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傳燈公案系列之三 直饒一句得猶是瞌睡漢
李秉信
上堂雲:舉一則語,教汝直下承當,早是撒屎著你頭上也。
(當頭屎喝,也是開悟)
(誰說開悟,只能靜坐冥想,茅坑也行。)
(直下承當,何求西方,時時覺心,不必費心)
直饒拈一毛頭,盡大地一時明得,也是剜肉作瘡。
(無取無生,自然無上)
雖然如此,也須是實到這個田地始得。
(光說無益,紙上談兵。法界現前,無證自證。)
若未,且不得掠虛。 卻須退步向自己腳跟下推尋,看是什麼道理。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實無絲發許與汝作解會、與汝作疑惑。 況汝等且各各當人,有一段事大用現前,更不煩汝一毫頭氣力,便與祖佛無別。
(佛祖無時不在生活取證,陶淵明無意划入世外桃源)
自是汝諸人信根淺薄,惡業濃厚,突然起得如許多頭角,擔缽囊千鄉萬里受屈作麼?
(明無為之念,不謀入法界,覺觀無善惡,大道一念到)
且汝諸人有什麼不足處?大丈夫漢阿誰無分?獨自承當,尚猶不著, ,便不可受人欺瞞,取人處分。
(開悟已為障,法執變我執)
才見老和尚開口,便好把特石驀口塞。 便是屎上青蠅相似,鬥咂將去,三個五個,聚頭商量。
(識屎上之識,不謀與道同。淨看無善惡,何處無大道?)
苦屈!兄弟, 古人一期為汝諸人,不奈何,所以垂一言半句,通你入路。 知是般事,拈放一邊,自著些子筋骨,豈不是有少許相親處!
(相中取相,悟的無知)
(所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快與,快與!時不待人,出息不保入息,更有什麼身心閒別處用 !切須在意。 珍重!
(何須緣起性空,無礙執空所淨)
師示眾云:我事不獲已,向汝道直下無事,早是相埋沒也。更欲踏步向前,尋言逐句,求覓解會,千差萬別。
(若不立相,諸相盡是見色明心,聞聲悟道。)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廣設問難,嬴得一場口滑,去道轉遠,有什麼歇時。
(何懼立法緣境,既是性空,無礙緣起)
此箇事,若在言語上,三乘十二分教豈是無言?因什麼道,教外別傳?
(一念見惑,一念成就,一念平等,一念入性)
(無因,無道,無教,無傳)
若從學解機智得,只如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猶被佛呵,謂見性如隔羅縠。
(還沒有進去)
(只有一念,當下平等,入一真法界)
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懸殊。
(一念至真,自然呈現,對待無差,自入行深)
雖然如是,若是得底人,道火何曾燒口?
(說得到,進不去?)
終日說事,何曾掛著牙齒?何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喫飯,何曾觸一粒米?掛一縷絲?然猶是門庭之說,須是實得與麼始得。
(應無所住生其心,菩薩悟後大起)
若約衲僧門下,句裏呈機,徒勞佇思。直饒一句下承當得,猶是瞌睡漢。
(未悟大菩薩,猶是瞌睡漢)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上堂雲:舉一則語,教汝直下承當,早是撒屎著你頭上也。
(當頭屎喝,也是開悟)
(誰說開悟,只能靜坐冥想,茅坑也行。)
(直下承當,何求西方,時時覺心,不必費心)
直饒拈一毛頭,盡大地一時明得,也是剜肉作瘡。
(無取無生,自然無上)
雖然如此,也須是實到這個田地始得。
(光說無益,紙上談兵。法界現前,無證自證。)
若未,且不得掠虛。 卻須退步向自己腳跟下推尋,看是什麼道理。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實無絲發許與汝作解會、與汝作疑惑。 況汝等且各各當人,有一段事大用現前,更不煩汝一毫頭氣力,便與祖佛無別。
(佛祖無時不在生活取證,陶淵明無意划入世外桃源)
自是汝諸人信根淺薄,惡業濃厚,突然起得如許多頭角,擔缽囊千鄉萬里受屈作麼?
(明無為之念,不謀入法界,覺觀無善惡,大道一念到)
且汝諸人有什麼不足處?大丈夫漢阿誰無分?獨自承當,尚猶不著, ,便不可受人欺瞞,取人處分。
(開悟已為障,法執變我執)
才見老和尚開口,便好把特石驀口塞。 便是屎上青蠅相似,鬥咂將去,三個五個,聚頭商量。
(識屎上之識,不謀與道同。淨看無善惡,何處無大道?)
苦屈!兄弟, 古人一期為汝諸人,不奈何,所以垂一言半句,通你入路。 知是般事,拈放一邊,自著些子筋骨,豈不是有少許相親處!
(相中取相,悟的無知)
(所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快與,快與!時不待人,出息不保入息,更有什麼身心閒別處用 !切須在意。 珍重!
(何須緣起性空,無礙執空所淨)
師示眾云:我事不獲已,向汝道直下無事,早是相埋沒也。更欲踏步向前,尋言逐句,求覓解會,千差萬別。
(若不立相,諸相盡是見色明心,聞聲悟道。)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廣設問難,嬴得一場口滑,去道轉遠,有什麼歇時。
(何懼立法緣境,既是性空,無礙緣起)
此箇事,若在言語上,三乘十二分教豈是無言?因什麼道,教外別傳?
(一念見惑,一念成就,一念平等,一念入性)
(無因,無道,無教,無傳)
若從學解機智得,只如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猶被佛呵,謂見性如隔羅縠。
(還沒有進去)
(只有一念,當下平等,入一真法界)
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懸殊。
(一念至真,自然呈現,對待無差,自入行深)
雖然如是,若是得底人,道火何曾燒口?
(說得到,進不去?)
終日說事,何曾掛著牙齒?何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喫飯,何曾觸一粒米?掛一縷絲?然猶是門庭之說,須是實得與麼始得。
(應無所住生其心,菩薩悟後大起)
若約衲僧門下,句裏呈機,徒勞佇思。直饒一句下承當得,猶是瞌睡漢。
(未悟大菩薩,猶是瞌睡漢)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