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診斷學 第 10 講 筆記
問頭身 (胸腹之不適)
原來的“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 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 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 再問服藥參機變, 女問經產兒問痘疹。”
這個頭身,我們把疼痛這一個最常見的症狀,單獨拿出來了,因此這裡講的頭身,是講除了疼痛以外的,其他的頭部、胸部,身體的一種不適的感覺。這些症狀很多,我們也不可能每個症狀都來講,講一下最常見的。有哪一些呢?
1 頭暈
頭暈是頭腦的一種眩暈的感覺,自己感到頭在那裡旋轉,自己的感覺。也可能是感到自己並沒有旋轉,但是看到外面的物體在旋轉。有的是自己旋轉,站不穩,自己要倒了。有的是看到周圍的東西在轉。自身或者眼前的物體在發生旋轉。不能夠站立。在用詞的問題上,往往過去也有把這個頭暈,寫成“頭昏”。我們現在是不是把它區分一下。這個頭暈是講的自己這種感覺。這一個“昏”,昏迷的昏,是講的迷亂糊塗,神智昏迷,不清楚了。是講心神的問題。這個頭暈不一定是心神的問題,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統一一下,頭暈就用這個“暈”,不要用“昏”。但是古代是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的。甚至有寫“頭運”,運動的運。自己感到在運動,在旋轉。也有寫頭運的。
頭暈的原因很多,很多原因可以導致頭暈。起碼《內經》裡面講,《素問至真要大論》一十九條:“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肝陽上亢,風火,(暈眩,高血壓):肝陽上亢可以引起頭暈目眩,所以肝火上炎、肝陽上亢,一引起頭暈,我們最常見的,比如說暈眩、高血壓。
•氣血不足,大腦失去充養,也可以引起眩暈。我們經常見的就是蹲在地下,蹲久了突然站起來,感到站立不穩,眼睛發花,頭暈。那就是因為你突然上來以後,氣血沒有跟上,所以平常氣血虧虛的人,也可以出現頭暈。
•痰濕內阻,清陽不升。是朱丹溪還是哪個說的,“無痰不作眩”。痰濕阻滯在上面,可以導致頭暈。所以有的,比如高血壓,他形體很胖,血脂很高,那麼他的那種頭暈,很可能就是屬於痰濕,就是痰濕在上面了以後,使清陽,陽氣不能夠升,痰濕擋住了清陽,烏雲籠罩在天空,在頭上,都是那種痰濕,形容烏雲籠罩一樣的,陽氣就不能升上去,因此也可以出現眩暈。
•腎虛精虧,髓海失養。腎虛精虧以後,腎虛的病人可以導致這種情況。
•外傷瘀血,阻滯腦絡。腦外傷以後,內部有瘀血頭部疼痛,長期的固定刺痛,頭暈很厲害,這是由於瘀血阻塞腦絡。或者是中風以後,腦出血以後,它也可以瘀血在腦裡面,想眩暈。
原因很多,多半是這些原因,暗示由於六淫和飲食所致頭暈,比較少見。感受了風寒之邪,風熱之邪,出現頭暈比較少見,多半是氣血陰陽這些原因所導致的。
2 胸悶
這也是病人自己的感覺,胸悶不胸悶,只有病人自己才能感覺得到。
•胸悶多半屬於胸陽不展,胸陽不振,所以心肺的陽氣不足,往往可以導致胸悶。餓死一個常見的原因。心肺的陽氣不足,心肺氣虛,大氣下陷,可以出現胸悶。
•痰飲,熱邪,痰熱,瘀血,阻塞在心肺,阻塞在胸腔,胸部裡面,也可以出現胸悶。痰飲,肺裡面有很多的痰、飲,心包積液等等這些,很多的痰飲在裡面,熱邪,比如SARS很常見的一個症狀就是胸悶,呼吸困難。有邪氣阻滯在裡面。痰熱等等這些邪氣阻塞在胸肺,可以出現。
•肝氣鬱結也可以導致。肝氣鬱結的病人,經常喜歡嘆氣,胸部要大出一口氣才舒服。
3 心悸
心悸是指的自覺心跳不安。正常的情況下,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心臟在跳動,感覺不到。但是病人自己老感覺到自己心臟在跳動。這個心悸,最常見的原因,除了心臟本身的以外,最常見是心神,心神的影響,所以經常的病變是心和心神的病變,反映為心悸。它其中又分為驚悸和怔忡兩種。
1.驚悸─受驚恐以後,出現的心跳,稍微聽到響一下,哪個說話高聲了一句話,他都感到心臟跳動。或者稍微活動一下,他感到心臟跳動,多半是受到什麼刺激。特別是精神方面的刺激,緊張、害怕、膽祛,受到一下高聲,看到異物等等,受驚而引起的心跳。這種心悸的病人也容易受驚。所以這叫驚悸。驚和悸,都有一個豎心旁,這個豎心旁就帶有心神、大腦的意思。它經常是屬於情志和心神的病變,所引起來的。和外因關係比較密切。相對來說,和怔忡相比較,相對比較輕。多半屬於精神、心理性的。
2.怔忡─心跳得劇烈,甚至嚴重的時候上至心胸,下至臍腹,悸動不安。整個心臟感到在這裡跳得很厲害。沒受到外界刺激,他也感覺到在跳。所以它多半屬於內臟之病變,這個內臟的病變,直接說可能就是心臟的病變,主要就是心臟本身的病變,並且多半是一種器質性的病變,而不單純是一個腸道傳導阻滯問題。所以怔忡比較重,相對來說,怔忡比驚悸要重一些,都是自己感到心跳,我們書上可能也說了,怔忡多半是驚悸的發展,也可能驚悸發展怔忡,但是也不一定是驚悸發展成為怔忡。
注意這個問題。我們書上可能提這句話,我這裡沒有提這句話。但是一般來說,分它的輕重,原因的內外,內部病變引起,還是外部的原因刺激說導致。病情的輕重,屬於神、氣的問題?還是臟器本身,器官的問題?一般做這樣的區分。這個內科還要做詳細的講解。最常見的原因,心膽氣虛,突然受到驚嚇,膽熱痰擾,心氣、心陽虧虛,心陰、心血不足,心脈閉阻,脾腎陽虛,水氣凌心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原因很多,至於說哪一種,要結合全身情況來看。我們學生也不要求他,你能夠通過這個心悸,把它的原因都給我背出來。有八種、七種原因。沒有必要要學生去記。但是知道這些都可以出現心悸。
4 脅脹
脅脹肯定是肝膽的病變,肝膽經絡的病變。經常見到的肝氣鬱結,病人最常見的就是脅脹,胸脅脹悶。肝膽經氣不利,為什麼會經氣不利?最常見的原因有濕熱阻滯於肝膽。肝膽濕熱,可以吧?飲停於胸脅,可以出現,胸腔積液的時候,懸飲,可以出現脅脹 。
5 脘痞
胃脘痞脹, 病位多在胃或脾。
常因:飲食不慎,脾胃氣虛,胃陰不足,飲邪停於胃。(四飲中狹義的痰飲)。胃的各至種證型都能造成痞脹。
腹脹─腹部作脹
病因病變皆多種。主要區分實與虛。
時脹時好,喜按,多為虛證。
腹脹不減,拒按,多為實證。(原因多為氣滯,食積,燥熱等)
身體沉重
金匱要略;“頭如裹,身如纏,腰重如帶五千錢,陰下濕如牛鼻汗。”
濕的表現明顯。多半是水濕氾濫,或氣虛不運。熱病後氣陰兩虛。
麻木─肌膚的感覺功能減退。
輕微的叫麻,無知覺曰木。
常因:(1) 氣血虧虛,經氣不利。(一個地方壓迫久會麻,就是氣血供應不足)
(2) 風寒入絡
(3) 肝風內動
有一說法,大姆指發麻,三年之內必有大風。(暈眩,高血壓病人出現大姆指發麻,要注意,此為中風警報之一,肝陽將要化風!)
陽痿─男性的病變,不是不適,但是一種痛苦。
常因:(1) 腎虛,命門火衰,或驚恐傷腎。
(2) 心理因素,思慮傷脾,肝失疏泄。肝的疏泄包括對腎經,性慾,情欲疏泄的作用。
(3) 肝氣鬱結,心理壓力。
(4) 濕熱下注。
遺精─多與腎有關,心腎不交,腎氣不固。
沒有經過性交,不在性交時,精液自然流出。不同於生理性的精滿而遺。有滑精與夢遺。
問耳目
問耳
1.耳鳴、耳聾、重聽
2.耳脹,耳閉
耳脹─自覺耳內脹悶
耳閉─阻塞的感覺,聽力減退 (類似坐飛機的感覺)
耳脹可能發展成耳閉,病因基理是一樣的。
(1) 風邪侵襲,經氣閉塞,痰濕蘊結在耳。
(2) 邪毒留滯,氣血瘀滯。
問目
1.目癢
(a) 如果畏光流淚,目赤腫痛,是實證。多是肝火,風熱
(b) 輕微,經常性的。多虛證。四虛,目失所養。
2.眼睛痛
(a) 痛得嚴重,多實證,隱隱痛,多虛證。
(b) 原因很多:(1) 肝炎上亢 風火眼,火眼,紅眼。(2) 痰濕內阻 同頭目脹痛,青光眼最常表現為脹痛。
(3) 腦瘤,腦瘀血 (
3.目眩─眼花,視物旋轉動蕩,如坐舟車,或眼前有蚊蠅飛舞(冒金星)
眩為目,暈為頭
4.目昏,雀盲,歧視( 看一物為二)
目昏:
雀盲:
歧視: 看一物為二
都是肝腎虧損,精血不足,目失所養
問睡眠
《靈樞‧大惑論》“陽入於陰謂之寐”。
《素問‧經脈別論》“陽加於陰謂之汗”。
解:陽氣跑到裡面去了,由興奮變成抑制。為止要睡?人體衛氣的運行,日行於陽,夜行於陰,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生物的節律。
常見症狀:
a.失眠:即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
時時驚醒,不易入睡,睡不寧等。
常見原因:心神問題。 1.虛:營血虧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心膽氣虛。
2.實:思慮煩惱,氣不平。火邪,痰熱內擾,食積胃脘,胃不和則臥不安。
b.嗜睡:多眠,想睡覺,精神疲倦,睡意濃。經常不自主入睡。
常見原因:睡乃衛氣入於陰之表現。打哈欠是引陽入陰,疲倦之相。目張為陽出於陰的表現。 1.痰濕內阻,清陽不升,(胖子容易想睡)
2.心腎陽虛,神失所養。
3.病久以後,神氣未復。
4.多眠症,多寐(吃飯時都可睡著)
嗜睡 不等於 昏睡或昏迷(意識不清,較嚴重)。
c.多夢:神魂不寧的表現。
心理學說是潛意識外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睡眠中一種特殊心理表現。
事實是每個人每天都做夢,只是沒記住。
研究顯示:每晚1~2小時在做夢,通常在淺睡覺時做夢。如快醒時做夢。
中醫稱“厥陰”為陰氣盡了,陽氣要升之階段。(陰中之陽時候)
厥陰為肝,肝屬木,屬風陽。(冬春之際)
腦波在厥陰期處於一種快波狀態。深睡眠十(太陰)狀態,很少夢。 少陰陰比較少,太陰,陰到極點,厥陰,陰盡了,做夢多是內外因素刺激而來。
《靈樞‧淫邪發夢》專講夢的原因。
夢一般來說沒有問題,但有人特別會做夢,長夢,夢稀奇古怪的事。
問頭身 (胸腹之不適)
原來的“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 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 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 再問服藥參機變, 女問經產兒問痘疹。”
這個頭身,我們把疼痛這一個最常見的症狀,單獨拿出來了,因此這裡講的頭身,是講除了疼痛以外的,其他的頭部、胸部,身體的一種不適的感覺。這些症狀很多,我們也不可能每個症狀都來講,講一下最常見的。有哪一些呢?
1 頭暈
頭暈是頭腦的一種眩暈的感覺,自己感到頭在那裡旋轉,自己的感覺。也可能是感到自己並沒有旋轉,但是看到外面的物體在旋轉。有的是自己旋轉,站不穩,自己要倒了。有的是看到周圍的東西在轉。自身或者眼前的物體在發生旋轉。不能夠站立。在用詞的問題上,往往過去也有把這個頭暈,寫成“頭昏”。我們現在是不是把它區分一下。這個頭暈是講的自己這種感覺。這一個“昏”,昏迷的昏,是講的迷亂糊塗,神智昏迷,不清楚了。是講心神的問題。這個頭暈不一定是心神的問題,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統一一下,頭暈就用這個“暈”,不要用“昏”。但是古代是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的。甚至有寫“頭運”,運動的運。自己感到在運動,在旋轉。也有寫頭運的。
頭暈的原因很多,很多原因可以導致頭暈。起碼《內經》裡面講,《素問至真要大論》一十九條:“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肝陽上亢,風火,(暈眩,高血壓):肝陽上亢可以引起頭暈目眩,所以肝火上炎、肝陽上亢,一引起頭暈,我們最常見的,比如說暈眩、高血壓。
•氣血不足,大腦失去充養,也可以引起眩暈。我們經常見的就是蹲在地下,蹲久了突然站起來,感到站立不穩,眼睛發花,頭暈。那就是因為你突然上來以後,氣血沒有跟上,所以平常氣血虧虛的人,也可以出現頭暈。
•痰濕內阻,清陽不升。是朱丹溪還是哪個說的,“無痰不作眩”。痰濕阻滯在上面,可以導致頭暈。所以有的,比如高血壓,他形體很胖,血脂很高,那麼他的那種頭暈,很可能就是屬於痰濕,就是痰濕在上面了以後,使清陽,陽氣不能夠升,痰濕擋住了清陽,烏雲籠罩在天空,在頭上,都是那種痰濕,形容烏雲籠罩一樣的,陽氣就不能升上去,因此也可以出現眩暈。
•腎虛精虧,髓海失養。腎虛精虧以後,腎虛的病人可以導致這種情況。
•外傷瘀血,阻滯腦絡。腦外傷以後,內部有瘀血頭部疼痛,長期的固定刺痛,頭暈很厲害,這是由於瘀血阻塞腦絡。或者是中風以後,腦出血以後,它也可以瘀血在腦裡面,想眩暈。
原因很多,多半是這些原因,暗示由於六淫和飲食所致頭暈,比較少見。感受了風寒之邪,風熱之邪,出現頭暈比較少見,多半是氣血陰陽這些原因所導致的。
2 胸悶
這也是病人自己的感覺,胸悶不胸悶,只有病人自己才能感覺得到。
•胸悶多半屬於胸陽不展,胸陽不振,所以心肺的陽氣不足,往往可以導致胸悶。餓死一個常見的原因。心肺的陽氣不足,心肺氣虛,大氣下陷,可以出現胸悶。
•痰飲,熱邪,痰熱,瘀血,阻塞在心肺,阻塞在胸腔,胸部裡面,也可以出現胸悶。痰飲,肺裡面有很多的痰、飲,心包積液等等這些,很多的痰飲在裡面,熱邪,比如SARS很常見的一個症狀就是胸悶,呼吸困難。有邪氣阻滯在裡面。痰熱等等這些邪氣阻塞在胸肺,可以出現。
•肝氣鬱結也可以導致。肝氣鬱結的病人,經常喜歡嘆氣,胸部要大出一口氣才舒服。
3 心悸
心悸是指的自覺心跳不安。正常的情況下,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心臟在跳動,感覺不到。但是病人自己老感覺到自己心臟在跳動。這個心悸,最常見的原因,除了心臟本身的以外,最常見是心神,心神的影響,所以經常的病變是心和心神的病變,反映為心悸。它其中又分為驚悸和怔忡兩種。
1.驚悸─受驚恐以後,出現的心跳,稍微聽到響一下,哪個說話高聲了一句話,他都感到心臟跳動。或者稍微活動一下,他感到心臟跳動,多半是受到什麼刺激。特別是精神方面的刺激,緊張、害怕、膽祛,受到一下高聲,看到異物等等,受驚而引起的心跳。這種心悸的病人也容易受驚。所以這叫驚悸。驚和悸,都有一個豎心旁,這個豎心旁就帶有心神、大腦的意思。它經常是屬於情志和心神的病變,所引起來的。和外因關係比較密切。相對來說,和怔忡相比較,相對比較輕。多半屬於精神、心理性的。
2.怔忡─心跳得劇烈,甚至嚴重的時候上至心胸,下至臍腹,悸動不安。整個心臟感到在這裡跳得很厲害。沒受到外界刺激,他也感覺到在跳。所以它多半屬於內臟之病變,這個內臟的病變,直接說可能就是心臟的病變,主要就是心臟本身的病變,並且多半是一種器質性的病變,而不單純是一個腸道傳導阻滯問題。所以怔忡比較重,相對來說,怔忡比驚悸要重一些,都是自己感到心跳,我們書上可能也說了,怔忡多半是驚悸的發展,也可能驚悸發展怔忡,但是也不一定是驚悸發展成為怔忡。
注意這個問題。我們書上可能提這句話,我這裡沒有提這句話。但是一般來說,分它的輕重,原因的內外,內部病變引起,還是外部的原因刺激說導致。病情的輕重,屬於神、氣的問題?還是臟器本身,器官的問題?一般做這樣的區分。這個內科還要做詳細的講解。最常見的原因,心膽氣虛,突然受到驚嚇,膽熱痰擾,心氣、心陽虧虛,心陰、心血不足,心脈閉阻,脾腎陽虛,水氣凌心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原因很多,至於說哪一種,要結合全身情況來看。我們學生也不要求他,你能夠通過這個心悸,把它的原因都給我背出來。有八種、七種原因。沒有必要要學生去記。但是知道這些都可以出現心悸。
4 脅脹
脅脹肯定是肝膽的病變,肝膽經絡的病變。經常見到的肝氣鬱結,病人最常見的就是脅脹,胸脅脹悶。肝膽經氣不利,為什麼會經氣不利?最常見的原因有濕熱阻滯於肝膽。肝膽濕熱,可以吧?飲停於胸脅,可以出現,胸腔積液的時候,懸飲,可以出現脅脹 。
5 脘痞
胃脘痞脹, 病位多在胃或脾。
常因:飲食不慎,脾胃氣虛,胃陰不足,飲邪停於胃。(四飲中狹義的痰飲)。胃的各至種證型都能造成痞脹。
腹脹─腹部作脹
病因病變皆多種。主要區分實與虛。
時脹時好,喜按,多為虛證。
腹脹不減,拒按,多為實證。(原因多為氣滯,食積,燥熱等)
身體沉重
金匱要略;“頭如裹,身如纏,腰重如帶五千錢,陰下濕如牛鼻汗。”
濕的表現明顯。多半是水濕氾濫,或氣虛不運。熱病後氣陰兩虛。
麻木─肌膚的感覺功能減退。
輕微的叫麻,無知覺曰木。
常因:(1) 氣血虧虛,經氣不利。(一個地方壓迫久會麻,就是氣血供應不足)
(2) 風寒入絡
(3) 肝風內動
有一說法,大姆指發麻,三年之內必有大風。(暈眩,高血壓病人出現大姆指發麻,要注意,此為中風警報之一,肝陽將要化風!)
陽痿─男性的病變,不是不適,但是一種痛苦。
常因:(1) 腎虛,命門火衰,或驚恐傷腎。
(2) 心理因素,思慮傷脾,肝失疏泄。肝的疏泄包括對腎經,性慾,情欲疏泄的作用。
(3) 肝氣鬱結,心理壓力。
(4) 濕熱下注。
遺精─多與腎有關,心腎不交,腎氣不固。
沒有經過性交,不在性交時,精液自然流出。不同於生理性的精滿而遺。有滑精與夢遺。
問耳目
問耳
1.耳鳴、耳聾、重聽
2.耳脹,耳閉
耳脹─自覺耳內脹悶
耳閉─阻塞的感覺,聽力減退 (類似坐飛機的感覺)
耳脹可能發展成耳閉,病因基理是一樣的。
(1) 風邪侵襲,經氣閉塞,痰濕蘊結在耳。
(2) 邪毒留滯,氣血瘀滯。
問目
1.目癢
(a) 如果畏光流淚,目赤腫痛,是實證。多是肝火,風熱
(b) 輕微,經常性的。多虛證。四虛,目失所養。
2.眼睛痛
(a) 痛得嚴重,多實證,隱隱痛,多虛證。
(b) 原因很多:(1) 肝炎上亢 風火眼,火眼,紅眼。(2) 痰濕內阻 同頭目脹痛,青光眼最常表現為脹痛。
(3) 腦瘤,腦瘀血 (
3.目眩─眼花,視物旋轉動蕩,如坐舟車,或眼前有蚊蠅飛舞(冒金星)
眩為目,暈為頭
4.目昏,雀盲,歧視( 看一物為二)
目昏:
雀盲:
歧視: 看一物為二
都是肝腎虧損,精血不足,目失所養
問睡眠
《靈樞‧大惑論》“陽入於陰謂之寐”。
《素問‧經脈別論》“陽加於陰謂之汗”。
解:陽氣跑到裡面去了,由興奮變成抑制。為止要睡?人體衛氣的運行,日行於陽,夜行於陰,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生物的節律。
常見症狀:
a.失眠:即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
時時驚醒,不易入睡,睡不寧等。
常見原因:心神問題。 1.虛:營血虧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心膽氣虛。
2.實:思慮煩惱,氣不平。火邪,痰熱內擾,食積胃脘,胃不和則臥不安。
b.嗜睡:多眠,想睡覺,精神疲倦,睡意濃。經常不自主入睡。
常見原因:睡乃衛氣入於陰之表現。打哈欠是引陽入陰,疲倦之相。目張為陽出於陰的表現。 1.痰濕內阻,清陽不升,(胖子容易想睡)
2.心腎陽虛,神失所養。
3.病久以後,神氣未復。
4.多眠症,多寐(吃飯時都可睡著)
嗜睡 不等於 昏睡或昏迷(意識不清,較嚴重)。
c.多夢:神魂不寧的表現。
心理學說是潛意識外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睡眠中一種特殊心理表現。
事實是每個人每天都做夢,只是沒記住。
研究顯示:每晚1~2小時在做夢,通常在淺睡覺時做夢。如快醒時做夢。
中醫稱“厥陰”為陰氣盡了,陽氣要升之階段。(陰中之陽時候)
厥陰為肝,肝屬木,屬風陽。(冬春之際)
腦波在厥陰期處於一種快波狀態。深睡眠十(太陰)狀態,很少夢。 少陰陰比較少,太陰,陰到極點,厥陰,陰盡了,做夢多是內外因素刺激而來。
《靈樞‧淫邪發夢》專講夢的原因。
夢一般來說沒有問題,但有人特別會做夢,長夢,夢稀奇古怪的事。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