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醫法辨業論治系列之二十三 意象思維架構系統醫學
李秉信
中醫的系統醫學理論, 是架構在,心靈和物質世界上的合一, 或者是不協調上。 貫穿整套系統的唯一元素, 就是中國人獨特創建的五行學說。關於靈活的運用五行學說,指導疾病的防治,一直是歷代中醫基礎理論,所強調的重點。除此之外,五行學說,除了用於針灸治療的原則以外,更廣泛的用於調節精神的情志。 也就是根據五志與五行的關係,調整人的精神狀態。
用精神療法中醫,稱之為活套療法,人事療法,來治療疾病。 嚴格地來說,在當前心身疾病治療當中,絕大多數的疾病,都跟精神有關。 不是只有看見疾病表面的外相, 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來自於病人情緒上的不協調。從一個人的情緒的控管上,去調整,疾病發病的時機。 在整個中醫治療的原則上,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中醫治療疾病,或者是這類精神上, 情緒上的疾病,不僅僅是施加中藥, 或者是針灸處方。 在系統的治療方面, 必須要有配套的情緒控管。這種方法,其中之原理,它的根據,主要是來自於,五行五志的生剋制化規律。 藉著五行情緒, 彼此之間相互作用關係,來調整人的精神狀態。 到此為止,筆者已經把中醫學的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它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醫學中的作用, 在這個系列當中,全部都講完了。
讀者想要登堂入室,進入系統醫療的整體觀念, 就必須要掌握氣、陰陽、五行的基本原理,作為了解整套系統架構的切入點。 並且要和五行的情緒, 彼此之間生克制化的關係,做重點上的配合。 反覆練習以及印證之後,自然能夠熟能生巧的應用在,中醫學臨床診斷上。在這裡,我們可以更深入的探討, 輪廓中醫學的系統架構。 其實,行者不必捨近求遠, 看高不看低。 這三種學說,已經把中醫基礎理論, 說得明明白白了。
掌握這三種學說,為中醫學確立了,中醫學的科學觀、自然觀、以及醫學觀。 這三種觀察方式,融合成一個系統,整體的,科學思維方法。向來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價值,更是學習這三種學說最重要之處。至於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當中,它闡述中醫學關於生命、健康、疾病的具體問題,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根據中國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為自己奠定了系統的科學思維方法。
那麼具體說來,這個系統的科學思維方法,是什麼樣的系統科學思維方法呢?思維是指理性認識的過程,或者叫理性認識的階段。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能動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應,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思維。按照現行思維科學的分類,一般來說,把思維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兩類。思維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表達思想的工具。 那麼中醫學是什麼樣的思維呢?他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系統的概念呢?
我們前面講中醫學思維叫樸素的、系統的、整體的思維方式。這種科學思維,既有形象思維,也有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那麼中醫學的形象思維, 更進一步地, 是包括了有型的物質世界, 以及稱之為精神領域的意象思維。我們講意象思維,什麼叫意象思維?意,主觀意見,它是由心而發。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原理叫「心之官則思」,而不說「腦之官則思」。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在中國古代哲學裡面有個心學。象,是指的外在的物象和形象,客觀形象,那麼意象,它的含義就是指,主觀心神和客觀形象的結合,稱之為意象。什麼叫做意象思維,意象思維又稱為形象思維,它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呢?意象思維是以直觀為基礎,直觀觀察和理性認識,有機結合的思維方式。 唯有用這樣的思維方式, 才能夠看得清楚, 中醫基礎理論所說的系統醫學,是由天地人三才所有精密架構的。
很少人會問到, 這套系統醫學的架構,是一個怎麼具體過程呢?判斷者是使用一個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它的思維過程是怎麼流動的呢?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講的細節一點。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都有眼,耳,鼻,舌,身,意,感官所獲得並儲存於大腦中的客觀事物形象信息,儲存於大腦裡面。第二個階段用到的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要運用比較、分析、抽象的方法進行加工,加工的結果,要抽象出,反應事物典型特徵和本質屬性的一系列的意象。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動作,就是要由心而發,主觀客觀結合起來。最後要得出意象,先由客觀事物進行觀察。這些形象的信息儲存於大腦之中,通過比較、分析、抽象,這樣的思維方法,概括出來意象。這個意象,一系列的意象,這個意象能夠反應事物典型特徵,也能夠反應事物的本質屬性。上述稱之為意象的思維醞釀階段。以意象為基本的思維單元,通過聯想、類比、想像等形式,形象地反應,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那麼意象思維的過程。
和心神結合抽象出一系列意象,作為進行進一步推理的思維單元。第二個階段,以意象為基本思維單元,通過聯想、類比、想像這類的思維形式,來探索出反應事物內在本質和特徵的規律。這裡面是形象地反應事物的特徵和規律,把這個過程叫做意象思維的過程,中醫學,我們舉中醫學望、聞、問、切的過程,通過四診收集的資料,有患者疾病現象的象。
我們醫生運用中醫的理論,對這些象進行分析,把主觀的心神和疾病的徵象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系列的象,意象。 在這個基礎上,以意象為基本單元,運用聯想、類比、形象的這種方式,找出這一群病理信息,它們反應了什麼樣的一個症候,進行辨證,這一個過程就是意象思維的過程。在這裡面意象思維強調的是,對於客觀事物進行全面地系統直觀考察,一定要有豐富的直觀經驗。
捨此,達不到意象思維的目的,這也決定了為什麼中醫學,強調把實踐作為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強調實踐,加強臨床實踐的鍛練,就是要培養臨床醫生這種意象思維的能力。
中醫的系統醫學理論, 是架構在,心靈和物質世界上的合一, 或者是不協調上。 貫穿整套系統的唯一元素, 就是中國人獨特創建的五行學說。關於靈活的運用五行學說,指導疾病的防治,一直是歷代中醫基礎理論,所強調的重點。除此之外,五行學說,除了用於針灸治療的原則以外,更廣泛的用於調節精神的情志。 也就是根據五志與五行的關係,調整人的精神狀態。
用精神療法中醫,稱之為活套療法,人事療法,來治療疾病。 嚴格地來說,在當前心身疾病治療當中,絕大多數的疾病,都跟精神有關。 不是只有看見疾病表面的外相, 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來自於病人情緒上的不協調。從一個人的情緒的控管上,去調整,疾病發病的時機。 在整個中醫治療的原則上,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中醫治療疾病,或者是這類精神上, 情緒上的疾病,不僅僅是施加中藥, 或者是針灸處方。 在系統的治療方面, 必須要有配套的情緒控管。這種方法,其中之原理,它的根據,主要是來自於,五行五志的生剋制化規律。 藉著五行情緒, 彼此之間相互作用關係,來調整人的精神狀態。 到此為止,筆者已經把中醫學的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它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醫學中的作用, 在這個系列當中,全部都講完了。
讀者想要登堂入室,進入系統醫療的整體觀念, 就必須要掌握氣、陰陽、五行的基本原理,作為了解整套系統架構的切入點。 並且要和五行的情緒, 彼此之間生克制化的關係,做重點上的配合。 反覆練習以及印證之後,自然能夠熟能生巧的應用在,中醫學臨床診斷上。在這裡,我們可以更深入的探討, 輪廓中醫學的系統架構。 其實,行者不必捨近求遠, 看高不看低。 這三種學說,已經把中醫基礎理論, 說得明明白白了。
掌握這三種學說,為中醫學確立了,中醫學的科學觀、自然觀、以及醫學觀。 這三種觀察方式,融合成一個系統,整體的,科學思維方法。向來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價值,更是學習這三種學說最重要之處。至於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當中,它闡述中醫學關於生命、健康、疾病的具體問題,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根據中國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為自己奠定了系統的科學思維方法。
那麼具體說來,這個系統的科學思維方法,是什麼樣的系統科學思維方法呢?思維是指理性認識的過程,或者叫理性認識的階段。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能動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應,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思維。按照現行思維科學的分類,一般來說,把思維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兩類。思維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表達思想的工具。 那麼中醫學是什麼樣的思維呢?他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系統的概念呢?
我們前面講中醫學思維叫樸素的、系統的、整體的思維方式。這種科學思維,既有形象思維,也有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那麼中醫學的形象思維, 更進一步地, 是包括了有型的物質世界, 以及稱之為精神領域的意象思維。我們講意象思維,什麼叫意象思維?意,主觀意見,它是由心而發。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原理叫「心之官則思」,而不說「腦之官則思」。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在中國古代哲學裡面有個心學。象,是指的外在的物象和形象,客觀形象,那麼意象,它的含義就是指,主觀心神和客觀形象的結合,稱之為意象。什麼叫做意象思維,意象思維又稱為形象思維,它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呢?意象思維是以直觀為基礎,直觀觀察和理性認識,有機結合的思維方式。 唯有用這樣的思維方式, 才能夠看得清楚, 中醫基礎理論所說的系統醫學,是由天地人三才所有精密架構的。
很少人會問到, 這套系統醫學的架構,是一個怎麼具體過程呢?判斷者是使用一個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它的思維過程是怎麼流動的呢?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講的細節一點。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都有眼,耳,鼻,舌,身,意,感官所獲得並儲存於大腦中的客觀事物形象信息,儲存於大腦裡面。第二個階段用到的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要運用比較、分析、抽象的方法進行加工,加工的結果,要抽象出,反應事物典型特徵和本質屬性的一系列的意象。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動作,就是要由心而發,主觀客觀結合起來。最後要得出意象,先由客觀事物進行觀察。這些形象的信息儲存於大腦之中,通過比較、分析、抽象,這樣的思維方法,概括出來意象。這個意象,一系列的意象,這個意象能夠反應事物典型特徵,也能夠反應事物的本質屬性。上述稱之為意象的思維醞釀階段。以意象為基本的思維單元,通過聯想、類比、想像等形式,形象地反應,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那麼意象思維的過程。
和心神結合抽象出一系列意象,作為進行進一步推理的思維單元。第二個階段,以意象為基本思維單元,通過聯想、類比、想像這類的思維形式,來探索出反應事物內在本質和特徵的規律。這裡面是形象地反應事物的特徵和規律,把這個過程叫做意象思維的過程,中醫學,我們舉中醫學望、聞、問、切的過程,通過四診收集的資料,有患者疾病現象的象。
我們醫生運用中醫的理論,對這些象進行分析,把主觀的心神和疾病的徵象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系列的象,意象。 在這個基礎上,以意象為基本單元,運用聯想、類比、形象的這種方式,找出這一群病理信息,它們反應了什麼樣的一個症候,進行辨證,這一個過程就是意象思維的過程。在這裡面意象思維強調的是,對於客觀事物進行全面地系統直觀考察,一定要有豐富的直觀經驗。
捨此,達不到意象思維的目的,這也決定了為什麼中醫學,強調把實踐作為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強調實踐,加強臨床實踐的鍛練,就是要培養臨床醫生這種意象思維的能力。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