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心經句解之六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圓覺老人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註解】:色:宇宙間一切的物質、自然現象,統稱為色,又人身的眼耳鼻舌身稱為「內色」,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外色」。受:感受苦樂的感覺。想:感受苦樂以後,反覆的回想。行:因為想,而有取捨的行動。識:清清靜靜的本性,因為受到色受想行識的感染,而成因緣果報之識,因識而流轉六道輪迴,生死流轉,苦無窮盡。亦復如是:除了「色」以外,其它的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空而不實在的。
【解釋】:受、想、行、識這四蘊是從「色蘊」而來的,因為有了「色蘊」,才有感覺、思想、行動、意識。如果色身不存在了,自然受、想、行、識也都不會存在了。
【心得記要】
1、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也就是受想行識。
2、 為甚麼呢?因為在真空中,可以展現出無邊的妙色,例如:慈悲喜捨,六度萬行、轉識成智、圓滿佛智…等等。
3、 「色蘊」:是指一切因緣的根源,修道者能夠一心一意的抱道奉行,二六時中不離本性,時時宏道渡人,從內心透出喜悅,可以將五濁惡世化為莊嚴佛土,轉污濁穢身為圓滿報身。
4、 「受蘊」:只要立志修辦道,持用三寶,辦道渡人,參與道場運作,內心充滿法喜,禪定喜悅,降伏煩惱妄想,遠離世間一切苦厄,這是轉化苦海為極樂的例證。
5、 「想蘊」:師母曰:「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修辦道者,只要宏揚般若正法,參與道場運作,胸懷大中至正,在天人合一的攝受下,一切邪思忘想,如冰塊遇到太陽光一般的溶化掉,想蘊轉化為正法、正念,斯時明心見性,無事不辦也。
6、 「行蘊」:眾生迷於聲、色、貨、利之中,每日犯了殺、盜、淫、妄、酒、貪、嗔、癡、愛之中,造罪無邊,沈淪苦海。若能接受明師一指,奉行十條大愿,持用三寶,宏道渡人,必可轉業行為六度萬行,化貪嗔癡愛為慈悲喜捨。
7、 識蘊是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分別、認識與瞭解,當我們瞭解真理以後,能夠至誠修辦,宏道度人,清口茹素,持用三寶,禮敬仙佛,遵守十條大愿,遠離十惡業,履行六度萬行,將五識(眼、耳、鼻、舌、身)轉化為「成所作智」,將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將第七識(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將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必能從內心透出喜悅,將污濁的色塵,轉化為清靜的理域淨土。
8、 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經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為「色」既然不存在,其它四蘊: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虛妄而不實在的。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註解】:色:宇宙間一切的物質、自然現象,統稱為色,又人身的眼耳鼻舌身稱為「內色」,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外色」。受:感受苦樂的感覺。想:感受苦樂以後,反覆的回想。行:因為想,而有取捨的行動。識:清清靜靜的本性,因為受到色受想行識的感染,而成因緣果報之識,因識而流轉六道輪迴,生死流轉,苦無窮盡。亦復如是:除了「色」以外,其它的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空而不實在的。
【解釋】:受、想、行、識這四蘊是從「色蘊」而來的,因為有了「色蘊」,才有感覺、思想、行動、意識。如果色身不存在了,自然受、想、行、識也都不會存在了。
【心得記要】
1、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也就是受想行識。
2、 為甚麼呢?因為在真空中,可以展現出無邊的妙色,例如:慈悲喜捨,六度萬行、轉識成智、圓滿佛智…等等。
3、 「色蘊」:是指一切因緣的根源,修道者能夠一心一意的抱道奉行,二六時中不離本性,時時宏道渡人,從內心透出喜悅,可以將五濁惡世化為莊嚴佛土,轉污濁穢身為圓滿報身。
4、 「受蘊」:只要立志修辦道,持用三寶,辦道渡人,參與道場運作,內心充滿法喜,禪定喜悅,降伏煩惱妄想,遠離世間一切苦厄,這是轉化苦海為極樂的例證。
5、 「想蘊」:師母曰:「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修辦道者,只要宏揚般若正法,參與道場運作,胸懷大中至正,在天人合一的攝受下,一切邪思忘想,如冰塊遇到太陽光一般的溶化掉,想蘊轉化為正法、正念,斯時明心見性,無事不辦也。
6、 「行蘊」:眾生迷於聲、色、貨、利之中,每日犯了殺、盜、淫、妄、酒、貪、嗔、癡、愛之中,造罪無邊,沈淪苦海。若能接受明師一指,奉行十條大愿,持用三寶,宏道渡人,必可轉業行為六度萬行,化貪嗔癡愛為慈悲喜捨。
7、 識蘊是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分別、認識與瞭解,當我們瞭解真理以後,能夠至誠修辦,宏道度人,清口茹素,持用三寶,禮敬仙佛,遵守十條大愿,遠離十惡業,履行六度萬行,將五識(眼、耳、鼻、舌、身)轉化為「成所作智」,將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將第七識(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將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必能從內心透出喜悅,將污濁的色塵,轉化為清靜的理域淨土。
8、 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經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為「色」既然不存在,其它四蘊: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虛妄而不實在的。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