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上經心法提要之二十五 雷出地奮先王作樂崇德
李秉信
原文:《豫》:利建侯行師。《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初六,鳴豫,凶。《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六三,盱豫,悔,遲有悔。《象》曰:「盱豫不悔」,位不當也。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易經第第十六卦豫卦, 上震下坤為豫。雷上、地下。豫有三義:豫悅、豫怠、豫備。因同人,而大有;雖大有,而謙;於是天下大治,而豫。悅此卦坤在下而柔順,雷震在上而動。故豫。但切忌過份,又須樂與眾共。一切皆須備,豫則立。五陰一陽,九四爻為卦主。
「豫利建侯,師。」順物而動,乃本卦之主要意義,便能建立諸侯,可行師用兵,以討伐叛逆,無道者,以安眾民。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九四爻,為卦中唯一之陽,與五陰相應合,是以志向得實行,因坤柔、震動,故曰順以動。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豫槳之順以動,有如天地之運轉,更何況建立諸侯興師討逆之事?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淦時不忒。」天地順時動,因此日月不會有過失,四季不會有差錯。
「聖人以時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聖人亦順時而動,於是刑罰清明,人民心悅誠服。此順時而動,乃順應天時地。利其意義真偉大。以上皆為本卦之彖辭。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本卦之大象,謂雷聲一出,大地一切皆振奮而興起。譬如驚螫,冬眠動物皆醒轉,萬物歡豫。古代之君王,仿效此卦之義而製作音樂,用以崇敬豫樂天帝,並以之配享祖考。
「初六,鳴豫,凶。」與九四相應得強援,豫樂之名盛傳於遠方,必將招致凶險。憂勞足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此乃自古不移之理。
「象曰:鳴豫,志窮,凶也。」此乃初爻之小象,謂耽於豫樂之名,遠傳,於外,示人喜好逸樂之名,列於窮極之點,是召致凶之志。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此大居下卦之。中品性耿介,為石之堅,不會終日沈緬於豫樂之中,守貞固之道,便吉祥。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本爻小象,謂非終日沈溺於豫樂之中,因其深佑居中不偏,守正殅之道。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此爻居下卦之下,盱豫,大張眼目以悅諂媚長,上以求恩寵,乃小人之形態。必將日後悔憾,若明知如此,遲遲不改,將更有悔。如古今侫幸之人,未有好結局者。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本爻小象謂:不當曲意媚上,以求恩寵,豫悅而有悔憾,因其處位不當,如此表態而為之。
「九四:由豫,大有德,朋盍簪。」本爻為唯一陽爻,由久埋對正當之道,大有所得,而有豫。悅因此能與朋友聚合,大家緊密處,有如簪之將髮束起,而不玫散亂,則自然眾友和樂合作。
「象曰:由豫,大有德,志大行也。」本爻之小象謂:眾人豫悅,和合,乃由於志同道合,故大有為,而且可放手大做。
「六五,貞疾,恒不死。」陰爻居君位,必須守持貞正,慎防耽於安豫,以致身心俱病,便長久不死。
「象曰:六五貞吉,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異豫成,有喻,無咎。」若昏天黑地的放縱豫悅,習已養成,唯有佑過弁改,便可無咎,無災害。
「象曰:豫在上,何可長也?」昏天黑地的豫樂,又居上,六乃最上高,上行下效,如何可以長久不滅亡?
本卦義在功成名遂之後,內政清明,上下結,又能向外征服叛逆無道者,大有收獲,且大得民心,不禁悅,又不免恃功傲物,放逸自恣,樂不能自行節制,槳而返,終致衰敗。甚至滅亡。故本卦開宗明義,即提出「順以動」不可遇動且須眾樂樂。歷史所載多少英明領袖,在功成名遂之後,以為天下寸平,無為,便放逸豫悅,不知行百里者半九十,且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居安思危,可保安泰。
原文:《豫》:利建侯行師。《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初六,鳴豫,凶。《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六三,盱豫,悔,遲有悔。《象》曰:「盱豫不悔」,位不當也。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易經第第十六卦豫卦, 上震下坤為豫。雷上、地下。豫有三義:豫悅、豫怠、豫備。因同人,而大有;雖大有,而謙;於是天下大治,而豫。悅此卦坤在下而柔順,雷震在上而動。故豫。但切忌過份,又須樂與眾共。一切皆須備,豫則立。五陰一陽,九四爻為卦主。
「豫利建侯,師。」順物而動,乃本卦之主要意義,便能建立諸侯,可行師用兵,以討伐叛逆,無道者,以安眾民。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九四爻,為卦中唯一之陽,與五陰相應合,是以志向得實行,因坤柔、震動,故曰順以動。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豫槳之順以動,有如天地之運轉,更何況建立諸侯興師討逆之事?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淦時不忒。」天地順時動,因此日月不會有過失,四季不會有差錯。
「聖人以時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聖人亦順時而動,於是刑罰清明,人民心悅誠服。此順時而動,乃順應天時地。利其意義真偉大。以上皆為本卦之彖辭。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本卦之大象,謂雷聲一出,大地一切皆振奮而興起。譬如驚螫,冬眠動物皆醒轉,萬物歡豫。古代之君王,仿效此卦之義而製作音樂,用以崇敬豫樂天帝,並以之配享祖考。
「初六,鳴豫,凶。」與九四相應得強援,豫樂之名盛傳於遠方,必將招致凶險。憂勞足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此乃自古不移之理。
「象曰:鳴豫,志窮,凶也。」此乃初爻之小象,謂耽於豫樂之名,遠傳,於外,示人喜好逸樂之名,列於窮極之點,是召致凶之志。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此大居下卦之。中品性耿介,為石之堅,不會終日沈緬於豫樂之中,守貞固之道,便吉祥。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本爻小象,謂非終日沈溺於豫樂之中,因其深佑居中不偏,守正殅之道。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此爻居下卦之下,盱豫,大張眼目以悅諂媚長,上以求恩寵,乃小人之形態。必將日後悔憾,若明知如此,遲遲不改,將更有悔。如古今侫幸之人,未有好結局者。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本爻小象謂:不當曲意媚上,以求恩寵,豫悅而有悔憾,因其處位不當,如此表態而為之。
「九四:由豫,大有德,朋盍簪。」本爻為唯一陽爻,由久埋對正當之道,大有所得,而有豫。悅因此能與朋友聚合,大家緊密處,有如簪之將髮束起,而不玫散亂,則自然眾友和樂合作。
「象曰:由豫,大有德,志大行也。」本爻之小象謂:眾人豫悅,和合,乃由於志同道合,故大有為,而且可放手大做。
「六五,貞疾,恒不死。」陰爻居君位,必須守持貞正,慎防耽於安豫,以致身心俱病,便長久不死。
「象曰:六五貞吉,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異豫成,有喻,無咎。」若昏天黑地的放縱豫悅,習已養成,唯有佑過弁改,便可無咎,無災害。
「象曰:豫在上,何可長也?」昏天黑地的豫樂,又居上,六乃最上高,上行下效,如何可以長久不滅亡?
本卦義在功成名遂之後,內政清明,上下結,又能向外征服叛逆無道者,大有收獲,且大得民心,不禁悅,又不免恃功傲物,放逸自恣,樂不能自行節制,槳而返,終致衰敗。甚至滅亡。故本卦開宗明義,即提出「順以動」不可遇動且須眾樂樂。歷史所載多少英明領袖,在功成名遂之後,以為天下寸平,無為,便放逸豫悅,不知行百里者半九十,且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居安思危,可保安泰。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