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色境識不二法系列之二十二 恍如隔世不知能知被知
李秉信
筆者在以往的修行中, 知道人類的意識, 就像是師傅在揉麵團一樣, 可以隨心所欲的塑造出形狀。 但是那樣的認知,都只是理論而已, 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 在最近問事經驗裡, 終於見識到人類意識層次,就像程式設計師一樣, 可以使用不同功用的程式語言,因著撰寫者的心意,喜好,專長,而隨心隨手的編織出,撰寫者心智所期待的世界。
那樣的彈性及空間, 竟然可以如此天馬行空一樣, 無所限制。 整個幻想的世界,都任由當事人遨遊。 問事者的學歷非常的高, 頭頂上的光芒及頭銜, 是非常傲人,也非常優秀。
問事者本身除了是加州大學的電機博士以外, 更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級研究學者。 能夠嫁給一個這樣條件的夫婿, 是多少女孩子,心中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 甚至可以說是,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不能只是看外表的呈相而已。當事人的太太, 背著當事人在工作的時候,偷偷的逃家了。 她就像是掙脫捆綁的野馬, 頭也不回落荒而逃, 吃了秤頭鐵了心, 再也不可能回頭了。 說到問事的那一天,當事人的太太,像是受到了極度的驚嚇一樣, 膽顫心驚地告訴筆者, 她的先生在思考以及情緒上的變化度,實在是太大了。
用像是兩個人, 活在這一個身體上,來形容她的先生, 一點也不過分。 更清楚的說明白,當事人每一層的意識,都可以編織一個那個意識所主宰的世界。而在心智內每一種意識之間,都存在著聯結,甚至都是彼此糾結的。
而更誇張的是, 當事人在意識上的跳躍, 可以完全沒有理由, 沒有辦法預測,在一瞬間, 從完全的佔有到徹底的毀滅。中國人常常在說的,愛之欲其生, 恨之欲其死的程度, 來形容這樣情緒上的變化度, 是非常貼切的。 只是,翻臉像翻書一樣的無情, 實在是讓人很難, 也無法自然的接受。
當事人的太太, 在問事的那一天,用實際的遭遇,來陳述她的恐懼。 那樣泣不成聲,語無倫次的吞吞吐吐,是很難形容當事人太太,在心中所受到的驚嚇。 因為那樣的變化劇烈,實在是太過於迅速。 意識在兩個世界之中的切換,完全就是在當事人一個起心動念當中。 她所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而且是她也不認識的人。
因為一次又一次這樣過於迅速的情緒轉變,讓他的太太完全無所適從, 擔心他的生命會受到威脅。更不知道她的先生, 是不是精神上受到了刺激, 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疾病, 竟然, 在情緒上的轉變,可以完全沒有接縫, 也沒有任何的徵兆顯示。
舉個最近發生的例子來說, 就可以瞭解這樣情緒變化, 對於當事人太太所造成的驚恐度。當事人可以在情人節的晚上,一擲千金, 買上百朵的玫瑰,預定最高級的法國料理餐廳, 希望用這樣的羅曼蒂克的氣氛, 來取悅當事人太太的歡心, 也彌補結婚兩年以來, 雙方不斷衝突的傷痕。
但是在晚餐結束,回家的路上, 兩個人竟然忘記,剛剛才共渡那麼美好的時光。因為一言不合, 語言不投機,當事人竟然故意把車撞到安全島上, 一心一意要和他的太太同歸於盡。 雖然車子安全檔全毀,雙方只是皮肉擦傷而已, 這麼大程度的變化, 當事人的太太心中, 就像是鬼門關前走一回, 恍如隔世。
兩個人剛走下車, 當事人馬上跪在太太的腳前, 懇求她的原諒, 完全判若兩人, 似乎剛剛根本沒有任何的事情發生。 當事人的太太說,她不但每天都活在提心弔膽當中。 更不知道,也沒有把握, 下一分鐘她所相處及面對的, 是不是上一分鐘他所知道的那個人。
而更讓人置身魔境一樣, 幾乎要逼到精神分裂的邊緣, 就是當事人常常在半夜三四點的時候, 站在他太太的床前, 不聲不響地注視著她。 若是她驚醒了, 當事人就會像審訊犯人一樣, 鉅細糜遺的詢問他,白天發生事情的每個細節。
或者是,不聲不響的就離開了, 留下她自己一個人失眠一夜。 但是到了白天, 他似乎又恢復成為溫柔體貼的先生, 完全忘記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根據當事人太太的陳述, 當事人在情緒變化上,這種関係,看起來似乎複雜,但是, 也似乎有一種規律性。
以一般人所能瞭解的相生關係,簡單的說,高階的意識可以生出次一階級的意識。但若是,以另外一種更深入的關係,就是用「主控」和「被控」的角色, 「能知道」和「被知道」的關係,來看我們心智內的每一種意識,就會顯得更加的清楚。
用個簡單的比喻來說,上一層的意識,可以知道和控制下一層的意識。在這個時候,當事人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這樣的被控性, 是無法長久, 像是曇花一現的。也就是說,當事人的情緒, 在這時候是主控,也有的時候是被控, 完全在於那一層的意識是主控者。
當他的情緒被控制的時候, 或者是說, 他被一個不知名的靈界及力量所掌控的時候, 他馬上就轉變成一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人。 當事人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 只能任由那個力量來控制它的行為。
而且, 在這個事情發生過以後, 他似乎完全忘掉, 他所做過的每一個細節。但是有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當事人心智現在所處的意識層次,竟然不知道,也無法感覺到,控制我們心智,或是我們心智所感覺到的,所創造的世界,竟然被另外一種,也是來自我們相同內心的另外一種層次的意識,所「知道」和「所控制」。
這樣的意識情境,就如同在舞臺上扮演話劇角色的主角,當他全然的,用他現在專注的意識,投入劇本角色努力的演出。 而忘記, 在他的身後有個導演存在, 他只是按照劇本在演戲。那樣的感同身受,就如同角本上的故事,就是他人生的經歷,然而在舞臺劇間換場的時候,在黯然漸逝的鎂光燈影下。
當他稍微離開他專注意識的時候,他是否曾經悄悄的問自己,這齣話劇,誰是導演,誰寫了這個劇本,其實,在這個時候,他內心所展示的狀態,是一個被控制和被感覺的專心意識。在試著摸索那一個意識在控制他,以及創造他現在所處的世界。而且,當他在往更深一層的思緒去究竟的時候,他可能會悄悄的問自己,他是希望這齣戲早點結束,晚點結束,不要結束,還是這齣戲最好從來就沒有開始,又何來的結束呢?
在這樣的兩極變化當中, 當事人就像是,倆個人活在一個身體裡面, 他自己好像知道,又不知道。
筆者在以往的修行中, 知道人類的意識, 就像是師傅在揉麵團一樣, 可以隨心所欲的塑造出形狀。 但是那樣的認知,都只是理論而已, 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 在最近問事經驗裡, 終於見識到人類意識層次,就像程式設計師一樣, 可以使用不同功用的程式語言,因著撰寫者的心意,喜好,專長,而隨心隨手的編織出,撰寫者心智所期待的世界。
那樣的彈性及空間, 竟然可以如此天馬行空一樣, 無所限制。 整個幻想的世界,都任由當事人遨遊。 問事者的學歷非常的高, 頭頂上的光芒及頭銜, 是非常傲人,也非常優秀。
問事者本身除了是加州大學的電機博士以外, 更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級研究學者。 能夠嫁給一個這樣條件的夫婿, 是多少女孩子,心中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 甚至可以說是,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不能只是看外表的呈相而已。當事人的太太, 背著當事人在工作的時候,偷偷的逃家了。 她就像是掙脫捆綁的野馬, 頭也不回落荒而逃, 吃了秤頭鐵了心, 再也不可能回頭了。 說到問事的那一天,當事人的太太,像是受到了極度的驚嚇一樣, 膽顫心驚地告訴筆者, 她的先生在思考以及情緒上的變化度,實在是太大了。
用像是兩個人, 活在這一個身體上,來形容她的先生, 一點也不過分。 更清楚的說明白,當事人每一層的意識,都可以編織一個那個意識所主宰的世界。而在心智內每一種意識之間,都存在著聯結,甚至都是彼此糾結的。
而更誇張的是, 當事人在意識上的跳躍, 可以完全沒有理由, 沒有辦法預測,在一瞬間, 從完全的佔有到徹底的毀滅。中國人常常在說的,愛之欲其生, 恨之欲其死的程度, 來形容這樣情緒上的變化度, 是非常貼切的。 只是,翻臉像翻書一樣的無情, 實在是讓人很難, 也無法自然的接受。
當事人的太太, 在問事的那一天,用實際的遭遇,來陳述她的恐懼。 那樣泣不成聲,語無倫次的吞吞吐吐,是很難形容當事人太太,在心中所受到的驚嚇。 因為那樣的變化劇烈,實在是太過於迅速。 意識在兩個世界之中的切換,完全就是在當事人一個起心動念當中。 她所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而且是她也不認識的人。
因為一次又一次這樣過於迅速的情緒轉變,讓他的太太完全無所適從, 擔心他的生命會受到威脅。更不知道她的先生, 是不是精神上受到了刺激, 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疾病, 竟然, 在情緒上的轉變,可以完全沒有接縫, 也沒有任何的徵兆顯示。
舉個最近發生的例子來說, 就可以瞭解這樣情緒變化, 對於當事人太太所造成的驚恐度。當事人可以在情人節的晚上,一擲千金, 買上百朵的玫瑰,預定最高級的法國料理餐廳, 希望用這樣的羅曼蒂克的氣氛, 來取悅當事人太太的歡心, 也彌補結婚兩年以來, 雙方不斷衝突的傷痕。
但是在晚餐結束,回家的路上, 兩個人竟然忘記,剛剛才共渡那麼美好的時光。因為一言不合, 語言不投機,當事人竟然故意把車撞到安全島上, 一心一意要和他的太太同歸於盡。 雖然車子安全檔全毀,雙方只是皮肉擦傷而已, 這麼大程度的變化, 當事人的太太心中, 就像是鬼門關前走一回, 恍如隔世。
兩個人剛走下車, 當事人馬上跪在太太的腳前, 懇求她的原諒, 完全判若兩人, 似乎剛剛根本沒有任何的事情發生。 當事人的太太說,她不但每天都活在提心弔膽當中。 更不知道,也沒有把握, 下一分鐘她所相處及面對的, 是不是上一分鐘他所知道的那個人。
而更讓人置身魔境一樣, 幾乎要逼到精神分裂的邊緣, 就是當事人常常在半夜三四點的時候, 站在他太太的床前, 不聲不響地注視著她。 若是她驚醒了, 當事人就會像審訊犯人一樣, 鉅細糜遺的詢問他,白天發生事情的每個細節。
或者是,不聲不響的就離開了, 留下她自己一個人失眠一夜。 但是到了白天, 他似乎又恢復成為溫柔體貼的先生, 完全忘記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根據當事人太太的陳述, 當事人在情緒變化上,這種関係,看起來似乎複雜,但是, 也似乎有一種規律性。
以一般人所能瞭解的相生關係,簡單的說,高階的意識可以生出次一階級的意識。但若是,以另外一種更深入的關係,就是用「主控」和「被控」的角色, 「能知道」和「被知道」的關係,來看我們心智內的每一種意識,就會顯得更加的清楚。
用個簡單的比喻來說,上一層的意識,可以知道和控制下一層的意識。在這個時候,當事人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這樣的被控性, 是無法長久, 像是曇花一現的。也就是說,當事人的情緒, 在這時候是主控,也有的時候是被控, 完全在於那一層的意識是主控者。
當他的情緒被控制的時候, 或者是說, 他被一個不知名的靈界及力量所掌控的時候, 他馬上就轉變成一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人。 當事人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 只能任由那個力量來控制它的行為。
而且, 在這個事情發生過以後, 他似乎完全忘掉, 他所做過的每一個細節。但是有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當事人心智現在所處的意識層次,竟然不知道,也無法感覺到,控制我們心智,或是我們心智所感覺到的,所創造的世界,竟然被另外一種,也是來自我們相同內心的另外一種層次的意識,所「知道」和「所控制」。
這樣的意識情境,就如同在舞臺上扮演話劇角色的主角,當他全然的,用他現在專注的意識,投入劇本角色努力的演出。 而忘記, 在他的身後有個導演存在, 他只是按照劇本在演戲。那樣的感同身受,就如同角本上的故事,就是他人生的經歷,然而在舞臺劇間換場的時候,在黯然漸逝的鎂光燈影下。
當他稍微離開他專注意識的時候,他是否曾經悄悄的問自己,這齣話劇,誰是導演,誰寫了這個劇本,其實,在這個時候,他內心所展示的狀態,是一個被控制和被感覺的專心意識。在試著摸索那一個意識在控制他,以及創造他現在所處的世界。而且,當他在往更深一層的思緒去究竟的時候,他可能會悄悄的問自己,他是希望這齣戲早點結束,晚點結束,不要結束,還是這齣戲最好從來就沒有開始,又何來的結束呢?
在這樣的兩極變化當中, 當事人就像是,倆個人活在一個身體裡面, 他自己好像知道,又不知道。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