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平等法系列之二 累世情纏報身今生不平
李秉信
我們看到易道中所陳述的中道, 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執著的線性結構。只是把每一個遭遇,簡單的 放在是非對錯, 善惡好壞,黑白對應, 或者是先聖先賢教導的唯一標準中。 在易道裡講究的中道是變化的, 它不但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也可以說是在每一個當下, 每個卦象和每個爻象的變化裡,又有它中道取捨的標準。
換句話來說, 吉凶本是一體兩面的不同看法, 在感受的不同中,可以很快的互作轉變。在吉的卦象中,若不遵守平等性的智慧, 好事馬上離開,凶險就會馬上產生。 同樣的,在凶險的卦象裡, 若是能夠遵循平等性的智慧, 就能夠化險為夷, 不為險阻所牽絆, 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的逆轉勝, 或者說是危機就是轉機的智慧所在。
看得更清楚一點, 世間哪裡有甚麼吉凶悔吝, 好的事情不遵守中道,就被搞砸了。 壞的事情,若是能夠在遭遇中體會中道的智慧, 不偏不倚, 允執厥中, 反而可以有驚無險,再上一層樓。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每一個變化所產生的發生, 沒有一個是平等的。 這個不平等的原因, 乃是在於禍福本無定數, 凶險只在一念之間。
很少人會有這樣的體悟,念頭怎麼想, 就決定發生結果的吉和凶。生命最無法克服的, 就是自己內心的念頭, 就像是海濤一樣, 一波未平另外一波又起。 想好的事情, 在下個瞬間的琢磨裡, 又有變數了。 想壞的事情, 在當下把它改正, 情勢的走法就轉變了。 人內心的妄念, 像極了天平上的砝碼, 無時無刻不在移動的。
本來是不平等的對待, 可能就在那個當下調成平等的頻率, 圓滿了。 但是美好的事情是無法持久的,可能在下一個瞬間, 平等的頻率走調了, 圓滿的現狀又改變了,甚至可能豬羊變色的全然改觀。我們可以大膽的說, 只要是個活生生的人, 就無法抑制念頭的產生。 只要念頭相續不斷,世界上根本沒有平等性的變化, 能夠發生, 能夠駐留。
說穿了, 在這世界上, 只要人的念頭在變動,根本沒有一個平等性的變化, 所以人世間沒有一件是完美的事情。 換個角度來說,在真正的平等性裡, 如果念頭不起,哪裡有什麼變化和發生呢?那樣的生命狀態,早就是寂光淨土的境界了, 但是很難出現在我們的生命狀態裡。
然而,這是一個非常革命性的看法, 寂光淨土不在平等性裡的淨空, 反而就在不平等的變化裡。 很少人知道, 甚至有這樣的認知,變化在不平等性裡的發生,都是為了要讓我們回頭,能看到這個中道, 想要追求圓滿。 這個想追求中道的力量, 是一種油然而生, 來自智慧和本性裡的光明能量, 是引導人有所不同的動力。
這樣的體會,就像是天平上妄念另外一邊的砝碼, 可以平衡妄念作用下所產生的變化。 所謂的中道, 是在個動態平衡中, 取得兩邊都能滿足的不動點。 那是個不斷在移動的不動點, 那個想移動的動機,才會有這個動力去趨近這個中道。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看見, 人要能先用自覺性看到不平等。
在不平等變化所遭遇的苦楚中, 開始有自覺,想要產生不同。 這時候趨近中道的力量及效果,才會真正產生。 否則, 平白無故的講中道, 只不過是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的論述而已。 中道若只是理論,那些都不是扎扎實實, 能夠改變生命的碰觸。雖然東方的哲學和西方的宗教在中道的闡述上,各有講究。
但是在追求中道的過程,都是一致的。在聖經裡說到,人生的每一個經歷, 都是上帝對於我們的邀請。 我們人生的每一段的遭遇, 都是為經歷者量身定做的。 甚至我們可以說, 每一段的苦難都是神化了妝, 對於我們的祝福。這是一個多麼讓人觸目驚心的答案, 苦難和祝福竟然是同義字, 而這個同義竟然都是我,那麼其中的講究又是甚麼呢?
在這裡把中道說的更細緻,和更深沈一點, 每一個變化和經歷都是我的一部分。 這個原因是很簡單的,如果不是在你的情纏和習氣裡,把變化看成了和自己有關, 這些變化和經歷,哪裡可能對你造成任何的衝擊其影響。 所以這些變化的本質, 是築基在經歷者的不平等性上。 尤其絕大部份的變化, 它們的驅動力,都是在自己累世情纏和習氣的不平等性上, 逐一推衍的。
跳脫今生有限的六根及六識限制,沒有一個發生和變化不是自己找來的。然而這又是下一個我們著磨的疑問, 這些變化的方向是住著什麼終點移動的。 這個有趣的現象不僅發生在物理上, 化學上, 熱力學上, 所有的變化一定會趨向於中道。 用人生的遭遇來說, 在這世界上的不一致都會趨向於一致, 不平等會趨向於平等, 不穩定會趨向於穩定。
所以每一個受盡折磨的生命, 都會尋找一個會好的方法。雖然每一個變化都是千奇百怪, 但是所有變化的終點, 都是在動態的中道上相遇。 那是法界眾生, 不論是男女老少,善惡魔邪, 十類同住最後的到達點。說到易經裡的中道, 它不是一個飄渺虛幻, 不著邊際的神仙境界。
那是一個扎扎實實我的擴大,以及我的縮小。 我的來源,以及我的延續。 我的多餘以及我的不足 。 但是在每一個和我牽扯的過程當中, 每一個變化都是環環相扣, 綿續不斷而且息息相關。 很少人能夠真正瞭解生生不息的精髓。 也很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到, 每一個變化, 其實都是我的一部分。 在這裡我們就要把我的關係, 說得更清楚一點, 看到更大的範圍。
易學家總是把在易道裡的六十四卦乾坤兩卦, 歸類為父母卦。 歸根究底的追求, 所有卦和爻的變化,都是來自乾坤兩卦。 然而更深刻的看乾坤兩卦, 他們都是我的報身, 我的前世,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我的來源, 也是我的開始, 我在這一段變化的開始。 所以我們說到人的欲念是怎麼來的, 就要從人的出生開始說起。
也就是從我的開始和我的報身, 開始了一個累世的業因。 很少人能把業因看的清楚, 少數善根利器之人, 只能隱隱約約的有所感應。 為什麼人很難掌握自己是從那裡來的呢?我們從嬰兒哇哇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就像是喝了孟婆湯一樣,甚麼都不記得, 他就只知道哭而已。因為他自己也曉得, 再一次來到人世間, 誰都沒有把握。
在傳說裡,孟婆常駐在地獄的奈何橋邊。她的職責,是確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都不會記得自己的前世和地獄裡的一切。孟婆在各池塘、溪流採集藥草,熬製成一種匯集酸、甜、苦、辣、鹹五味的迷湯,俗稱孟婆湯。服用者會立即完全地失去記憶。要過橋離開地獄,就必須喝一碗,確定洗去所有過去的記憶後,才可以抵達來生。
所以剛來世間的孩子, 沒有煩惱,沒有憎恨,沒有愛惡取捨。 但是生命本自具足的眼耳鼻舌身五根, 開始大量的接觸外界,觸摸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因為五根的存在, 嬰兒的意根慢慢被發展成形。 本來, 嬰兒對於這個大千世界的抓取, 並沒有太大的善惡,喜惡區別, 可以說,看甚麼都是一樣及好奇的。
然而影響他最有力的,是來自於他的父母, 所以我們說,父母是我們的報應和我們的報身。
我們看到易道中所陳述的中道, 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執著的線性結構。只是把每一個遭遇,簡單的 放在是非對錯, 善惡好壞,黑白對應, 或者是先聖先賢教導的唯一標準中。 在易道裡講究的中道是變化的, 它不但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也可以說是在每一個當下, 每個卦象和每個爻象的變化裡,又有它中道取捨的標準。
換句話來說, 吉凶本是一體兩面的不同看法, 在感受的不同中,可以很快的互作轉變。在吉的卦象中,若不遵守平等性的智慧, 好事馬上離開,凶險就會馬上產生。 同樣的,在凶險的卦象裡, 若是能夠遵循平等性的智慧, 就能夠化險為夷, 不為險阻所牽絆, 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的逆轉勝, 或者說是危機就是轉機的智慧所在。
看得更清楚一點, 世間哪裡有甚麼吉凶悔吝, 好的事情不遵守中道,就被搞砸了。 壞的事情,若是能夠在遭遇中體會中道的智慧, 不偏不倚, 允執厥中, 反而可以有驚無險,再上一層樓。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每一個變化所產生的發生, 沒有一個是平等的。 這個不平等的原因, 乃是在於禍福本無定數, 凶險只在一念之間。
很少人會有這樣的體悟,念頭怎麼想, 就決定發生結果的吉和凶。生命最無法克服的, 就是自己內心的念頭, 就像是海濤一樣, 一波未平另外一波又起。 想好的事情, 在下個瞬間的琢磨裡, 又有變數了。 想壞的事情, 在當下把它改正, 情勢的走法就轉變了。 人內心的妄念, 像極了天平上的砝碼, 無時無刻不在移動的。
本來是不平等的對待, 可能就在那個當下調成平等的頻率, 圓滿了。 但是美好的事情是無法持久的,可能在下一個瞬間, 平等的頻率走調了, 圓滿的現狀又改變了,甚至可能豬羊變色的全然改觀。我們可以大膽的說, 只要是個活生生的人, 就無法抑制念頭的產生。 只要念頭相續不斷,世界上根本沒有平等性的變化, 能夠發生, 能夠駐留。
說穿了, 在這世界上, 只要人的念頭在變動,根本沒有一個平等性的變化, 所以人世間沒有一件是完美的事情。 換個角度來說,在真正的平等性裡, 如果念頭不起,哪裡有什麼變化和發生呢?那樣的生命狀態,早就是寂光淨土的境界了, 但是很難出現在我們的生命狀態裡。
然而,這是一個非常革命性的看法, 寂光淨土不在平等性裡的淨空, 反而就在不平等的變化裡。 很少人知道, 甚至有這樣的認知,變化在不平等性裡的發生,都是為了要讓我們回頭,能看到這個中道, 想要追求圓滿。 這個想追求中道的力量, 是一種油然而生, 來自智慧和本性裡的光明能量, 是引導人有所不同的動力。
這樣的體會,就像是天平上妄念另外一邊的砝碼, 可以平衡妄念作用下所產生的變化。 所謂的中道, 是在個動態平衡中, 取得兩邊都能滿足的不動點。 那是個不斷在移動的不動點, 那個想移動的動機,才會有這個動力去趨近這個中道。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看見, 人要能先用自覺性看到不平等。
在不平等變化所遭遇的苦楚中, 開始有自覺,想要產生不同。 這時候趨近中道的力量及效果,才會真正產生。 否則, 平白無故的講中道, 只不過是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的論述而已。 中道若只是理論,那些都不是扎扎實實, 能夠改變生命的碰觸。雖然東方的哲學和西方的宗教在中道的闡述上,各有講究。
但是在追求中道的過程,都是一致的。在聖經裡說到,人生的每一個經歷, 都是上帝對於我們的邀請。 我們人生的每一段的遭遇, 都是為經歷者量身定做的。 甚至我們可以說, 每一段的苦難都是神化了妝, 對於我們的祝福。這是一個多麼讓人觸目驚心的答案, 苦難和祝福竟然是同義字, 而這個同義竟然都是我,那麼其中的講究又是甚麼呢?
在這裡把中道說的更細緻,和更深沈一點, 每一個變化和經歷都是我的一部分。 這個原因是很簡單的,如果不是在你的情纏和習氣裡,把變化看成了和自己有關, 這些變化和經歷,哪裡可能對你造成任何的衝擊其影響。 所以這些變化的本質, 是築基在經歷者的不平等性上。 尤其絕大部份的變化, 它們的驅動力,都是在自己累世情纏和習氣的不平等性上, 逐一推衍的。
跳脫今生有限的六根及六識限制,沒有一個發生和變化不是自己找來的。然而這又是下一個我們著磨的疑問, 這些變化的方向是住著什麼終點移動的。 這個有趣的現象不僅發生在物理上, 化學上, 熱力學上, 所有的變化一定會趨向於中道。 用人生的遭遇來說, 在這世界上的不一致都會趨向於一致, 不平等會趨向於平等, 不穩定會趨向於穩定。
所以每一個受盡折磨的生命, 都會尋找一個會好的方法。雖然每一個變化都是千奇百怪, 但是所有變化的終點, 都是在動態的中道上相遇。 那是法界眾生, 不論是男女老少,善惡魔邪, 十類同住最後的到達點。說到易經裡的中道, 它不是一個飄渺虛幻, 不著邊際的神仙境界。
那是一個扎扎實實我的擴大,以及我的縮小。 我的來源,以及我的延續。 我的多餘以及我的不足 。 但是在每一個和我牽扯的過程當中, 每一個變化都是環環相扣, 綿續不斷而且息息相關。 很少人能夠真正瞭解生生不息的精髓。 也很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到, 每一個變化, 其實都是我的一部分。 在這裡我們就要把我的關係, 說得更清楚一點, 看到更大的範圍。
易學家總是把在易道裡的六十四卦乾坤兩卦, 歸類為父母卦。 歸根究底的追求, 所有卦和爻的變化,都是來自乾坤兩卦。 然而更深刻的看乾坤兩卦, 他們都是我的報身, 我的前世,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我的來源, 也是我的開始, 我在這一段變化的開始。 所以我們說到人的欲念是怎麼來的, 就要從人的出生開始說起。
也就是從我的開始和我的報身, 開始了一個累世的業因。 很少人能把業因看的清楚, 少數善根利器之人, 只能隱隱約約的有所感應。 為什麼人很難掌握自己是從那裡來的呢?我們從嬰兒哇哇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就像是喝了孟婆湯一樣,甚麼都不記得, 他就只知道哭而已。因為他自己也曉得, 再一次來到人世間, 誰都沒有把握。
在傳說裡,孟婆常駐在地獄的奈何橋邊。她的職責,是確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都不會記得自己的前世和地獄裡的一切。孟婆在各池塘、溪流採集藥草,熬製成一種匯集酸、甜、苦、辣、鹹五味的迷湯,俗稱孟婆湯。服用者會立即完全地失去記憶。要過橋離開地獄,就必須喝一碗,確定洗去所有過去的記憶後,才可以抵達來生。
所以剛來世間的孩子, 沒有煩惱,沒有憎恨,沒有愛惡取捨。 但是生命本自具足的眼耳鼻舌身五根, 開始大量的接觸外界,觸摸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因為五根的存在, 嬰兒的意根慢慢被發展成形。 本來, 嬰兒對於這個大千世界的抓取, 並沒有太大的善惡,喜惡區別, 可以說,看甚麼都是一樣及好奇的。
然而影響他最有力的,是來自於他的父母, 所以我們說,父母是我們的報應和我們的報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