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講義第九講 地天泰卦
圓覺老人
原文:《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地天泰。泰通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坤小,乾大,故大來」。
「彖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地。」下乾向上揮發,上坤向下凝聚,則是天地交,於是萬物生長。上下交流,意志相同之故。在本卦中非常強調乾卦位於內卦,氣往上行, 坤卦位於外卦, 氣往下降, 才能交流通感。
「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財消也。」下卦陽乾居內,上卦陰坤居外。乾強健,坤柔順,內剛強而外柔順。君子居內,其道日長,小人居外,其道日消。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本卦大象,謂君主(後)以天地之交通,財天地之埋,輔助天地之適宜者,以佐治祐護百姓。在象辭中點明作為人君之位, 體悟出上下交感, 才能有通泰之象。
以人事而言, 人君者只有屈下身來,善體民意, 才能夠上下交心, 意志合同之象。 卦體內陽外陰, 象徵著內剛健而外柔順。 君子當內, 當正, 當中於內, 自然能秉持天地正氣, 正是君子道長, 小人道消。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初九,乾爻開始前進,如冋拔茅草,啫根相連,義為同類相聚,(彙)以便進行,而致吉祥。初九變爻成為地風升卦, 正是陽剛正氣有往上升之意。 在繫辭傳裡將茹字比作兩相牽引之意。
彙字有同類相聚之情, 征字更有往前發展之象。 初位為泰運之始, 同類彼此相牽糾結, 拔此則連彼而起, 依照這樣的趨勢發展, 凡事皆吉。
「象曰:拔茅征茹,志在外也」。拔茅為了行動,因共同之志,向外發展。內卦的初九爻和外卦的六四爻相應, 彼此情通志合, 可以物以類聚而通泰運。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孚中行。」九二,下卦之中,胸懷包容八荒,雖有馮河之險,依然不遺遠人,不結黨營私,故能重視並實行中道。九二爻變爻成為地火明夷卦。
在互卦中有坎卦之象, 坎為水, 正氣往上走遇到了考驗。 然而九二爻陽爻居中且正, 上應六五爻的天位, 強調了只要有包含八荒的心量, 不遐遺遠, 亡絕朋類的私情, 行以中道, 可以過河。「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九二小象,能包容,因心胸廣大。
「九三,無平不坡,無往不復,艱貞,无咎毋恤,其孚於食有福」九三,陽剛已到終極,平路總有山坡,去者終將返回。艱困拚發生,保持貞心,便可無災害。不要憂慮,只要有誠信,便可有食祿之福。「象曰:无無不復,天地際也。」
此爻在坤卦之卜,乾卦之上,故曰天地際。在九三爻變卦成為地澤臨卦。 陽剛的終點到了, 必須要跳出盒外思考和觀察變化。 在本爻中強調了人生的無常, 在變天, 變質和變化的當下, 變化最終仍是會回到原點。 須要以更平靜的眼光, 觀察變化的走勢。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六四爻,翩翩下處,與初九應。雖與六五為鄰,不與之比富示需要告誡,亦以誠信自守。「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學,中心願也。」翩翩不富,皆失去實際,不必警弁,便能誠信自守,乃其原本中心所願。
六四爻變卦成為雷天大壯卦。 在本卦中九三爻和六四爻都位於陰陽交界處, 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六四陰爻虛無沒有, 必須和九三陽爻齊心同力,才有共富之象。 陰陽齊心協力, 才能大壯。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帝乙嫁妹,祉降福,大有吉祥。六五陰爻為君位, 下應九二爻, 爻中頗有靠帝王下嫁女兒而貴之象。 變爻成為水天需卦, 暗指九五爻須由九二爻資助之意。 本卦互卦為雷澤歸妹卦, 頗有兄為君王, 以兄嫁妹, 資養妹婿之實。
暗指文王本是商朝的諸侯, 用帝乙來作舉例, 紂王以貴下賤, 下嫁文王, 文王地位水漲船高。 然而位居九五爻諸侯, 不要因為富貴衝昏了頭, 要有自知之明。 六五中位乃是虛爻, 不在於致富, 乃在元善大吉。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上六變爻成為山天大畜卦, 暗指時運已由盛而衰, 由治而亂, 此時只宜自保, 不可再用兵於外。 艮卦有停止不再前進之意, 上位極位, 在位者若不察勢極必反之象, 提高警覺, 則有困吝的反轉。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