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心想事成系列之十三 走投無路後才走
「裡面人」靈一直要等到我們「外面人」的力量到了盡頭,自己再不能作甚麼的時候,「裡面人」靈纔來作接管。
李秉信
「軟弱」之後的頹喪,到了無法自處的程度,是個非常令人深省的現象,而且含有深刻含義的。那是老天要我們學習的課程。那就是從「軟弱」到「堅強」。
我們從小就開始立志,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人在本性中,發自內心的,就是會有期待,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什麼。或是用自己以為的標準及原則,來設定人主的座右銘,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人生很邪門的,生命越是試著要遵守這樣的期待,標準和原刖。
而在追尋的過程當中,反而越更顯出我們自己的「軟弱」,或者是作不到。尤其,這樣的「期待」,「希望」和「認定」是放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就像是父母期待子女,妻子期待丈夫,員工期待主管。那樣的打擊和傷害更是說不出來的失望和心痛。這樣一個從期待到完全失望例子,重複的出現。自古以來,這樣的戲碼,總用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時空,但是以相同的結果收場。
因此「軟弱」總是折磨人心的。這個時候,關鍵的時刻出現了。就在自己最軟弱的時候,如果不知道適時的調整自己的步伐,或者是尋求外力的援助。這樣「力不從心」的情形絕對不會就了此消失,反而繼續惡化,越加嚴重,而使得我們的「軟弱」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這樣一個的「軟弱」,「軟弱」之頹喪到無法自處的程度,是個非常令人深省的現象,而且含有深刻含義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那是老天要我們學習的課程。那就是從「軟弱」到「堅強」。
「裡面人」靈的感觸是大有能力的,而且具有鉅大能量。那是亙古以來,本來早就知道的秘密。但是,這個秘密被我們「外面人」的「意識殼」所掩蓋。
生命本身在沒有突破「意識殼」之前,我們生命的的是有限的,我們的能力也的無法完全發揮的。這是一個宿命,更是一個深藏在我們生命最深層的密碼,無人可以例外。本來,這個自「裡面人」靈的感觸是大有能力,而且是亙古以來,本來早就知道的秘密。但是,這個秘密被我們「外面人」的「意識殼」所掩蓋,而且把這個事實藏埋得極深。
甚至深到讓自己以為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遮蓋,讓我們生命雖然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卻完全不知道。在另外方面,却沾沾自喜於「外面人」自以為聰明的「意識殼」。因此,以自己有限「外面人」軟弱的「意識殼」,來追求「裡面人」靈裡「堅強無比」的「期待」,那是一個高難度的工程。說得更明白些,沒有「裡面人」靈裡能量的啟發,只憑「外面人」軟弱的「意識」,是極難達到那樣的「深層認定」。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然而,這樣一個以「無能」追求「大能」的過程,以「有形」肉體實化「無形」期待飛蛾撲火的自我毁滅。似乎成為了只要是生命活在世界上,便是無人可以避免這樣的迷思。那是所有「軟弱」的真正源起處,也是是「痛苦」的真正原因。我們「外面人」「意識殼」,正是用「無能」的自己追求「大能」的「認定」。經歷過這樣追求的人,沒有人能否認,這是個極其痛苦的經歷,甚至用「扎心折磨」的苦楚來形容。「痛苦」和「軟弱」的代價,就是為了要讓我們承認這個事實。
我們「外面人」的「意識殼」是軟弱的,而且必藉著這樣的「苦楚」來激發「破繭而出」的能量。唯有經歷這樣痛楚的「扎心折磨」以後。 我們「外面人」自以為聰明的「意識殼」才能甘願的,無可爭辯的被「脫胎換骨」,從此「浴火重生」。
心存感激的看待,這些會讓我們「軟弱」的「深層認定」,並賦予它們我們「生命密碼」的圖騰。
看透「深層認定」的信息,那是可以描繪出了一個「生命改變」的藍圖,所以我們得用一個更深刻的看法,來審視我們內心的「深層認定」帶給我們的「軟弱」。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心存感激的看待,這些會讓我們「軟弱」的「深層認定」,並賦予它們我們「生命密碼」的圖騰。
並把每一個我們內心「深層認定」都當成是一個「改變生命」的契機。因此我們心存恭敬的看待,每一個我們生命中無法達到的期待,無法作到的要求,或是讓我們「軟弱」的挫折。因為這些所謂給予我痛苦的「深層認定」,都是「改變」的契機。我們可以說,每一個發自內心的「深層認定」,它真正在我們生命中的目的,絕不是要我們單單的只是去實現,完成或是遵守這些「認定」而已;看得更深一點,沒有一個「認定」能夠單憑我們有限的能力便可完成。
這些「深層認定」渾厚的意義,賜給我們的正是「失敗」。我們要感謝「失敗」。「外面人」的「意識殼」是那麼的深又厚。若不是那麼深刻無法達成的挫折感,又如何能啟發我們內心「軟弱」的無力感。正是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無法達到後,意識在「軟弱」感的刺激下,產生了「外面人」的「意識殼」必須有所突破的契機!我們「裡面人」靈裡非常清楚的知道,只憑我們「外面人」自以為聰明的「意識殼」,我們是沒有能力能夠達的到內心「深層認定」。
然而,生命又是那麼的習慣於固有的習氣。若非那麼深刻的感受,又怎麼可能突破呢?看得更清楚些,從來沒有一個人,能藉著「外面人」軟弱的「意識殼」,來達到生命中的「認定」。那是不可能的事。「認定」只是為著暴露我們原本「軟弱」的真實性質,生命本來就是那麼的「脆弱」。
我們自以為是的「期待」,「希望」和「認定」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訓蒙的師傅,是它們引要我們到「裡面人」靈裡那裏。
在說不盡挫折的「苦楚」中,生命可歎我們自己,就這麼一點小小的考驗,竟然都過不去。用「期待」,「希望」和「認定」來證明我們是多「軟弱」。這正是這一切神奇考驗背後的「課題」。在人生一個接著一個挫折之後,最終我們看見了,就承認說,已是自如此渺小,然而自已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但却又是如此自負。
無可否認的 ,「外面人」軟弱的「意識殼」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但是我們又以為自己是這麼剛強。以致於面對內心「深層認定」時,總是以為自己作得到。唯有在失敗降臨,「軟弱」臨身,才發現我們「外面人」「意識殼」的能力真的有限,我不能憑自己作任何事就能夠達到內心「深層認定」。當我們的期待無一能夠完成,每一個深切的盼望,都被違背得一無遺漏的時候,我們纔相信我們是絕對的軟弱,至此「期待」,「希望」和「認定」的目的就達到了。
因此,我們自以為是的「期待」,「希望」和「認定」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訓蒙的師傅,是它們引要我們到「裡面人」靈裡那裏,讓「裡面人」靈裡在我們裏面替我們履行一切「期待」,「希望」和「認定」。在這裡我們看得很清楚,脫離「軟弱」的唯一方法,乃是用這有能力的方式,也就是「裡面人」的靈,來徹底解決所有「期待」,「希望」和「認定」在我們意識上,因為失敗不能達成所營造的無力感。
然而,終結這一切「期待」,「希望」和「認定」對於我們意識衝擊的唯一人物,乃是「裡面人」的靈。
「外面人」努力的總盡頭,才是「裡面人」靈的起頭。這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却是一個非常難趨近的方向。這是一個「生命改變」的極大奧秘。
「外面人」努力的總盡頭,才是「裡面人」靈的起頭。這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却是一個非常難趨近的方向。這樣體會可以由一次,我在清華大學唸書時,與二十幾個學長,學弟参加學校社團所舉辦「山輔營」的經驗可以體會。在我們舉辦輔訓所住的地方,因為位處新竹縣極為偏遠的山區,並沒有足彀的洗澡設備,所以我們每天到河裏去洗澡。
有一次,一位學弟的腿抽筋,我忽然看見他很快就要沉下去,所以我向一個擅長游泳的學長打手勢,要他趕快去救他。但是使我非常驚訝的是,那位學長竟然一動也不動。我急得不得了,大聲喊叫說,『你沒有看見他快要淹死了麼?』其他的學長也都像我一樣的激動,向他大聲呼叫。但是那位善泳的學長還是不動。
他非常鎮定,也很注意,仍然站在他原來的地方,顯然是在拖延這不受歡迎的任務。同時那個可憐行將淹死的學弟,他的聲音越來越微弱,他的力量越來越衰竭。我在心裏說,『這個人真可恨!他眼見一個學弟就要淹死,竟不去救!』
然而正當那個人真的沉下去的時候,那個善泳的學長很快的幾下就游到他的身邊,最後他們兩個都平安的上了岸。當我有機會對他表示一點我的意見的時候,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像你這樣愛惜自己的生命,不顧同窗的情誼。試想一想,如果你少顧自己一點,多顧他一點,你豈不就救他免受這許多苦!』
但是那位擅長游泳的學長,對於這件事比我知道得更清楚,他說,『如果我早一步去,他會死命的抓著我不放,那麼我們兩個就都沉下去了。一個將要淹死的人,在他筋疲力竭到再沒有絲毫的力量自救之前,是不能去救的。』所以現在我們明白了,當我們「外面人」努力走到了總盡頭,精疲力竭,能量耗盡,不再自以為聰明緊抓不放的時候,生命才有改變的契機。唯有真的把事情徹底放棄的時候,「裡面人」靈纔能把痛苦拿起,而且輕易的就把痛苦解決了。
「裡面人」靈一直要等到我們「外面人」的力量到了盡頭,自己再不能作甚麼的時候,「裡面人」靈纔來作接管。這是一個「痛苦解脫」和「生命改變」的極大奧秘。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