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心經句解之九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圓覺老人
【註解】:是故:承上啟下之詞。空中:謂真空實相之中。無:沒有的意思。
【解釋】:南海觀世音菩薩說明修行者要破除生滅、垢淨、增減三種執著以後,接著又慈悲的指示要破除五蘊的束縛,因為真空實相之中,沒有色、受、想、行、識五蘊。蓋五蘊有生滅才能建立,宇宙的本質如果沒有生滅,五蘊當然無法存在。
【心得記要】
1、 南海觀世音菩薩在前面提過「五蘊皆空」以後,此段再次重覆提出「空中無色受想行識」,最主要的目的是再度提醒我們要破除五蘊,跳出三界,永斷輪迴之苦。
2、 五蘊、六根、六塵交織形成三界,我們身處其中,好像居住在燃燒的火宅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燒傷或被燒死的可能。法華經曰:「三界猶如火宅」。
3、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指眾生生死往來的世界。三界依眾生的善惡業分別受生。
4、 欲界分:一、上之六欲天(四大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二、中之人界。下之地獄。欲界的特色是有食欲與淫欲。
5、 色界在欲界之上,包括四禪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以及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色突竟天、和音天、大自在天。色界的特色是已經遠離淫欲和食欲,但是仍然執著於有形的物質,所以有物質、身體、宮殿…等。
6、 無色界包括: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色界裡沒有身體、物質、宮殿,偍是心識執著於空相之中,無法解脫,所以還是住於無色界之中,不能跳出三界外。
7、 是故空中無色受想行識,並非叫我們逃避現實,對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不去看、不聽、不想,而是要我們識透世間並非實存,都是幻化的假相,所以不可貪取、執著。
【註解】:是故:承上啟下之詞。空中:謂真空實相之中。無:沒有的意思。
【解釋】:南海觀世音菩薩說明修行者要破除生滅、垢淨、增減三種執著以後,接著又慈悲的指示要破除五蘊的束縛,因為真空實相之中,沒有色、受、想、行、識五蘊。蓋五蘊有生滅才能建立,宇宙的本質如果沒有生滅,五蘊當然無法存在。
【心得記要】
1、 南海觀世音菩薩在前面提過「五蘊皆空」以後,此段再次重覆提出「空中無色受想行識」,最主要的目的是再度提醒我們要破除五蘊,跳出三界,永斷輪迴之苦。
2、 五蘊、六根、六塵交織形成三界,我們身處其中,好像居住在燃燒的火宅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燒傷或被燒死的可能。法華經曰:「三界猶如火宅」。
3、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指眾生生死往來的世界。三界依眾生的善惡業分別受生。
4、 欲界分:一、上之六欲天(四大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二、中之人界。下之地獄。欲界的特色是有食欲與淫欲。
5、 色界在欲界之上,包括四禪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以及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色突竟天、和音天、大自在天。色界的特色是已經遠離淫欲和食欲,但是仍然執著於有形的物質,所以有物質、身體、宮殿…等。
6、 無色界包括: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色界裡沒有身體、物質、宮殿,偍是心識執著於空相之中,無法解脫,所以還是住於無色界之中,不能跳出三界外。
7、 是故空中無色受想行識,並非叫我們逃避現實,對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不去看、不聽、不想,而是要我們識透世間並非實存,都是幻化的假相,所以不可貪取、執著。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