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老長官的序言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主任 簡許邦
認識李秉信兄,時在2003 年。那時,他是加州台灣同鄉聯誼會的會長,我是僑務委員會派駐洛杉磯華僑文教第一服務中心的主任。李秉信兄那時參與僑社事務不久,在公開場合致辭或演說,有時還帶點生澀或緊張。
秉信兄為人温和,有時卻甚為堅持原則,頗有主見。因此,有人說他喜歡不按牌理出牌,做事難以捉摸。但是,當你與他進一步交往,知道他好學深思,博聞強記,心中自有天地,境界不若一般,自然會明白他做人處事何以不同於流俗。
2010 年,我二度回洛杉磯服務。這回秉信兄已是中華民國的僑務委員,在電視台主持節目,並經常以時事評論員的身份,在電台評論時政,月旦人物,儼然已成為南加州的知名之士。我聽他的節目,時常感到奇怪,他事業如此成功,業務如此忙碌,何以仍有時間不斷吸納新知。不論天文地理,內政外交,均能娓娓道來,說得頭頭是道。你永遠不知道他才能的極限在那裡,也常常會為週遭的朋友帶來意外與驚喜。台灣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研究所畢業的李秉信,卻精於命理,常常為朋友算命卜卦,對紫微斗數,更有精湛的研究。這次出版「心想事成」一書,尤其使朋友們傻了眼。
「心想事成」一書,主要是談佛教「以心轉境」的概念,強調「念」力,意志力的重要。秉信用16 篇短文,8 萬5 千字的篇幅,用「意識殼」、「意識能」、「意識轉換」等名辭,將一個老生常談的概念,予以學術化,把道理說得淋漓透澈。說他自成一家之言,也一點不為過。
一般人寫這類文章,大多艱深難讀,但秉信兄運用文字的功力高,平易通俗,用字精準,讀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心想事成」一書,前後16 篇短文,以一個主軸貫穿。那就是人若能熟習「意識轉換」的法則,「修改認定」,就能「心想事成」,「解憂脫苦」。
中外很多專著,均曾強調意志力是促成一個人克服困難,獲致成功的重要因素。秉信兄在書中舉了英國名相,邱吉爾克服口吃的故事。事實上,美國一代戰神巴頓將軍,也是一個靠著意志力,克服缺憾,獲致成功的人物。巴頓在公眾面前,是一個粗獷、勇毅的戰將,攻無不勝,戰無不克,但私底下卻是一個個性柔和,極為感性的人物。巴頓自幼有閱讀困難的毛病,學習過程備嚐艱辛,只因先人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作戰英勇,巴頓自幼就想成為名將,以光前垂後,靠著強盛的意志力,終於塑做出一個與本來性格大相逕庭的一代戰神。
秉信兄的「心想事成」,所以能將「以心轉境」、「有志竟成」的道理說得如此透澈,與其個人經歷、奮鬥有成,息息相關。據秉信兄說,他自己出身自台灣屏東的一個農戶,祖父曾是一級貧戶,父親不甘於一輩子窮困耕田,靠著苦學奮鬥,終於成為一名大學教授。李家五代都是基督徒,以「信仰傳家」。一個基督徒,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卻能夠不受原有信仰之侷限,進出悠遊於基督與佛教之間。從「心想事成」一書,你可以看到李秉信既引聖經,又談佛理,揮灑自如,就可以知道他平素涉獵之深、用功之勤、天資聰穎。
一個人經歷了大痛大苦之後,才能大澈大悟。「心想事成」一書所談的理論,不是空談,而是李秉信兄經過實踐的「夫子自道」之作。歷朝歷代的弱勢人士都是靠著意志力與信念,逆境求勝,絕處逢生。「將相本無無種,男兒當自強」、「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誠不我欺也!
「心想事成」一書,是李秉信兄創業有成,奮鬥自強的經驗結晶,也可以當作是一本勵志的書來讀。這本書無論是立論、文字或插圖,均有一定的水準,值得向各界推薦。是以為序。
簡許邦 2011.2.12
秉信兄為人温和,有時卻甚為堅持原則,頗有主見。因此,有人說他喜歡不按牌理出牌,做事難以捉摸。但是,當你與他進一步交往,知道他好學深思,博聞強記,心中自有天地,境界不若一般,自然會明白他做人處事何以不同於流俗。
2010 年,我二度回洛杉磯服務。這回秉信兄已是中華民國的僑務委員,在電視台主持節目,並經常以時事評論員的身份,在電台評論時政,月旦人物,儼然已成為南加州的知名之士。我聽他的節目,時常感到奇怪,他事業如此成功,業務如此忙碌,何以仍有時間不斷吸納新知。不論天文地理,內政外交,均能娓娓道來,說得頭頭是道。你永遠不知道他才能的極限在那裡,也常常會為週遭的朋友帶來意外與驚喜。台灣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研究所畢業的李秉信,卻精於命理,常常為朋友算命卜卦,對紫微斗數,更有精湛的研究。這次出版「心想事成」一書,尤其使朋友們傻了眼。
「心想事成」一書,主要是談佛教「以心轉境」的概念,強調「念」力,意志力的重要。秉信用16 篇短文,8 萬5 千字的篇幅,用「意識殼」、「意識能」、「意識轉換」等名辭,將一個老生常談的概念,予以學術化,把道理說得淋漓透澈。說他自成一家之言,也一點不為過。
一般人寫這類文章,大多艱深難讀,但秉信兄運用文字的功力高,平易通俗,用字精準,讀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心想事成」一書,前後16 篇短文,以一個主軸貫穿。那就是人若能熟習「意識轉換」的法則,「修改認定」,就能「心想事成」,「解憂脫苦」。
中外很多專著,均曾強調意志力是促成一個人克服困難,獲致成功的重要因素。秉信兄在書中舉了英國名相,邱吉爾克服口吃的故事。事實上,美國一代戰神巴頓將軍,也是一個靠著意志力,克服缺憾,獲致成功的人物。巴頓在公眾面前,是一個粗獷、勇毅的戰將,攻無不勝,戰無不克,但私底下卻是一個個性柔和,極為感性的人物。巴頓自幼有閱讀困難的毛病,學習過程備嚐艱辛,只因先人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作戰英勇,巴頓自幼就想成為名將,以光前垂後,靠著強盛的意志力,終於塑做出一個與本來性格大相逕庭的一代戰神。
秉信兄的「心想事成」,所以能將「以心轉境」、「有志竟成」的道理說得如此透澈,與其個人經歷、奮鬥有成,息息相關。據秉信兄說,他自己出身自台灣屏東的一個農戶,祖父曾是一級貧戶,父親不甘於一輩子窮困耕田,靠著苦學奮鬥,終於成為一名大學教授。李家五代都是基督徒,以「信仰傳家」。一個基督徒,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卻能夠不受原有信仰之侷限,進出悠遊於基督與佛教之間。從「心想事成」一書,你可以看到李秉信既引聖經,又談佛理,揮灑自如,就可以知道他平素涉獵之深、用功之勤、天資聰穎。
一個人經歷了大痛大苦之後,才能大澈大悟。「心想事成」一書所談的理論,不是空談,而是李秉信兄經過實踐的「夫子自道」之作。歷朝歷代的弱勢人士都是靠著意志力與信念,逆境求勝,絕處逢生。「將相本無無種,男兒當自強」、「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誠不我欺也!
「心想事成」一書,是李秉信兄創業有成,奮鬥自強的經驗結晶,也可以當作是一本勵志的書來讀。這本書無論是立論、文字或插圖,均有一定的水準,值得向各界推薦。是以為序。
簡許邦 2011.2.12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