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一、長強
【解剖】有大臀筋、下臀動脈、尾閭骨神經。
【部位】尾閭骨端五分之處,肛門之上。
【主治】腰脊強急不可俯仰、狂病、大小便難、腸風下血、五痔五淋、下部疳蝕、洞泄、失精、嘔血、小兒顖陷、驚癇瘈瘲、脫肛瀉血。
【摘要】《玉龍歌》:「長強承山,灸痔最妙。」《席弘賦》:「大敦若連長強尋,小腸氣痛即行鍼。」又:「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閭。」《百症賦》:「鍼長強與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又:「脫肛趨百會尾閭之所。」《靈光賦》:「百會龜尾治痢疾。」《天星秘訣》:「小腸氣痛先長強,後刺大敦不用忙。」
【取法】尾骶之端,肛門之後陷中,伏而取之。
【鍼灸】鍼五分,灸二三十壯。
長強
循環無端之謂長,健行不息之謂強。養生家調運任督,以意導氣,起自尾閭,循脊骨,上百會,下齦交,銜接任脈,下頤循胸,至臍腹以抵會陰,復合於督脈。由本穴循背上行,再作由旬,即莊子所謂「緣督以為經」也。如此升降輪迴,循環不息,無盡無休,故名「長強」。
不然,行程萬里,終有盡時,力舉千鈞,終有倦時,總歸有限,何長強之有?由此觀之,古人之於人身穴位,命名取意,豈信口偶然者哉!願我同道,俛體古人創名深意,加以審思,行於實用,施之臨床,不無補益。同道張繪五曾云彼刺此穴治癒經閉多年者,即促使循環助其健運之力也。玆再擴而言之,人體氣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飲食便溺之交替,凡諸新陳代謝,均在循環行運之中。無論寐寤,其運行變化,均無休止,即關尹子所謂「營衛之行,無頃刻止」者也。
吾人經常處此長強二者之中,又經常行此長強之事,而毫不自覺,即中庸之道難知難能者也。
【解剖】有大臀筋、下臀動脈、尾閭骨神經。
【部位】尾閭骨端五分之處,肛門之上。
【主治】腰脊強急不可俯仰、狂病、大小便難、腸風下血、五痔五淋、下部疳蝕、洞泄、失精、嘔血、小兒顖陷、驚癇瘈瘲、脫肛瀉血。
【摘要】《玉龍歌》:「長強承山,灸痔最妙。」《席弘賦》:「大敦若連長強尋,小腸氣痛即行鍼。」又:「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閭。」《百症賦》:「鍼長強與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又:「脫肛趨百會尾閭之所。」《靈光賦》:「百會龜尾治痢疾。」《天星秘訣》:「小腸氣痛先長強,後刺大敦不用忙。」
【取法】尾骶之端,肛門之後陷中,伏而取之。
【鍼灸】鍼五分,灸二三十壯。
長強
循環無端之謂長,健行不息之謂強。養生家調運任督,以意導氣,起自尾閭,循脊骨,上百會,下齦交,銜接任脈,下頤循胸,至臍腹以抵會陰,復合於督脈。由本穴循背上行,再作由旬,即莊子所謂「緣督以為經」也。如此升降輪迴,循環不息,無盡無休,故名「長強」。
不然,行程萬里,終有盡時,力舉千鈞,終有倦時,總歸有限,何長強之有?由此觀之,古人之於人身穴位,命名取意,豈信口偶然者哉!願我同道,俛體古人創名深意,加以審思,行於實用,施之臨床,不無補益。同道張繪五曾云彼刺此穴治癒經閉多年者,即促使循環助其健運之力也。玆再擴而言之,人體氣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飲食便溺之交替,凡諸新陳代謝,均在循環行運之中。無論寐寤,其運行變化,均無休止,即關尹子所謂「營衛之行,無頃刻止」者也。
吾人經常處此長強二者之中,又經常行此長強之事,而毫不自覺,即中庸之道難知難能者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