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合一之路系列之十一 累世記憶不落今生已遲
李秉信
不論是修行人, 或者是在學問上大有成就者, 他們的成就, 絕對不只是侷限於今生的學習而已。而是累世記憶不斷在潛意識裡的累積。 「書到今生讀已遲」正是形容人的潛意裡, 埋伏著無限前世累積學習的資料庫。 能掌握開啟潛意識的鑰匙, 便可以喚起累世的記憶。 因此普羅大眾常常在說自己學習什麼。
如果說是現在還在學, 那都還是太慢了。正確的說到學習, 若只是侷限在今生的努力都已經太晚, 唯有回憶到累世的努力, 才是一蹴而及, 頓入能夠有所成之路。宋代大詩人黃庭堅,自號山谷, 便是個開啟潛意識學習典型的例子。
他出自蘇東坡門下,詩與東坡齊名,當時人稱他們為“蘇黃”。他是“江西詩派”的宗主,影響極大。而黃庭堅的詞,在歷代則褒貶不一,因人而異,看法落差很大。因為他留存到現在的近兩百首詞中,品類很雜,高下懸殊。黃山谷的詩書畫號稱“三絕”,他不只有文名,也非常的孝順,也因為這個原因,而遇到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大事。
山谷中進士後,就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的知州,那時他才二十六歲。有一天午睡時,他做了一 個夢,夢見自己走出衙府大門,來到了一戶人家前。門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張供桌前,桌上擺著一碗芹菜麵。而婆婆手上拿著香,一邊呼喊著:“某某人!回來吃麵了。
”山谷不自覺的端起麵來就吃,吃完後就走回衙府中去了。 等到午睡醒來後,夢中之事,歷歷在目,而口中還留有芹菜的香味呢,讓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第二天午睡時,夢中他又來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驚醒,飛 快的爬起來穿好衣服,循著昨天日夢中所記憶的路走去,最後來到一戶人家門前。
敲門後一看,出來應門的正是昨天夢中所見的婆婆。山谷便問她昨日吃麵之事。婆婆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最喜歡吃芹菜麵,所以 每年在她忌日這天,我都會供一碗芹菜麵,喊她回來吃。”山谷問她女兒去世多久了,婆婆說:“已經二十六年了。”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歲,而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
詫異之餘,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兒在世時的種種情形。 婆婆說,她女兒在世時非常喜歡讀書,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順,後來在她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前還告訴她,一定會回來看她的。婆婆並指著屋中一個大木櫃說,她女兒生平所看的書,全都鎖在裡面,只是不知道鑰匙放到哪裡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奇怪的是,山谷那時突然記起了,以前放鑰匙的地方,並且找出鑰匙打開木櫃,在裡面發現了許多文稿。他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原來他今生每次參加考試所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這些文稿中,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白了,這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親啊!於是將婆婆接回衙府中,奉養餘年,後來他自己也走上了吃素習禪的路。 清代的文學家袁枚,在聽到這個故事後,不禁嘆息道:“書到今生讀已遲”,意思是說,一個大 文學家的產生,不只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啊!
而傳誦千古的文學作品,往往是經過累生累世的反覆醞釀而成就的!前世今生,牽牽絆絆,看似玄奇,其實必有其中的道理。在人生中,一些偶然的相遇,也許其中就包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因緣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根器, 在夢中就可以體悟到前世的記憶, 學習有成。 中等根器 修行人的做法,是在禪定的法門中, 進行意識轉換。 說到意識轉換, 對於太多人而言,那還太過於抽象。 說的簡單些,只是在一層又一層剝去意識層的過程裡,找到開啟潛意識的鑰匙。
在禪定中的修行者瞑目靜坐,他們利用閉著的眼睛,把外面形像傳到意識者的過程進行六根的中斷,他們在極度放鬆的心境下,將聲音摒棄於耳根之外。 閉關修行的禪定者,藉著專注呼吸的調整,逐步使身心安定下來。相關的知覺,記憶,想像,理智,情緒,意志的意識作用,都在累積的禪定中逐步消融 。
在修行意識轉換的道路上,對於每一個修行者而言,都有不同的領悟及速度。每個人先天的根器不同,帶到今生累世的業報也不一樣。 為了讓每一個修行者,在各人不同的資質下修成正果, 師父帶領每位修行者,都有不同的法門,來退轉清醒的意識,也就是所謂敲開「悟道」的大門 。
有的人像六祖惠能一樣,前世已下過工夫,縱然未讀詩書五經,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大字也識不了幾個。 但是很奇妙的,他們就是能夠很容易的將這些意識消融退讓,而讓另外幾種層次的意識輕易進駐 。甚至,他們更瞭悟了這個世界的出入,只是在作不同層次的意識轉換而已 。
在瞬間進入了前世, 或者是累世記憶的資料庫。 累世的努力在當下被回憶起來, 就叫「當下開悟」。
不論是修行人, 或者是在學問上大有成就者, 他們的成就, 絕對不只是侷限於今生的學習而已。而是累世記憶不斷在潛意識裡的累積。 「書到今生讀已遲」正是形容人的潛意裡, 埋伏著無限前世累積學習的資料庫。 能掌握開啟潛意識的鑰匙, 便可以喚起累世的記憶。 因此普羅大眾常常在說自己學習什麼。
如果說是現在還在學, 那都還是太慢了。正確的說到學習, 若只是侷限在今生的努力都已經太晚, 唯有回憶到累世的努力, 才是一蹴而及, 頓入能夠有所成之路。宋代大詩人黃庭堅,自號山谷, 便是個開啟潛意識學習典型的例子。
他出自蘇東坡門下,詩與東坡齊名,當時人稱他們為“蘇黃”。他是“江西詩派”的宗主,影響極大。而黃庭堅的詞,在歷代則褒貶不一,因人而異,看法落差很大。因為他留存到現在的近兩百首詞中,品類很雜,高下懸殊。黃山谷的詩書畫號稱“三絕”,他不只有文名,也非常的孝順,也因為這個原因,而遇到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大事。
山谷中進士後,就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的知州,那時他才二十六歲。有一天午睡時,他做了一 個夢,夢見自己走出衙府大門,來到了一戶人家前。門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張供桌前,桌上擺著一碗芹菜麵。而婆婆手上拿著香,一邊呼喊著:“某某人!回來吃麵了。
”山谷不自覺的端起麵來就吃,吃完後就走回衙府中去了。 等到午睡醒來後,夢中之事,歷歷在目,而口中還留有芹菜的香味呢,讓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第二天午睡時,夢中他又來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驚醒,飛 快的爬起來穿好衣服,循著昨天日夢中所記憶的路走去,最後來到一戶人家門前。
敲門後一看,出來應門的正是昨天夢中所見的婆婆。山谷便問她昨日吃麵之事。婆婆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最喜歡吃芹菜麵,所以 每年在她忌日這天,我都會供一碗芹菜麵,喊她回來吃。”山谷問她女兒去世多久了,婆婆說:“已經二十六年了。”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歲,而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
詫異之餘,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兒在世時的種種情形。 婆婆說,她女兒在世時非常喜歡讀書,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順,後來在她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前還告訴她,一定會回來看她的。婆婆並指著屋中一個大木櫃說,她女兒生平所看的書,全都鎖在裡面,只是不知道鑰匙放到哪裡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奇怪的是,山谷那時突然記起了,以前放鑰匙的地方,並且找出鑰匙打開木櫃,在裡面發現了許多文稿。他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原來他今生每次參加考試所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這些文稿中,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白了,這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親啊!於是將婆婆接回衙府中,奉養餘年,後來他自己也走上了吃素習禪的路。 清代的文學家袁枚,在聽到這個故事後,不禁嘆息道:“書到今生讀已遲”,意思是說,一個大 文學家的產生,不只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啊!
而傳誦千古的文學作品,往往是經過累生累世的反覆醞釀而成就的!前世今生,牽牽絆絆,看似玄奇,其實必有其中的道理。在人生中,一些偶然的相遇,也許其中就包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因緣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根器, 在夢中就可以體悟到前世的記憶, 學習有成。 中等根器 修行人的做法,是在禪定的法門中, 進行意識轉換。 說到意識轉換, 對於太多人而言,那還太過於抽象。 說的簡單些,只是在一層又一層剝去意識層的過程裡,找到開啟潛意識的鑰匙。
在禪定中的修行者瞑目靜坐,他們利用閉著的眼睛,把外面形像傳到意識者的過程進行六根的中斷,他們在極度放鬆的心境下,將聲音摒棄於耳根之外。 閉關修行的禪定者,藉著專注呼吸的調整,逐步使身心安定下來。相關的知覺,記憶,想像,理智,情緒,意志的意識作用,都在累積的禪定中逐步消融 。
在修行意識轉換的道路上,對於每一個修行者而言,都有不同的領悟及速度。每個人先天的根器不同,帶到今生累世的業報也不一樣。 為了讓每一個修行者,在各人不同的資質下修成正果, 師父帶領每位修行者,都有不同的法門,來退轉清醒的意識,也就是所謂敲開「悟道」的大門 。
有的人像六祖惠能一樣,前世已下過工夫,縱然未讀詩書五經,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大字也識不了幾個。 但是很奇妙的,他們就是能夠很容易的將這些意識消融退讓,而讓另外幾種層次的意識輕易進駐 。甚至,他們更瞭悟了這個世界的出入,只是在作不同層次的意識轉換而已 。
在瞬間進入了前世, 或者是累世記憶的資料庫。 累世的努力在當下被回憶起來, 就叫「當下開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