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系統業力再來人系列之一 一切為什麼為什麼一切
李秉信
“一切為什麼”?由五個字組成的疑問句,看似簡單,其中卻隱藏極其奧妙的神奇力量。它讓人開悟解脫的力道, 遠遠超過你能想像的範疇。你有沒有曾經想過, 今天我這個人, 為什麼會面臨現在這種處境?又為何 得到這種不治的絕症?這是命運的巧合,還是不懷好意的捉弄?到底是純粹偶然,還是無法避免的必然? 這些疑問,總讓人摸不著頭緒,會讓人輕易陷入在一種無法自拔的漩渦裡。
再往意識的更深層探究,有根器的你,是否有敏感度和自覺力?是否能自問自答後,開始尋找,並且在發現一切為什麼後, 衍生出有助於你更了解自己命運軌跡的感知力? 你是否有能力,可以找到一個答案,一個足以讓你自己說服自己的說法? 我們不妨像剝洋蔥一樣,開始更近一步的思量, 讓自己一層又一層的推進, 進入到更深的意識層裡。你會赫然發現,你又產生另一個更深刻的自問自答,一個不假思索的問句,又會瞬間蹦跳出來。
人,為何來到這個世界?你,為何來到這個教室?你,又何以生在,以及成長在現在的原生家庭?甚至會想,我怎麼會有一個這樣的身體?又怎會得到這種疾病? 這樣層出不窮、接踵而至的問題,像山崩後的雪球,越滾越大,卻又往往讓你找尋不到答案。遺憾的是,也沒有人真正有辦法,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別人所陳述你的答案往往很空洞, 多半是穿鑿附會,牽強而毫無根據的。
更令人擔憂的,也有人在每一個無解後,產生瀕臨崩潰的心理反應,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演變成“心生症”。我們試著不要那麼悲觀,往正面思考,還是要恭喜你,至少你已經開始知道問了, 這個動作,稱之為“回頭”。 很少人知道, 這種無力感,或者說是無從選擇,完全沒經過你許可,就是毫無理由的、莫名的來了,而且緊密的和你的生命產生關聯,宿命般的和你糾結在一起。所幸,往往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只是我們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而已。
人人都有障礙,無人能夠幸免。這是一個任誰也都無法拒絕或逃避的事實! 然而,更無奈的是,你真的能夠用你的學習, 超越你現在所面臨的障礙嗎?你真的能用你現有的知識,從煩惱中破繭而出,進而尋求解脫嗎?即便你熟讀四書五經,經典中就真的有答案詳載,並且告訴你如何擺脫困境? 與其說,在書本中有答案,還不如自己告訴自己, 答案其實就在自己的身上,經典往往就在你的意識田裡面。只是你自己不曾被啟發,尚處在一個未發現奧秘的狀態而已。
從小到大,我們像海綿一樣,學習的多而雜, 知道的寬而廣,理當是不該有障礙的,該是可以隨心所欲、自在的過活。但是,為何總是落入無可避免的窠臼裡,老是在行為上、在實踐過程裡,產生不可抗拒的障礙!這樣的差異性,叫做“回頭的動力”。不論是東方的聖人,還是西方的哲學家, 常常會落入一種迷思,那就是把自己捆綁甚或糾結在:道理是真的沒有任何障礙,然而在行為上卻陷入了處處有障礙的矛盾裡。
說也奇妙的, 這樣一種無可奈何的力量, 卻又推動著一本又一本的經典問世,在指導眾生如何開悟解脫上,效果頗為顯著。因此,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道理和行為上的差距性。事實上,在這樣的一個矛盾裡,是藏有奧秘的意義的。你可曾思考過,這又是另一個,沒有止境的為什麼?為什麼知道而做不到?說的到,又達不到?其實,每一個自問自答, 一切為什麼的回頭,都是在提醒你,只要你是活著的人,便存在著一個你無法避免的事實,叫做業力如影隨形。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相隨的困境與無奈,有時候是真的讓人痛不欲生的。這種知道做而不到、說到而達不到間中間產生的距離,是會讓人感覺痛苦的。然後這種業力會形成一種力量,推動人累世累劫,反覆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稱之為“再來人”。無可避免,也無法否認的是,你跟我都是再來人,都是被這股力量推往人間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造化愚弄,總在滾滾紅塵裡打轉。真是有種:「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的感慨與無奈啊!
筆者在這個系列當中, 會用一套具體的論述來解釋,“業力”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你會一次又一次的眼淚婆娑的,瓜瓜墜地到這個娑婆世界裡?筆者從年輕的時候到現在,一直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有非常深刻的共鳴與體會。這兩句話,十分傳神的表達了,人累世累劫來到了這個世界的種種無奈。不論是法界裡的眾生, 或者是落入人間的天使;不論是盛開在宅邸前院的玫瑰花,或者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黃金獵犬……。萬物皆然,法界眾亦如是,無人能出其右。
我們總一次又一次的再來,又一次又一次的再回。你可曾反思,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來去中, 我們究竟被賦予了怎樣的功課?其實,在我們了解再來人的觀念前, 必須要先知道,時間究竟是什麼?把時間的距離拉開,我們可以說,那是綿延不絕的延續。事實上,他們都是一個系統裡相同的元素。在亙古不變,無常又生生不息的生命軌跡裡,無限的過去、唯一的現在、無限的將來, 其實,都是指陳同一件事, 只是用了不同的面貌,組合出多采多姿且變化多端的人生。
然而你的每次再來,到底有怎樣的使命,又有怎樣的課題?學習命理哲學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發現再世為人的課題所在。而最終目的,在於幫助我們,能從一個為你量身訂作的習性裡面,修正為往趨近於覺醒的面向發展,只是為了能全然的喚醒你的覺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思考方向,人之所以可以被預測,其實就是累世以來的習性不變,總說順著自己的意識種子、攀緣,抓取 而且每一次都是這個樣子,老是這附德行。
在一次又一次的遭遇當中,每每都是相同的原因,然後產生了相同的結果,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隨著個性、認為、堅持, 甚至自以為是的認定不改, 每一個再來人,都是一再重複相同的結果,我們稱之為“命運”.這樣的生命節奏,我們統稱為人間的時間。再回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問題,在這個無常世界與無常常時間的變動裡,人間的時間和天上的時間往往很難合一,自然產生了頻率上的不符,也就更不可能有和諧的發生了。因此,在你身上唯一能形成的感覺,就只有「苦」了。
這些結果的發生,也就造就了了,為何總是有那麼多的苦主問苦盤,契而不捨的尋找答案,不外乎為了想離苦得樂。 心經曰:「無苦集滅道。」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苦﹐ 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只有當人間的時間和天上的時間相遇,兩者的距離縮越小,痛苦才能越少。當痛苦少了,你的生命狀態也就更趨近於圓滿。這樣的差異性,在在表達了,為何有人能安貧樂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仍不改其樂;又為何也有人錦衣玉食,還是富而不樂,貴而不安!
這兩者之間的天壤之別,在在顯示了,天上的時間,和人間時間的差距,的確對人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說有多深遠就有多深遠!
“一切為什麼”?由五個字組成的疑問句,看似簡單,其中卻隱藏極其奧妙的神奇力量。它讓人開悟解脫的力道, 遠遠超過你能想像的範疇。你有沒有曾經想過, 今天我這個人, 為什麼會面臨現在這種處境?又為何 得到這種不治的絕症?這是命運的巧合,還是不懷好意的捉弄?到底是純粹偶然,還是無法避免的必然? 這些疑問,總讓人摸不著頭緒,會讓人輕易陷入在一種無法自拔的漩渦裡。
再往意識的更深層探究,有根器的你,是否有敏感度和自覺力?是否能自問自答後,開始尋找,並且在發現一切為什麼後, 衍生出有助於你更了解自己命運軌跡的感知力? 你是否有能力,可以找到一個答案,一個足以讓你自己說服自己的說法? 我們不妨像剝洋蔥一樣,開始更近一步的思量, 讓自己一層又一層的推進, 進入到更深的意識層裡。你會赫然發現,你又產生另一個更深刻的自問自答,一個不假思索的問句,又會瞬間蹦跳出來。
人,為何來到這個世界?你,為何來到這個教室?你,又何以生在,以及成長在現在的原生家庭?甚至會想,我怎麼會有一個這樣的身體?又怎會得到這種疾病? 這樣層出不窮、接踵而至的問題,像山崩後的雪球,越滾越大,卻又往往讓你找尋不到答案。遺憾的是,也沒有人真正有辦法,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別人所陳述你的答案往往很空洞, 多半是穿鑿附會,牽強而毫無根據的。
更令人擔憂的,也有人在每一個無解後,產生瀕臨崩潰的心理反應,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演變成“心生症”。我們試著不要那麼悲觀,往正面思考,還是要恭喜你,至少你已經開始知道問了, 這個動作,稱之為“回頭”。 很少人知道, 這種無力感,或者說是無從選擇,完全沒經過你許可,就是毫無理由的、莫名的來了,而且緊密的和你的生命產生關聯,宿命般的和你糾結在一起。所幸,往往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只是我們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而已。
人人都有障礙,無人能夠幸免。這是一個任誰也都無法拒絕或逃避的事實! 然而,更無奈的是,你真的能夠用你的學習, 超越你現在所面臨的障礙嗎?你真的能用你現有的知識,從煩惱中破繭而出,進而尋求解脫嗎?即便你熟讀四書五經,經典中就真的有答案詳載,並且告訴你如何擺脫困境? 與其說,在書本中有答案,還不如自己告訴自己, 答案其實就在自己的身上,經典往往就在你的意識田裡面。只是你自己不曾被啟發,尚處在一個未發現奧秘的狀態而已。
從小到大,我們像海綿一樣,學習的多而雜, 知道的寬而廣,理當是不該有障礙的,該是可以隨心所欲、自在的過活。但是,為何總是落入無可避免的窠臼裡,老是在行為上、在實踐過程裡,產生不可抗拒的障礙!這樣的差異性,叫做“回頭的動力”。不論是東方的聖人,還是西方的哲學家, 常常會落入一種迷思,那就是把自己捆綁甚或糾結在:道理是真的沒有任何障礙,然而在行為上卻陷入了處處有障礙的矛盾裡。
說也奇妙的, 這樣一種無可奈何的力量, 卻又推動著一本又一本的經典問世,在指導眾生如何開悟解脫上,效果頗為顯著。因此,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道理和行為上的差距性。事實上,在這樣的一個矛盾裡,是藏有奧秘的意義的。你可曾思考過,這又是另一個,沒有止境的為什麼?為什麼知道而做不到?說的到,又達不到?其實,每一個自問自答, 一切為什麼的回頭,都是在提醒你,只要你是活著的人,便存在著一個你無法避免的事實,叫做業力如影隨形。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相隨的困境與無奈,有時候是真的讓人痛不欲生的。這種知道做而不到、說到而達不到間中間產生的距離,是會讓人感覺痛苦的。然後這種業力會形成一種力量,推動人累世累劫,反覆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稱之為“再來人”。無可避免,也無法否認的是,你跟我都是再來人,都是被這股力量推往人間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造化愚弄,總在滾滾紅塵裡打轉。真是有種:「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的感慨與無奈啊!
筆者在這個系列當中, 會用一套具體的論述來解釋,“業力”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你會一次又一次的眼淚婆娑的,瓜瓜墜地到這個娑婆世界裡?筆者從年輕的時候到現在,一直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有非常深刻的共鳴與體會。這兩句話,十分傳神的表達了,人累世累劫來到了這個世界的種種無奈。不論是法界裡的眾生, 或者是落入人間的天使;不論是盛開在宅邸前院的玫瑰花,或者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黃金獵犬……。萬物皆然,法界眾亦如是,無人能出其右。
我們總一次又一次的再來,又一次又一次的再回。你可曾反思,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來去中, 我們究竟被賦予了怎樣的功課?其實,在我們了解再來人的觀念前, 必須要先知道,時間究竟是什麼?把時間的距離拉開,我們可以說,那是綿延不絕的延續。事實上,他們都是一個系統裡相同的元素。在亙古不變,無常又生生不息的生命軌跡裡,無限的過去、唯一的現在、無限的將來, 其實,都是指陳同一件事, 只是用了不同的面貌,組合出多采多姿且變化多端的人生。
然而你的每次再來,到底有怎樣的使命,又有怎樣的課題?學習命理哲學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發現再世為人的課題所在。而最終目的,在於幫助我們,能從一個為你量身訂作的習性裡面,修正為往趨近於覺醒的面向發展,只是為了能全然的喚醒你的覺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思考方向,人之所以可以被預測,其實就是累世以來的習性不變,總說順著自己的意識種子、攀緣,抓取 而且每一次都是這個樣子,老是這附德行。
在一次又一次的遭遇當中,每每都是相同的原因,然後產生了相同的結果,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隨著個性、認為、堅持, 甚至自以為是的認定不改, 每一個再來人,都是一再重複相同的結果,我們稱之為“命運”.這樣的生命節奏,我們統稱為人間的時間。再回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問題,在這個無常世界與無常常時間的變動裡,人間的時間和天上的時間往往很難合一,自然產生了頻率上的不符,也就更不可能有和諧的發生了。因此,在你身上唯一能形成的感覺,就只有「苦」了。
這些結果的發生,也就造就了了,為何總是有那麼多的苦主問苦盤,契而不捨的尋找答案,不外乎為了想離苦得樂。 心經曰:「無苦集滅道。」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苦﹐ 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只有當人間的時間和天上的時間相遇,兩者的距離縮越小,痛苦才能越少。當痛苦少了,你的生命狀態也就更趨近於圓滿。這樣的差異性,在在表達了,為何有人能安貧樂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仍不改其樂;又為何也有人錦衣玉食,還是富而不樂,貴而不安!
這兩者之間的天壤之別,在在顯示了,天上的時間,和人間時間的差距,的確對人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說有多深遠就有多深遠!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