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合一之路系列之八 諸法無我寂滅有漏皆苦
李秉信
在意識轉換的過程中, 決定性的步驟就是要使存在於肉身的清醒意識,自由的轉換成夢中的潛意識系統。 這個過程的起始點,首先要讓清醒意識放鬆,退讓,不作用。 那麼另外一個層次的意識, 才有機會進入。
可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出現了, 這個放鬆, 退讓, 不作用清醒意識。說起來容易, 寫起來簡單。 但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 是很難作到的。 在東方經典中更不斷的提到, 有大智慧的人,就是是要捨得放下。 經典中所說的放下, 就是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抓取。
把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抓取說的更深一點, 就是不管是過去,現在,甚或是將來想擁有的,及所堅持的,一定要讓它們很自在的離開我們意識的範籌。甚至就是說, 他們都已經不存在了,生命體才能在完全沒有束縛,沒有捆綁。
然而真正有心修行的行者, 一定會問下個問題, 到底要怎麼作, 才能真正的退讓和放下呢?要回答這個答案, 是很簡單的, 由我們每天入睡和入夢的機制, 就可以瞭解它的巧妙。
想想人要如何安祥的入睡, 一定是在沒有壓力的自在下,才能非常自然的啟動睡眠機制。 否則一定會徹夜的輾轉失眠, 陷入張眼過長夜的焦躁。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夜蘭人靜, 孤單的躺在床上。當心裡有事, 左思右考。
但是另一方面身心已經俱疲, 覺得是該休息的時候。 但不聽使喚的是,越是想睡就是越睡不著。 當想無可想, 不再想的時候, 突然進入一個糊粴糊塗, 完全累得不能想的狀態下, 就瞬間沒有接縫的睡著了。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 你稍微想了一下, 又回到清醒意識的狀態。
修行人都知道,這個糊粴糊塗的狀態是潛藏有很深的秘密。 其中的巧妙在於意識的運作,沒有接縫, 沒有空隙, 沒有步驟, 甚至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的。 那這時候,就有機會接軌更深的意識層。
當人的思考有隙縫, 有先後, 有層次以後, 就一定會停留在原來清醒意識層中,很難入睡, 更徨論入夢。 而當一個沒有接縫的意識層被自然發動以後, 就很容易進入熟睡無夢的意識系統。當無縫接得近乎完美的時候, 就有機會更深入一層有夢的意識系统。
在熟睡的意識系統被發動而不受干擾以後,只要沒有接縫,作夢的潛意識系統又隨之發動。 修行人常常在用數息來修行入定中。但是很少人知道, 入定就像是作夢一樣的容易, 只要思考運作夠糊里糊塗, 就輕易的進入了夢中潛意識的世界。
這裡就講到「意識轉換」精髓,越刻意想作轉換的人,反而不容易隨心所欲。反而是越自在,越無牽掛的人,可以來去自如。我們常說人在作「白日夢」。其實能在白天人類在這麼心煩意亂的時候,有這樣的定力,可以進入夢中潛意識的世界,乃是在於完全的放鬆,無所求之下,「意識轉換」就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當我們的清醒意識能無縫的自行退讓以後,我們的心境就像是瀕死前的大悟一樣,看透一切發生和一切事物,心境不為發生所動,也不為發生所亂。在深入的定中,我們都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每一個念頭要起的時候。就如同看電影一樣,可以欣賞它,批評它,但是絕對不會加入它.
如同我們只是劇場內的觀眾,而不是劇情內的主角。就算這樣的念頭,在我們心中躍躍欲試,但是我們不隨之起舞,但也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善念,或是一個惡念,來刻意的用我們的道德去壓抑,或是引導念起的方向。這就是金剛經裡所說,觀一切相,如夢幻泡影的最真實含義 。
在經過一次又一次像清醒, 入睡, 入夢「入,住,出」定裡的真實體會以後,我們在面對人世間的活動和經歷時,就會很自然的, 而且沒有接縫的,退讓我們的清醒意識 ,用我們夢裡的潛意識來經歷這個如夢似幻紅塵。這樣的過程,聽起來似乎非常高深,充滿著神祕的色彩。
但是,這段入定的過程,是和我們日常清醒到睡眠,睡眠到入夢的「意識轉換」,有非常雷同,甚至完全一樣之處。其實我們每天的清醒到睡眠,從睡眠到入夢的過程,都是在作修行,都在定中進出。
夢中的潛意識讓我們在夢裡產生了一個世界,一個夢中的自我。夢醒了,夢中的世界和夢中的自我也同時消失。這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經驗。 其實這就如同我們啟動電腦的電玩遊戲一樣,電玩遊戲會起動一個電玩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以扮演一個角色, 甚至多個角色。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巧妙, 玩電玩者和被扮演的角色, 其間的意志執行到了沒有接縫的時候, 玩電玩者和和扮演角色才有機會合一, 意識才能深入電玩世界的遊戲裡。當我們把這個遊戲結束的時候,遊戲裡的世界,人物和主角都同時消失,所以遊戲是虛擬的。我們的夢境也是虛擬的。
其實,我們是否很誠實的問過自己,現在清醒意識下運作的世界,是否也是虛擬的嗎?什麼時候這個世界會醒?何時我們所有清醒意識世界下的角色和人物都會消失呢?
在意識轉換的過程中, 決定性的步驟就是要使存在於肉身的清醒意識,自由的轉換成夢中的潛意識系統。 這個過程的起始點,首先要讓清醒意識放鬆,退讓,不作用。 那麼另外一個層次的意識, 才有機會進入。
可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出現了, 這個放鬆, 退讓, 不作用清醒意識。說起來容易, 寫起來簡單。 但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 是很難作到的。 在東方經典中更不斷的提到, 有大智慧的人,就是是要捨得放下。 經典中所說的放下, 就是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抓取。
把退轉清醒意識下的抓取說的更深一點, 就是不管是過去,現在,甚或是將來想擁有的,及所堅持的,一定要讓它們很自在的離開我們意識的範籌。甚至就是說, 他們都已經不存在了,生命體才能在完全沒有束縛,沒有捆綁。
然而真正有心修行的行者, 一定會問下個問題, 到底要怎麼作, 才能真正的退讓和放下呢?要回答這個答案, 是很簡單的, 由我們每天入睡和入夢的機制, 就可以瞭解它的巧妙。
想想人要如何安祥的入睡, 一定是在沒有壓力的自在下,才能非常自然的啟動睡眠機制。 否則一定會徹夜的輾轉失眠, 陷入張眼過長夜的焦躁。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夜蘭人靜, 孤單的躺在床上。當心裡有事, 左思右考。
但是另一方面身心已經俱疲, 覺得是該休息的時候。 但不聽使喚的是,越是想睡就是越睡不著。 當想無可想, 不再想的時候, 突然進入一個糊粴糊塗, 完全累得不能想的狀態下, 就瞬間沒有接縫的睡著了。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 你稍微想了一下, 又回到清醒意識的狀態。
修行人都知道,這個糊粴糊塗的狀態是潛藏有很深的秘密。 其中的巧妙在於意識的運作,沒有接縫, 沒有空隙, 沒有步驟, 甚至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的。 那這時候,就有機會接軌更深的意識層。
當人的思考有隙縫, 有先後, 有層次以後, 就一定會停留在原來清醒意識層中,很難入睡, 更徨論入夢。 而當一個沒有接縫的意識層被自然發動以後, 就很容易進入熟睡無夢的意識系統。當無縫接得近乎完美的時候, 就有機會更深入一層有夢的意識系统。
在熟睡的意識系統被發動而不受干擾以後,只要沒有接縫,作夢的潛意識系統又隨之發動。 修行人常常在用數息來修行入定中。但是很少人知道, 入定就像是作夢一樣的容易, 只要思考運作夠糊里糊塗, 就輕易的進入了夢中潛意識的世界。
這裡就講到「意識轉換」精髓,越刻意想作轉換的人,反而不容易隨心所欲。反而是越自在,越無牽掛的人,可以來去自如。我們常說人在作「白日夢」。其實能在白天人類在這麼心煩意亂的時候,有這樣的定力,可以進入夢中潛意識的世界,乃是在於完全的放鬆,無所求之下,「意識轉換」就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當我們的清醒意識能無縫的自行退讓以後,我們的心境就像是瀕死前的大悟一樣,看透一切發生和一切事物,心境不為發生所動,也不為發生所亂。在深入的定中,我們都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每一個念頭要起的時候。就如同看電影一樣,可以欣賞它,批評它,但是絕對不會加入它.
如同我們只是劇場內的觀眾,而不是劇情內的主角。就算這樣的念頭,在我們心中躍躍欲試,但是我們不隨之起舞,但也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善念,或是一個惡念,來刻意的用我們的道德去壓抑,或是引導念起的方向。這就是金剛經裡所說,觀一切相,如夢幻泡影的最真實含義 。
在經過一次又一次像清醒, 入睡, 入夢「入,住,出」定裡的真實體會以後,我們在面對人世間的活動和經歷時,就會很自然的, 而且沒有接縫的,退讓我們的清醒意識 ,用我們夢裡的潛意識來經歷這個如夢似幻紅塵。這樣的過程,聽起來似乎非常高深,充滿著神祕的色彩。
但是,這段入定的過程,是和我們日常清醒到睡眠,睡眠到入夢的「意識轉換」,有非常雷同,甚至完全一樣之處。其實我們每天的清醒到睡眠,從睡眠到入夢的過程,都是在作修行,都在定中進出。
夢中的潛意識讓我們在夢裡產生了一個世界,一個夢中的自我。夢醒了,夢中的世界和夢中的自我也同時消失。這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經驗。 其實這就如同我們啟動電腦的電玩遊戲一樣,電玩遊戲會起動一個電玩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以扮演一個角色, 甚至多個角色。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巧妙, 玩電玩者和被扮演的角色, 其間的意志執行到了沒有接縫的時候, 玩電玩者和和扮演角色才有機會合一, 意識才能深入電玩世界的遊戲裡。當我們把這個遊戲結束的時候,遊戲裡的世界,人物和主角都同時消失,所以遊戲是虛擬的。我們的夢境也是虛擬的。
其實,我們是否很誠實的問過自己,現在清醒意識下運作的世界,是否也是虛擬的嗎?什麼時候這個世界會醒?何時我們所有清醒意識世界下的角色和人物都會消失呢?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