業規律。在發業的自然律中,還有特殊規律。就是發業時機,有受主時發病規律所制約,又有的不受主時發病規律所制約。中醫看問題,非常全面辨證,既講一般規律,又講在不同條件下,還會有特殊規律,說明疾病傳變,相生傳變。 業力病的因果律中,非常講究子母相及,母病及子。 說的簡單一點, 他們都是在同一個系統裡的先後關係。如母臟 及子臟, 他們之間彼此的因果關係。 在臨床上,大家耳熟能詳的病例,就是肝病蔓延到心病,腎病拖累到肝病。
另外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子病及母。如子臟 累及母臟,肝病假以時日,就會轉化成腎病。心病歷經長久的時間,沒有痊癒,就會轉化成肝病。 我們可以用五行學說,來說明疾病的傳變規律。在因果律的發業中,疾病的傳變規律, 把因果報應按照相生規律來傳變,交代的清清楚楚。那就是母病及子,子病及母,這樣來傳變。 更細緻的來說,先母臟有病,以後累及子臟,就稱之為母病及子。 在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肝病傳心,腎病傳肝。肝火旺盛,這個人肯定是出現,心火上炎的表現,這是必然的。
另外一種發業關係,是由相生規律所決定。說腎有病,腎陰不足,肝陰一定不足。因為水能生木,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又叫子盜母氣,說子臟有病必然累及母病。說肝有病,肝火熾盛,肝氣鬱結,也可以損傷腎的陰液,也會損傷腎精。說心有病,心火熾盛同樣也會出現肝火的改變,這是必然的規律。所以因果上的報應,在身體上的變化,出現這種結果。 按照東方哲學的術語來說,叫做相生發業。 中醫裡所說的發業,就是按照相生規律傳變的結果,稱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同樣的,按照相剋規律傳變, 也會有相剋發業的時機。我們可以把它分成,按照相乘的規律傳變, 或者是,按照相侮的規律傳變。 這些過程,沒有一個不是發業的呈現。在臨床上,大家常常在講的,肝旺乘脾。肝旺必然剋脾土,肝有病,那必然傳到脾,這是必然的規律。所以「金匱」講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這句話根據什麼來的呢?理論依據,就是按照相乘規律。只要有一臟出現太旺,它必然的結果,就是子臟會剋及母臟。 或者是母臟乘於子臟。
中醫術語說的乘脾,太過的時候,也是會有這樣病態的產生。那麼不及的時候呢?會出現脾虛條件下,肝也會表現為乘脾。那麼肝太過可以出現,脾不及也可以出現。 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同樣的一個發業, 竟然會有不同的因果過程。 肝旺乘脾,相侮傳變,正常情形下,是金能夠剋木的。現在肝太旺,這個時候,不僅金剋於這個肝,不能夠抑制木肝,反而受肝的制約。這種情況就是肝旺侮金,中醫師常常在說的木火刑金,產生肺病著名的病理學概念。
木火刑金,就是肝旺侮金,反侮金。肺氣虛的時候,肺本身功能虛的時候,雖然肝不旺,也會表現出來肺虛肝侮。這樣的一種狀態,容易理解的是,一方的太過,在發業的理論上,叫做乘。 而難以掌握的是,反侮的時候,一旦發生相乘,任何一行,乘和侮,它最終結果乘侮同時存在。既然是如此,任何一臟有病,一旦出現相乘,必然出現相侮,那就是說三臟同時發生關係,這個在病理上也反應出來整體的病理觀。
在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很有深度的結論, 發業的到達,只是維持動態平衡點的連續。 人的身體狀況是如此, 宇宙法界,幾千萬年之間的演變也是如此, 只要是有形象的世界,沒有一個系統能夠出其例外。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