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醫法辨業論治系列之七 同體網陰陽所指無定在
李秉信
來自於易經陰陽學說核心思想, 廣泛的應用在,中華文化的每一個角落。 許多人琅琅上口的把陰陽的概念,掛在嘴邊。 但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到底,陰陽和我們生命之間的作用,是在什麼地方?系統和個體生命的關係, 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交互作用?陰陽的穊念,在中醫學裡最清楚的運用,就是非常實用的,一分為二,合二而一。 說到這裡,許多人常常會感到混淆,陰陽的道理,和中醫學又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了解, 我們的身體本來只有一個, 但是,怎麼不同的部分, 不同的器官,就會有不同的功能呢?合在一起,又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
陰陽五行的聯繫, 把個體和整體, 心靈的反應和外界的世界, 全部放在一個同體網上。 既是分別的作用, 又是一個整體統一的呈現。 但是,在這個同體網上, 有這一個共振的頻率。不但牽絆著所有的元素, 而且還可以,牽一髮動全身。這樣的概念, 出現在東方和西方,許多主流宗教的最核心論述。 西方文化基督教裡所說的三位一體, 和東方文化強調的法身化身報身,三身一體, 都是在呈現同體網的概念。在同體網裡,每一個元素彼此作用的關係, 都是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 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推動著, 無一例外。
就拿我們所熟悉的人體組織結構,說明人的陰陽性。人體是一個最具體,陰陽二氣對立,及統一的生命表現。 這也在在的說明,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在中醫的學說裡,用陰陽來劃分人體組織結構 。 但是,當你在做這樣分別的時候 , 千萬,別忽略了, 他們都是在整體的前提下, 發揮個別的作用。 不要只是見樹不見林, 把自己的眼界,局限在一個局部的發生當中。陰陽在人體上最簡單的切割,就是上下以及表裡。陽被區分成為上部,陰被規劃成為下部。 你別小看,這樣一個簡單的區別, 許多病例發生的原因, 就是由於陰陽的錯位, 讓新陳代謝流動的方向倒置, 形成了疾病的發生。
在中醫基礎的理論中,這是從正常的生理, 演變成不正常病理的理論基礎。陰陽也可以作為表裡的區別 ,陽為體表,陰為背腹。 也就是陽為背, 陰為腹。陽經走背,陰經走腹。 陰陽之間交互的轉換, 架構人體新陳代謝的順序。 這樣的次第,讓生命能夠一天又一天的走下去。 我們常常掛在嘴裡的生存,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四肢也可以去分成為陰陽,陽為外側,陰為內側。陽經和陰經的循行方向, 在冥冥當中, 配合著臟腑陰陽的屬性,指引著, 手足三陽及三陰經,經氣循行走向。維繫著我們的生命,可以繼續存活。
一般人很難想像, 我們生生不息的生命,就是按照這個規律, 進行人體小周天的循環。 說到這裡,筆者只是想要,藉著幾個簡單例子開場白,做一個介紹。這麼一個簡單陰陽區別的道理, 事實上,背後說引伸出來的學問, 是無遠弗屆, 變化多端的。 我們可以繼續地往下做延伸, 身體裡的六臟為陽,用陰的概念來描述五腑。 我們可以再做一個更細緻的區別,陽說的是心肺,陰講的是肝脾腎。手足陽經循行四肢外側,手足三陰循行四肢內側 。 表面上陰陽對立,強調的是一分為二,陰陽互根叫合二而一,就是對立與統一。
用中國的哲學術語,叫一分為二,合二而一,也就是一兩一,古代哲學書叫一、兩或者是二,一、二、一這樣一個關係。用這幾個字來表述陰陽這個樸素的辨證觀點,既要對立,又要統一,又要運動,又要變化,又要聯繫。這就是同體網的觀點,陰陽學說為中醫學建立了聯繫的觀點,運動變化的觀點,和在同體網路中彼此作用的觀點。這個觀點,構成了中醫學的醫學觀。中醫學就是用,聯繫的、變化的、運動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去看待生命的運動。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智慧的所在。中醫學建立了陰陽二分的分類方法,強調所有的事物,和事物的屬性,事物運動的趨向和狀態,它們是屬陰還是屬陽。
藉著一個這樣的區別, 所有的元素,都可以放在一個系統下, 來討論他們彼此作用的關係。 更深入地來說, 陰陽的區分,是相比較而言的,是要有條件的。所以說,所指無定在。這種劃分的標準,隨著時間的變化,隨著條件的轉移,它是可以變化的。 這正是在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當中, 不斷強調的變化,以及恆動的平衡。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標準。就是劃分事物陰陽, 是一直在變動的。不是一次劃分結束。 說到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太多人觀察事物,都有先天為主的認定, 而且永遠沒有辦法改變。 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習氣, 而且無法改變的認定。
在系統裡, 或者是在同體網中,陰陽對相對性,是一直在變化的。 這樣一個在改變的平衡點, 才能夠叫做一個正常的生理狀態。 但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認定, 無法改變的陰陽標準, 和系統恆定的變化度,會產生一個差距,演變成不正常的病理狀態。 我們可以觀察得到, 生命根據自己的喜惡,永遠吃相同的東西。 因為自己的習慣,永遠做相同模式的生活起居。 最重要的關鍵是, 這樣的行為模式,是很難改變。 這正是, 算命會準, 醫病會好,人可以被預測的原因。我們對於事物陰陽的看法, 和系統之間對於陰陽的拿捏, 產生的一個很明顯的距離,就是我們常常在提到業力的觀念。
說到業力,沒有什麼怪力亂神的概念。 講得簡單一點,業力無他,只是和系統的標準不一樣而已。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陰陽是在系統中, 用來相互聯繫一對事物共振頻率。 系統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第一次劃分屬陽屬陰以後,這個性質的屬性,並不是永遠如此。 在系統裡劃分的標準,絕對不是這樣的。劃分的標準可變,表現為陰陽的相對性,體現了陰陽劃分的無限可分性。 也就是說,就物質和功能而言,我們規定物質屬陰,功能屬陽,但並不意味著,物質永遠屬陰,唯有屬陰。功能永遠屬陽,唯有屬陽。 這樣的看法, 是生命的看法,也可以叫做業力的看法, 那是人類所有的疾病和痛苦的來源。
在系統裡,這個劃分標準是可變的。同樣是物質,物質還可以分為陰陽,功能還可以分為陰陽,它體現了中醫的辨證思維方式,是在運動變化中考察,就是陰陽分類。不是這一次,用陰陽這個分類方法,所有的事物一分到底。每個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不變的,它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是發生變化的, 而且在不同的時空之下, 他們是可以,彼此互相轉換及改變的。在這裡,我們說到了一個重點, 從不正常的病理,回到正常生理的唯一一條路, 就是要隨著系統改變。 那麼,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這個系統到底是什麼呢?
來自於易經陰陽學說核心思想, 廣泛的應用在,中華文化的每一個角落。 許多人琅琅上口的把陰陽的概念,掛在嘴邊。 但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到底,陰陽和我們生命之間的作用,是在什麼地方?系統和個體生命的關係, 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交互作用?陰陽的穊念,在中醫學裡最清楚的運用,就是非常實用的,一分為二,合二而一。 說到這裡,許多人常常會感到混淆,陰陽的道理,和中醫學又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了解, 我們的身體本來只有一個, 但是,怎麼不同的部分, 不同的器官,就會有不同的功能呢?合在一起,又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
陰陽五行的聯繫, 把個體和整體, 心靈的反應和外界的世界, 全部放在一個同體網上。 既是分別的作用, 又是一個整體統一的呈現。 但是,在這個同體網上, 有這一個共振的頻率。不但牽絆著所有的元素, 而且還可以,牽一髮動全身。這樣的概念, 出現在東方和西方,許多主流宗教的最核心論述。 西方文化基督教裡所說的三位一體, 和東方文化強調的法身化身報身,三身一體, 都是在呈現同體網的概念。在同體網裡,每一個元素彼此作用的關係, 都是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 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推動著, 無一例外。
就拿我們所熟悉的人體組織結構,說明人的陰陽性。人體是一個最具體,陰陽二氣對立,及統一的生命表現。 這也在在的說明,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在中醫的學說裡,用陰陽來劃分人體組織結構 。 但是,當你在做這樣分別的時候 , 千萬,別忽略了, 他們都是在整體的前提下, 發揮個別的作用。 不要只是見樹不見林, 把自己的眼界,局限在一個局部的發生當中。陰陽在人體上最簡單的切割,就是上下以及表裡。陽被區分成為上部,陰被規劃成為下部。 你別小看,這樣一個簡單的區別, 許多病例發生的原因, 就是由於陰陽的錯位, 讓新陳代謝流動的方向倒置, 形成了疾病的發生。
在中醫基礎的理論中,這是從正常的生理, 演變成不正常病理的理論基礎。陰陽也可以作為表裡的區別 ,陽為體表,陰為背腹。 也就是陽為背, 陰為腹。陽經走背,陰經走腹。 陰陽之間交互的轉換, 架構人體新陳代謝的順序。 這樣的次第,讓生命能夠一天又一天的走下去。 我們常常掛在嘴裡的生存,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四肢也可以去分成為陰陽,陽為外側,陰為內側。陽經和陰經的循行方向, 在冥冥當中, 配合著臟腑陰陽的屬性,指引著, 手足三陽及三陰經,經氣循行走向。維繫著我們的生命,可以繼續存活。
一般人很難想像, 我們生生不息的生命,就是按照這個規律, 進行人體小周天的循環。 說到這裡,筆者只是想要,藉著幾個簡單例子開場白,做一個介紹。這麼一個簡單陰陽區別的道理, 事實上,背後說引伸出來的學問, 是無遠弗屆, 變化多端的。 我們可以繼續地往下做延伸, 身體裡的六臟為陽,用陰的概念來描述五腑。 我們可以再做一個更細緻的區別,陽說的是心肺,陰講的是肝脾腎。手足陽經循行四肢外側,手足三陰循行四肢內側 。 表面上陰陽對立,強調的是一分為二,陰陽互根叫合二而一,就是對立與統一。
用中國的哲學術語,叫一分為二,合二而一,也就是一兩一,古代哲學書叫一、兩或者是二,一、二、一這樣一個關係。用這幾個字來表述陰陽這個樸素的辨證觀點,既要對立,又要統一,又要運動,又要變化,又要聯繫。這就是同體網的觀點,陰陽學說為中醫學建立了聯繫的觀點,運動變化的觀點,和在同體網路中彼此作用的觀點。這個觀點,構成了中醫學的醫學觀。中醫學就是用,聯繫的、變化的、運動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去看待生命的運動。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智慧的所在。中醫學建立了陰陽二分的分類方法,強調所有的事物,和事物的屬性,事物運動的趨向和狀態,它們是屬陰還是屬陽。
藉著一個這樣的區別, 所有的元素,都可以放在一個系統下, 來討論他們彼此作用的關係。 更深入地來說, 陰陽的區分,是相比較而言的,是要有條件的。所以說,所指無定在。這種劃分的標準,隨著時間的變化,隨著條件的轉移,它是可以變化的。 這正是在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當中, 不斷強調的變化,以及恆動的平衡。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標準。就是劃分事物陰陽, 是一直在變動的。不是一次劃分結束。 說到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太多人觀察事物,都有先天為主的認定, 而且永遠沒有辦法改變。 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習氣, 而且無法改變的認定。
在系統裡, 或者是在同體網中,陰陽對相對性,是一直在變化的。 這樣一個在改變的平衡點, 才能夠叫做一個正常的生理狀態。 但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認定, 無法改變的陰陽標準, 和系統恆定的變化度,會產生一個差距,演變成不正常的病理狀態。 我們可以觀察得到, 生命根據自己的喜惡,永遠吃相同的東西。 因為自己的習慣,永遠做相同模式的生活起居。 最重要的關鍵是, 這樣的行為模式,是很難改變。 這正是, 算命會準, 醫病會好,人可以被預測的原因。我們對於事物陰陽的看法, 和系統之間對於陰陽的拿捏, 產生的一個很明顯的距離,就是我們常常在提到業力的觀念。
說到業力,沒有什麼怪力亂神的概念。 講得簡單一點,業力無他,只是和系統的標準不一樣而已。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陰陽是在系統中, 用來相互聯繫一對事物共振頻率。 系統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第一次劃分屬陽屬陰以後,這個性質的屬性,並不是永遠如此。 在系統裡劃分的標準,絕對不是這樣的。劃分的標準可變,表現為陰陽的相對性,體現了陰陽劃分的無限可分性。 也就是說,就物質和功能而言,我們規定物質屬陰,功能屬陽,但並不意味著,物質永遠屬陰,唯有屬陰。功能永遠屬陽,唯有屬陽。 這樣的看法, 是生命的看法,也可以叫做業力的看法, 那是人類所有的疾病和痛苦的來源。
在系統裡,這個劃分標準是可變的。同樣是物質,物質還可以分為陰陽,功能還可以分為陰陽,它體現了中醫的辨證思維方式,是在運動變化中考察,就是陰陽分類。不是這一次,用陰陽這個分類方法,所有的事物一分到底。每個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不變的,它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是發生變化的, 而且在不同的時空之下, 他們是可以,彼此互相轉換及改變的。在這裡,我們說到了一個重點, 從不正常的病理,回到正常生理的唯一一條路, 就是要隨著系統改變。 那麼,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這個系統到底是什麼呢?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