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四、命門
【解剖】當第二腰椎部,有肋間動脈、脊椎神經。
【部位】第十四椎下。
【主治】腎虛腰痛、赤白帶下、男子洩精、耳鳴、手足冷痺攣急、驚恐頭眩、頭痛如破、身熱如火、骨蒸汗不出、痎瘧、瘈瘲、裏急腹痛。
【摘要】《標幽賦》:「取肝俞與命門,能使瞽士視秋毫之末。」痔漏下血、脫肛不食、洩痢、血崩、帶下、淋濁,皆宜灸之,惟年滿二十左右者,灸之有絕子之患。
【取法】十四椎下,正對臍中,伏而取之。
【鍼灸】鍼五分,灸三至數十壯。
命門
中醫稱兩腎之間為生命之門,簡稱命門,此就內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觀之,本穴兩旁平於腎俞,本穴居其中間,亦猶內景命門居於兩腎臟之間也,故稱本穴為「命門」,以其橫通足少陰之經,故本穴又為本經溝通腎臟之門戶。
問:「足少陰經行於腹部,督脈何以得通?現今針灸圖書較早年倍加精詳,何以不曾提及?」曰:「《素問.骨空論》云:『督脈者合併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觀此段經文,可知督脈由本穴通少陰之經,又由腎俞穴透入內臟,分屬兩腎,但與陽關之通大腸,略同而小異。陽關先通大腸俞,經由足太陽經分佈內外。本穴之通腎臟,乃由腎俞穴傳導,隨足少陰經而入。因足少陰經自湧泉上行至陰谷穴處,橫交委中,合併足太陽經線,而行於足太陽經之裡層,兩經一表一裡,疊併上通,抵腎俞穴處,得與督脈橫通交會,故內經於督脈有「貫脊屬腎」之文。足太陽之經,由腎俞穴處與少陰經分道,逕自上通。而足少陰之經由腎俞處獨行入內,屬腎絡膀胱矣。」
《靈樞.根結篇》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門者,目也,乃是另一命門,非本穴也,乃指兩目之間而言。養生家稱兩眉兩目之間,約方寸之地,稱為寸田。《靈樞經》所謂「突於畜門」者,或即指此(突,原文作「究」,應作突。)。
按:畜字,從玄,從田。田,即寸田之處。畜門,去田則為玄門,即暗示寸田處,乃「玄牝之門」也。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研究針灸當與調氣導引諸書互參,俾求增益療效。
【解剖】當第二腰椎部,有肋間動脈、脊椎神經。
【部位】第十四椎下。
【主治】腎虛腰痛、赤白帶下、男子洩精、耳鳴、手足冷痺攣急、驚恐頭眩、頭痛如破、身熱如火、骨蒸汗不出、痎瘧、瘈瘲、裏急腹痛。
【摘要】《標幽賦》:「取肝俞與命門,能使瞽士視秋毫之末。」痔漏下血、脫肛不食、洩痢、血崩、帶下、淋濁,皆宜灸之,惟年滿二十左右者,灸之有絕子之患。
【取法】十四椎下,正對臍中,伏而取之。
【鍼灸】鍼五分,灸三至數十壯。
命門
中醫稱兩腎之間為生命之門,簡稱命門,此就內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觀之,本穴兩旁平於腎俞,本穴居其中間,亦猶內景命門居於兩腎臟之間也,故稱本穴為「命門」,以其橫通足少陰之經,故本穴又為本經溝通腎臟之門戶。
問:「足少陰經行於腹部,督脈何以得通?現今針灸圖書較早年倍加精詳,何以不曾提及?」曰:「《素問.骨空論》云:『督脈者合併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觀此段經文,可知督脈由本穴通少陰之經,又由腎俞穴透入內臟,分屬兩腎,但與陽關之通大腸,略同而小異。陽關先通大腸俞,經由足太陽經分佈內外。本穴之通腎臟,乃由腎俞穴傳導,隨足少陰經而入。因足少陰經自湧泉上行至陰谷穴處,橫交委中,合併足太陽經線,而行於足太陽經之裡層,兩經一表一裡,疊併上通,抵腎俞穴處,得與督脈橫通交會,故內經於督脈有「貫脊屬腎」之文。足太陽之經,由腎俞穴處與少陰經分道,逕自上通。而足少陰之經由腎俞處獨行入內,屬腎絡膀胱矣。」
《靈樞.根結篇》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門者,目也,乃是另一命門,非本穴也,乃指兩目之間而言。養生家稱兩眉兩目之間,約方寸之地,稱為寸田。《靈樞經》所謂「突於畜門」者,或即指此(突,原文作「究」,應作突。)。
按:畜字,從玄,從田。田,即寸田之處。畜門,去田則為玄門,即暗示寸田處,乃「玄牝之門」也。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研究針灸當與調氣導引諸書互參,俾求增益療效。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