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合一之路系列之四十一 感同身受合一同體平等
李秉信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探討, 生命總是在每個領域中,嘗試著摸索。 在我們在有限的肉身的捆綁,和永恆自由的靈魂跳躍裡, 彼此兩者間交通和互動的關係。不論是東方的經典, 還是西方的宗教和哲學, 總是對於靈魂在我們有限的肉身裡進出, 以及那個可以溝通的窗口,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探討及論述。
聖經裡使徒被聖靈洗禮的震憾, 在五旬節說出方言, 那樣靈魂的感動。 和在道家裡所講究的意守玄關, 以及迴光返照,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乃是用一個非常簡單, 但是非常深奧的作法, 來調和你的心和覺頻率一樣。
當人的心和覺能夠彼此溝通及調和的時候, 你就能瞭解神的旨意, 聽到造物主和你的對話。 東方經典裡所說的心性一體和明心見性, 往往說得太過難懂, 又在文字上太過琢磨, 使人很難體會其境。 簡單的說, 就是調和心的生滅(步調及節奏 )和自性符合, 你就接上同體網的頻率了。
如同收音機調對的頻道, 自然可以聽到音樂。 電視轉對了頻率, 自然有影片可以觀賞。 然而這個頻率存在什麼地方, 它的咒語到底是什麼?首先, 我們得先知道, 人的念頭都是念念生滅的。 然而這個一念接著一念的昇起及消滅, 是依附著我們的覺性而來。 所以, 在瞭解心性合一的頻道之前,你得先知道 覺在那裡。
人的覺來自造物主, 覺性本來就是能力俱足,沒有污染。 不生不滅, 本自清淨。 那是在我們內心中本自存在的平靜和喜樂, 不須外求或是大師的加持。 但是生命為什麼會煩惱?因為累世累劫的業力, 會形成我們今生的情趣。
心中念為情趣的分別, 喜好及傾向, 看到了我的要及我的不要,追逐外境 , 而不自覺的一念接一念生滅,就是感覺。 這樣的追逐, 就是聖經創世紀裡所說, 人類的始祖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以後, 看到了世間的好和壞, 生起了喜惡心。
只要一追求人的世界, 就會和神的世界漸行漸遠。 有人說, 覺那麼抽象, 神那麼遙遠, 到底要怎麼樣的入手, 才能自醒有覺。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悟,就是因為每一個念中都有覺, 只要生命知道了, 並且也看到了念念生滅的本質, 這樣的知道就是覺性。
面對自己的業力和情趣, 看到和知道是個很重要的下手工夫。 當我們修為不夠,無法不讓前念因為情趣而追逐。 但是你看到了, 也知道了,在後一念把它看平等了, 那就是修持。
東方的經典更用龐大的文字及論述, 來討論平等概念。 念頭的平等就是不染不除, 不追逐善念, 也不追逐惡念。 當念頭不對立的時候,念頭當下就平等, 也渡了千百世以來的情趣及業力。
念若一動心,追逐外在的世界,就是不平等。 不平等講得簡單些, 就是自心蒙蔽自性,拋棄覺醒, 自然墜入輪迴和痛苦間。念頭在內有生滅 ,在外有生死。 每個生滅及生死, 都是我們在經歷的世界。華嚴經上說,三界唯心,法唯識,其實都是這樣的涵義。
就如同我們所熟悉的自然界的繽紛色彩,其實,那都不是客觀實存的現象,而是光線從物體反射到我們眼中,經由視神經、大腦解讀後,再依我們視覺的「以為」,「認定」,「假設」,由不同波長而顯出不同顏色;
而在另外一方面。不同的生命體,會依其它們所存在的意識層次,而給予不同的意義及解讀。 比如說,相同的光綫,在不同的生物眼中,就有不同的看見。貓咪所看到的光綫,在它的「認定」的世界裡是是灰色系的、蜜蜂能看見的,是它視覺「認定」裡光外之光的紫外線
。就算是處在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人類的眼中也有彩色和黑白的分別。甚至,同樣的世界對於相同的人而言,他可以這一刻觀察入微,明察秋毫,但他在下一刻,可以因為漫不經心視而不見。他所看到的世界,完全決定在於,他看到那一刻時的「以為」是什麼。
許多人都常常以為, 我的世界想當然耳就是你的世界。 殊不知, 你我在心裡的認定不同, 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當然是不一樣的。 心理學中講究的同理心, 就是把我的認定, 在諮商的那一刻, 和諮商者修改成一樣。 那麼我們的交通和言語, 就有相同的頻道。
一個能夠調整成任何認定的認定才叫平等, 一個能夠接受所有認定的認定, 才能稱作同體大悲。 超越我們六根和六識的世界, 在法界中的認定也都是一樣的道理。同一個被認知對象,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甚至超自然界,都依其所形構的參考座標,而不盡相同。
就好像同樣是水,餓鬼道眾生見如濃血、魚族則見如住處、天界有情見如琉璃……六道眾生隨其不同業力,現起各自相應的幻象。也因此,當我們歷緣對境時,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意識層次、用什麽樣的「以為」,「認定」,「假設」,來觀照每一件發生。
我們是否能真正看透每一件發生的真正本體,從而取代對這幻象世界的執取,才是我們在「裡面人」靈和「外面的人」的意識殼轉換和出入間的最後到達。然而, 在這個時候, 一個很重要的生命境界, 在巧巧的形成。 就是念依覺存以及知相歸性。
那個看到和知道的能力, 讓我們能摸著覺性。 更深刻的, 體悟到法界眾生的覺性都是一樣的, 而且都源自造物主。 那樣的一念成就。 就是感同身受的註解。 不看到源頭的感同身受, 持續力是短暫的。 唯有真正看透每一件發生, 都是來自同一個源頭。
在同源頭裡, 我們是彼此相聯, 沒有貴賤高低。 只存在這樣的體驗下, 生命才有可能從而調整我們的認定,取代對這幻象世界的執取,才是我們在「裡面人」靈和「外面的人」的意識殼轉換和出入間的最後到達。
享受「裡面人」靈同在的最主要根據,乃是在於我們「外面的人」的喜好厭惡的意識破碎。那麼這個「源源不斷」的能量,才能「無休無止」,「毫無阻礙」的銜接。平等是那個唯一可以聯結的頻道, 在那頻道下,我們生命才能繼續不斷享受「裡面人」靈的能量加持。
享受「裡面人」靈同在的最主要根據,乃是在於我們外面的人的分別意識破碎。來自造物主平等性的能量, 才有可能加持修行人。 也只有在平等同體大悲的網路下,這個源源不斷的能量,才能無休無止的銜接。因為同體網內所有眾生平等覺性的合一, 才能聯結到造物主, 以及同體網內所有眾生。
那樣的能量是鉅大的,我們生命才能繼續不斷享受「裡面人」靈的能量加持。因為「外面人」的分別意識殼若是沒有破碎,「裡面人」的能量就無法輸出。生命對於我們「外面人」的意識作用系統,是感到非常困惱而且阻擾。
不論是挫折,打擊或是背叛。那都是屬於「外面人」的意識系統。我們「裡面人」的靈會受他們的影響,甚至無法運作在「裡面人」的意識系統。「外面人」意識殼夠破碎的時候,我們呼叫「裡面人」靈的時候,就可以感覺「裡面人」靈的同在。
生命在工作受挫折的時候,也感覺「裡面人」靈的同在。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探討, 生命總是在每個領域中,嘗試著摸索。 在我們在有限的肉身的捆綁,和永恆自由的靈魂跳躍裡, 彼此兩者間交通和互動的關係。不論是東方的經典, 還是西方的宗教和哲學, 總是對於靈魂在我們有限的肉身裡進出, 以及那個可以溝通的窗口,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探討及論述。
聖經裡使徒被聖靈洗禮的震憾, 在五旬節說出方言, 那樣靈魂的感動。 和在道家裡所講究的意守玄關, 以及迴光返照,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乃是用一個非常簡單, 但是非常深奧的作法, 來調和你的心和覺頻率一樣。
當人的心和覺能夠彼此溝通及調和的時候, 你就能瞭解神的旨意, 聽到造物主和你的對話。 東方經典裡所說的心性一體和明心見性, 往往說得太過難懂, 又在文字上太過琢磨, 使人很難體會其境。 簡單的說, 就是調和心的生滅(步調及節奏 )和自性符合, 你就接上同體網的頻率了。
如同收音機調對的頻道, 自然可以聽到音樂。 電視轉對了頻率, 自然有影片可以觀賞。 然而這個頻率存在什麼地方, 它的咒語到底是什麼?首先, 我們得先知道, 人的念頭都是念念生滅的。 然而這個一念接著一念的昇起及消滅, 是依附著我們的覺性而來。 所以, 在瞭解心性合一的頻道之前,你得先知道 覺在那裡。
人的覺來自造物主, 覺性本來就是能力俱足,沒有污染。 不生不滅, 本自清淨。 那是在我們內心中本自存在的平靜和喜樂, 不須外求或是大師的加持。 但是生命為什麼會煩惱?因為累世累劫的業力, 會形成我們今生的情趣。
心中念為情趣的分別, 喜好及傾向, 看到了我的要及我的不要,追逐外境 , 而不自覺的一念接一念生滅,就是感覺。 這樣的追逐, 就是聖經創世紀裡所說, 人類的始祖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以後, 看到了世間的好和壞, 生起了喜惡心。
只要一追求人的世界, 就會和神的世界漸行漸遠。 有人說, 覺那麼抽象, 神那麼遙遠, 到底要怎麼樣的入手, 才能自醒有覺。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悟,就是因為每一個念中都有覺, 只要生命知道了, 並且也看到了念念生滅的本質, 這樣的知道就是覺性。
面對自己的業力和情趣, 看到和知道是個很重要的下手工夫。 當我們修為不夠,無法不讓前念因為情趣而追逐。 但是你看到了, 也知道了,在後一念把它看平等了, 那就是修持。
東方的經典更用龐大的文字及論述, 來討論平等概念。 念頭的平等就是不染不除, 不追逐善念, 也不追逐惡念。 當念頭不對立的時候,念頭當下就平等, 也渡了千百世以來的情趣及業力。
念若一動心,追逐外在的世界,就是不平等。 不平等講得簡單些, 就是自心蒙蔽自性,拋棄覺醒, 自然墜入輪迴和痛苦間。念頭在內有生滅 ,在外有生死。 每個生滅及生死, 都是我們在經歷的世界。華嚴經上說,三界唯心,法唯識,其實都是這樣的涵義。
就如同我們所熟悉的自然界的繽紛色彩,其實,那都不是客觀實存的現象,而是光線從物體反射到我們眼中,經由視神經、大腦解讀後,再依我們視覺的「以為」,「認定」,「假設」,由不同波長而顯出不同顏色;
而在另外一方面。不同的生命體,會依其它們所存在的意識層次,而給予不同的意義及解讀。 比如說,相同的光綫,在不同的生物眼中,就有不同的看見。貓咪所看到的光綫,在它的「認定」的世界裡是是灰色系的、蜜蜂能看見的,是它視覺「認定」裡光外之光的紫外線
。就算是處在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人類的眼中也有彩色和黑白的分別。甚至,同樣的世界對於相同的人而言,他可以這一刻觀察入微,明察秋毫,但他在下一刻,可以因為漫不經心視而不見。他所看到的世界,完全決定在於,他看到那一刻時的「以為」是什麼。
許多人都常常以為, 我的世界想當然耳就是你的世界。 殊不知, 你我在心裡的認定不同, 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當然是不一樣的。 心理學中講究的同理心, 就是把我的認定, 在諮商的那一刻, 和諮商者修改成一樣。 那麼我們的交通和言語, 就有相同的頻道。
一個能夠調整成任何認定的認定才叫平等, 一個能夠接受所有認定的認定, 才能稱作同體大悲。 超越我們六根和六識的世界, 在法界中的認定也都是一樣的道理。同一個被認知對象,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甚至超自然界,都依其所形構的參考座標,而不盡相同。
就好像同樣是水,餓鬼道眾生見如濃血、魚族則見如住處、天界有情見如琉璃……六道眾生隨其不同業力,現起各自相應的幻象。也因此,當我們歷緣對境時,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意識層次、用什麽樣的「以為」,「認定」,「假設」,來觀照每一件發生。
我們是否能真正看透每一件發生的真正本體,從而取代對這幻象世界的執取,才是我們在「裡面人」靈和「外面的人」的意識殼轉換和出入間的最後到達。然而, 在這個時候, 一個很重要的生命境界, 在巧巧的形成。 就是念依覺存以及知相歸性。
那個看到和知道的能力, 讓我們能摸著覺性。 更深刻的, 體悟到法界眾生的覺性都是一樣的, 而且都源自造物主。 那樣的一念成就。 就是感同身受的註解。 不看到源頭的感同身受, 持續力是短暫的。 唯有真正看透每一件發生, 都是來自同一個源頭。
在同源頭裡, 我們是彼此相聯, 沒有貴賤高低。 只存在這樣的體驗下, 生命才有可能從而調整我們的認定,取代對這幻象世界的執取,才是我們在「裡面人」靈和「外面的人」的意識殼轉換和出入間的最後到達。
享受「裡面人」靈同在的最主要根據,乃是在於我們「外面的人」的喜好厭惡的意識破碎。那麼這個「源源不斷」的能量,才能「無休無止」,「毫無阻礙」的銜接。平等是那個唯一可以聯結的頻道, 在那頻道下,我們生命才能繼續不斷享受「裡面人」靈的能量加持。
享受「裡面人」靈同在的最主要根據,乃是在於我們外面的人的分別意識破碎。來自造物主平等性的能量, 才有可能加持修行人。 也只有在平等同體大悲的網路下,這個源源不斷的能量,才能無休無止的銜接。因為同體網內所有眾生平等覺性的合一, 才能聯結到造物主, 以及同體網內所有眾生。
那樣的能量是鉅大的,我們生命才能繼續不斷享受「裡面人」靈的能量加持。因為「外面人」的分別意識殼若是沒有破碎,「裡面人」的能量就無法輸出。生命對於我們「外面人」的意識作用系統,是感到非常困惱而且阻擾。
不論是挫折,打擊或是背叛。那都是屬於「外面人」的意識系統。我們「裡面人」的靈會受他們的影響,甚至無法運作在「裡面人」的意識系統。「外面人」意識殼夠破碎的時候,我們呼叫「裡面人」靈的時候,就可以感覺「裡面人」靈的同在。
生命在工作受挫折的時候,也感覺「裡面人」靈的同在。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