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三十八、膏肓俞
【解剖】有僧帽筋、大方稜筋、脊柱神經後枝、肩胛背神經。
【部位】在四椎下,五椎上,去脊中三寸。
【主治】百病皆療、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夢遺失精、上氣欬逆、痰火發狂、健忘。
【摘要】《百症賦》:「勞瘵傳尸,取魄戶膏肓之路。」《靈光賦》:「膏肓穴灸治百病。」《乾坤生意》:「膏肓、陶道、身柱、肺俞為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之穴。」
【取法】正坐,從厥陰俞旁開一寸五分取之。
【鍼灸】鍼五分至七分,灸三壯。
膏肓俞
本穴平厥陰俞。春秋晉景公病,請醫緩診治,景公夜夢二豎子議避醫緩之治,逃避於膏肓之間,即心、肺之間也。上有肺之魄戶,下有心之神堂,本穴居二者之間,即醫緩所謂肓之上,膏之下也,故名「膏肓俞」。
治症頗多,以虛損、夢遺、上氣、咳逆、痰火、健忘為主。
【解剖】有僧帽筋、大方稜筋、脊柱神經後枝、肩胛背神經。
【部位】在四椎下,五椎上,去脊中三寸。
【主治】百病皆療、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夢遺失精、上氣欬逆、痰火發狂、健忘。
【摘要】《百症賦》:「勞瘵傳尸,取魄戶膏肓之路。」《靈光賦》:「膏肓穴灸治百病。」《乾坤生意》:「膏肓、陶道、身柱、肺俞為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之穴。」
【取法】正坐,從厥陰俞旁開一寸五分取之。
【鍼灸】鍼五分至七分,灸三壯。
膏肓俞
本穴平厥陰俞。春秋晉景公病,請醫緩診治,景公夜夢二豎子議避醫緩之治,逃避於膏肓之間,即心、肺之間也。上有肺之魄戶,下有心之神堂,本穴居二者之間,即醫緩所謂肓之上,膏之下也,故名「膏肓俞」。
治症頗多,以虛損、夢遺、上氣、咳逆、痰火、健忘為主。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