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上經心法提要之三十一 柔來文剛賁亨無敢折獄
李秉信
經文: 山火賁 艮上離下 賁:亨。小利有所往。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 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象曰:舍 車而徒,義弗乘也。 六二:賁其須。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 也。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賁,無咎。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六十四卦中第二十二卦為賁卦,上艮、下離,山火賁,裝飾之義。在噬嗑治獄之後,惡除、國治,必須加以裝飾,故繼之以賁。或因衣食足、廩實,而後文明文化鼎盛。亦或有當政者,為掩飾腐杇,故意粉飾太平。賁,從貝。貝背有紋,甚美,故取之以為文飾。本卦上艮下離,艮山草木茂盛,經山下之火光照耀,故顯耀其華美。山為實質,極堅固,離為火,為虛柔,“文勝質則史,(不實)質勝文則野,(粗俗)是故兼有,而後“文質彬彬,斯乃君子。”世人多重視外表,而忽略內涵,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賁,亨,小利,有攸往。」賁義為文飾,乃實質之裝飾點綴,故亨通,但無關事物之實質,若專注意文飾,只有小利。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此卦之斷辭謂:賁義為文飾,故亨通。剛強部分居上,而以柔順文飾之,如此從事,行之有利。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剛下柔,剛柔相錯,是天之文飾,乃自然之美。文章燦明,而能如艮山之止,止於禮義,乃人類之文飾。觀察天文,以知四時之變,四季皆有其不同之文飾,化為人類之教化,便是“文化”之由來。用此文化以怠化人民,而使天下昌明,是人文。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本卦之大象謂:山之下有火光,山上一切景觀,為光明照耀而明顯。治國之君子,對於一般日常政務,須顯明無私,加以處理。不敢再以善斷獄為能。訟終凶,能斷獄,不如無獄。此即在噬嗑卦之後,而繼之以賁卦之文飾。唐太宗時獄空。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不敢過於炫耀,初始,僅先裝飾其足部,為了顥示其足部之裝飾,不坐車,而步行。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乘車本來表示身份,而捨棄車乘步行,其義即是不乘車,不過因為顯示足部之飾。
「六二,賁其須。」人是否整飭,只觀其頭腳,故必須頭光腳亮。女人之頭,光在髮。男人則在鬍鬚。男人在賁其趾之後,弓賁其鬚,儀表已裝飾美好。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本爻小象謂:鬍鬚已修整,即可參與上爻九三之行動。三爻陽剛當位,一定採取行動,六二爻為輔佐配合之,故先修整自己之儀表。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本爻當位,下與六二爻親比,陰陽調和,是以必須保持貞正誠信,不亢不卑,則可獲吉祥。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九三如何保長久之吉祥,唯有無施受,陵承之心,始終如一即可。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六四爻在九三爻文飾潤澤之後,潔白整齊、乾淨,其馬騎亦白淨,來勢啟人疑問,乃加聲明,如此陣勢,非為搶奪,只是為求婚媾。
「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第四爻,原為陰柔、靜止,上爻艮、山,靜止之義。如此盛舉,故啟人之疑。原擬與初九相應,其間有六二爻之阻隔,又有九三爻之剛進、陵辱,致使初六爻懷疑其來意,故加聲明,此來非搶刼,而是求婚配。
「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吝。終吉。」陰居君位,而為丘園隱士加以飾美,雖然只用一束微薄之絲帛,雖有惜憾,終吉祥。
「象曰,六五,吉,有喜也。」居尊位而敬重隱士,禮輕義重,將有喜慶之事發生。如呂后用商山金皓,以阻高祖之易嫡。
「上九,白賁,無咎。」以樸實無華、潔白裝飾可以無災禍。
「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至於六爻,已為裝飾之終極,無須再加華飾,純白乾淨,即是飾,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即可。
經文: 山火賁 艮上離下 賁:亨。小利有所往。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 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象曰:舍 車而徒,義弗乘也。 六二:賁其須。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 也。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賁,無咎。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六十四卦中第二十二卦為賁卦,上艮、下離,山火賁,裝飾之義。在噬嗑治獄之後,惡除、國治,必須加以裝飾,故繼之以賁。或因衣食足、廩實,而後文明文化鼎盛。亦或有當政者,為掩飾腐杇,故意粉飾太平。賁,從貝。貝背有紋,甚美,故取之以為文飾。本卦上艮下離,艮山草木茂盛,經山下之火光照耀,故顯耀其華美。山為實質,極堅固,離為火,為虛柔,“文勝質則史,(不實)質勝文則野,(粗俗)是故兼有,而後“文質彬彬,斯乃君子。”世人多重視外表,而忽略內涵,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賁,亨,小利,有攸往。」賁義為文飾,乃實質之裝飾點綴,故亨通,但無關事物之實質,若專注意文飾,只有小利。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此卦之斷辭謂:賁義為文飾,故亨通。剛強部分居上,而以柔順文飾之,如此從事,行之有利。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剛下柔,剛柔相錯,是天之文飾,乃自然之美。文章燦明,而能如艮山之止,止於禮義,乃人類之文飾。觀察天文,以知四時之變,四季皆有其不同之文飾,化為人類之教化,便是“文化”之由來。用此文化以怠化人民,而使天下昌明,是人文。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本卦之大象謂:山之下有火光,山上一切景觀,為光明照耀而明顯。治國之君子,對於一般日常政務,須顯明無私,加以處理。不敢再以善斷獄為能。訟終凶,能斷獄,不如無獄。此即在噬嗑卦之後,而繼之以賁卦之文飾。唐太宗時獄空。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不敢過於炫耀,初始,僅先裝飾其足部,為了顥示其足部之裝飾,不坐車,而步行。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乘車本來表示身份,而捨棄車乘步行,其義即是不乘車,不過因為顯示足部之飾。
「六二,賁其須。」人是否整飭,只觀其頭腳,故必須頭光腳亮。女人之頭,光在髮。男人則在鬍鬚。男人在賁其趾之後,弓賁其鬚,儀表已裝飾美好。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本爻小象謂:鬍鬚已修整,即可參與上爻九三之行動。三爻陽剛當位,一定採取行動,六二爻為輔佐配合之,故先修整自己之儀表。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本爻當位,下與六二爻親比,陰陽調和,是以必須保持貞正誠信,不亢不卑,則可獲吉祥。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九三如何保長久之吉祥,唯有無施受,陵承之心,始終如一即可。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六四爻在九三爻文飾潤澤之後,潔白整齊、乾淨,其馬騎亦白淨,來勢啟人疑問,乃加聲明,如此陣勢,非為搶奪,只是為求婚媾。
「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第四爻,原為陰柔、靜止,上爻艮、山,靜止之義。如此盛舉,故啟人之疑。原擬與初九相應,其間有六二爻之阻隔,又有九三爻之剛進、陵辱,致使初六爻懷疑其來意,故加聲明,此來非搶刼,而是求婚配。
「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吝。終吉。」陰居君位,而為丘園隱士加以飾美,雖然只用一束微薄之絲帛,雖有惜憾,終吉祥。
「象曰,六五,吉,有喜也。」居尊位而敬重隱士,禮輕義重,將有喜慶之事發生。如呂后用商山金皓,以阻高祖之易嫡。
「上九,白賁,無咎。」以樸實無華、潔白裝飾可以無災禍。
「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至於六爻,已為裝飾之終極,無須再加華飾,純白乾淨,即是飾,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即可。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