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句解第四十一講 山下有澤損君懲忿窒欲
李秉信
1.山澤損,由「泰」卦交易而來,泰之下卦乾之九三與上卦坤之上六交易,乾損上一陽而成「兑悦」,坤上得一陽而成「艮厚實」,下損而能悦,上受益而篤實,損益在於「誠」,故卦云「損,有孚,元吉,无咎」。
2.損,損下而益上,損剛而益柔,是天地運化之自然法則,若兩儀之推移,是萬物生化之「始」力。
3.說卦云「山澤通氣」,象曰「山下有澤」,山下澤氣,可上通且潤澤於山,故山林茂密,彖云「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4.彖問損道曷(如何)之用?彖答云「可貞(必須遵守貞誠),利有攸往」,又云「二簋可用亨(享),二簋應有時(因緣當下,當損則損,契也)」,故彖云「與時偕行」。
5.君子卑以自牧,若山下之澤,通氣潤憐於眾,和人之情事,悦伏人之慾望,故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忿欲阻人和之情事也;忿者,怒也;欲者,貪妄痴嗔也。
6.損卦,艮上兌下, 山澤損。上強下弱, 上剛下柔, 故損, 損下以奉上。蹇既解, 相安無事, 度過艱困, 舒解內憂, 府庫不富, 人民漸能安居, 故在上之領導, 要求人民捐献, 故繼之以損。
7.六五爻為本卦之主。山澤所以成為損下益上之卦象, 乃以深澤之土石, 增益在上艮山之高聳, 是以損下而益上, 此得之, 彼失之, 得失損益, 其義互見。
8.「損, 有孚, 元吉, 旡咎, 可貞, 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本卦主義謂損減, 如人民納稅。存有誠信, 政府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 便大為吉祥, 且無災禍。若能守持貞正之目的, 前往必有利。以何者自損而奉上, 僅二碗淡飯, 有誠敬之心, 就可以祀祭鬼神矣。
9.「彖曰: 損下益上, 其道上行。損而有孚, 元吉, 旡咎,可貞, 利有攸往, 。」本卦斷辭謂: 損乃損下益上, 其因下損而受益者之道, 乃是在上者, 衹要有誠信, 下雖有損, 仍是吉祥, 無有災禍, 因為其行為, 是可貞信者, 如此損下利上, 依然有利。
10.「曷之用?二簋, 可用享。二簋應有時, 損剛益, 柔有時, 損益盈虛, 與時偕行。」斷辭續謂: 用何物以損下益上?譬如祭祀鬼神, 時機適宜, 二碗飯便可表達誠敬之心。
11.損剛以益柔, 赤須適宜時。使民以時, 則民無怨尤, 損與益, 盈與虛, 并無一定之限度。 僅須視時間之適宜與否, 而行之。
12.「象曰: 山下有澤, 損。君子以懲忿窒慾。」本卦之大象謂, 山下有澤, 必有損, 君子亦當效此自損, 所當損者, 乃懲戒忿怒, 窒息貪慾。懲忿則如移山, 窒慾有如填壑, 山難移轉, 慾壑難填, 稍微自恣, 則民窮國衰矣。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1.山澤損,由「泰」卦交易而來,泰之下卦乾之九三與上卦坤之上六交易,乾損上一陽而成「兑悦」,坤上得一陽而成「艮厚實」,下損而能悦,上受益而篤實,損益在於「誠」,故卦云「損,有孚,元吉,无咎」。
2.損,損下而益上,損剛而益柔,是天地運化之自然法則,若兩儀之推移,是萬物生化之「始」力。
3.說卦云「山澤通氣」,象曰「山下有澤」,山下澤氣,可上通且潤澤於山,故山林茂密,彖云「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4.彖問損道曷(如何)之用?彖答云「可貞(必須遵守貞誠),利有攸往」,又云「二簋可用亨(享),二簋應有時(因緣當下,當損則損,契也)」,故彖云「與時偕行」。
5.君子卑以自牧,若山下之澤,通氣潤憐於眾,和人之情事,悦伏人之慾望,故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忿欲阻人和之情事也;忿者,怒也;欲者,貪妄痴嗔也。
6.損卦,艮上兌下, 山澤損。上強下弱, 上剛下柔, 故損, 損下以奉上。蹇既解, 相安無事, 度過艱困, 舒解內憂, 府庫不富, 人民漸能安居, 故在上之領導, 要求人民捐献, 故繼之以損。
7.六五爻為本卦之主。山澤所以成為損下益上之卦象, 乃以深澤之土石, 增益在上艮山之高聳, 是以損下而益上, 此得之, 彼失之, 得失損益, 其義互見。
8.「損, 有孚, 元吉, 旡咎, 可貞, 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本卦主義謂損減, 如人民納稅。存有誠信, 政府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 便大為吉祥, 且無災禍。若能守持貞正之目的, 前往必有利。以何者自損而奉上, 僅二碗淡飯, 有誠敬之心, 就可以祀祭鬼神矣。
9.「彖曰: 損下益上, 其道上行。損而有孚, 元吉, 旡咎,可貞, 利有攸往, 。」本卦斷辭謂: 損乃損下益上, 其因下損而受益者之道, 乃是在上者, 衹要有誠信, 下雖有損, 仍是吉祥, 無有災禍, 因為其行為, 是可貞信者, 如此損下利上, 依然有利。
10.「曷之用?二簋, 可用享。二簋應有時, 損剛益, 柔有時, 損益盈虛, 與時偕行。」斷辭續謂: 用何物以損下益上?譬如祭祀鬼神, 時機適宜, 二碗飯便可表達誠敬之心。
11.損剛以益柔, 赤須適宜時。使民以時, 則民無怨尤, 損與益, 盈與虛, 并無一定之限度。 僅須視時間之適宜與否, 而行之。
12.「象曰: 山下有澤, 損。君子以懲忿窒慾。」本卦之大象謂, 山下有澤, 必有損, 君子亦當效此自損, 所當損者, 乃懲戒忿怒, 窒息貪慾。懲忿則如移山, 窒慾有如填壑, 山難移轉, 慾壑難填, 稍微自恣, 則民窮國衰矣。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