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心法系列之十 觀其所感演化陰陽之道
李秉信
在本體中衍生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就是藉著變易與簡易的結合,突破僵局,展開新境的重要機制。 然而, 這個步驟是如進行的, 這個過程如何相繼不絕, 綿延不斷, 乃是創世紀中極大的奧祕。 講到這個宇宙中的滋何生妙理, 乃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很重要理解。
陰陽不交,萬物一定不生, 在在聖經裡的第一章是創世紀, 說到上帝創造天地, 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孕育萬民, 然而下經第一卦咸卦中,就提到這個生化萬物的原理到底是甚麼。 從卦象中來看,上兌,下艮。山上有澤,山高而處下,澤本應流下而處上,是乃高下相應,下上相通,通則可以互感。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陰陽交感的關鍵, 就是陰陽之氣要流通。咸者,感也。咸字也可以做全然,或是全然的陽氣和陰氣解釋。山一陽在上,而內虛柔,澤氣上升。君子處萬民之上,人為萬物之長,而能陰陽交感相應,以虛受之,則化生萬物。這樣陰陽交感的蛛絲馬跡, 在易經的經文中,甚至在卦序上, 都可以一窺究竟。
我們說男女、坎離也,夫婦,咸恒也。易上經以乾坤始,以坎離終。下經以咸恒始,以未濟終。陰陽交感的最原始起點, 就是從夫婦為人倫之始,婉婉道來。 唐詩三百,始即闗之睢鳩。兌為澤,為悅,為少女,艮為山,為止,為少男。哪個少女不善懐春,哪個少男不善鍾情?咸卦卦辭中就說道「咸,亨利貞,取女吉」。
此卦象徵交感。人倫之始,始於夫婦,夫婦之義,必須交相感應。初六與九四,六二與九五,九三與上六,皆為陰陽相應交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守持貞正之道,故娶婦可獲吉祥。雖然陰陽交感是一個本來就存在的現象, 但是很少人會自問自答的尋找答案, 為甚麼創世要從陰陽交感開始呢?
這個答案很簡單,但是這個道理很深奧。 不論是變而不簡,或是簡而不變, 也就是在易而不易, 不易而易的循環中, 如果沒有變化,無法提高變易的層次。 甚至這個不易因為無法變化, 而失去了易道整體的最核心精髓。
唯有以變異的層次來擴大變異的範圍, 或是解決問題, 那才是本體真正的性質。事實上,放眼古今中外, 古往今來, 談古論今,所有衝突問題的解決,都必須要訴諸層次的提升或範圍的擴大,以集中共同焦點或淡化差異性質, 在變化裡求得更高層次地融合。
從本來是分離的個體, 在陰陽交感中, 求同存異,簡易以求變,變以求簡易,此乃是創化與創新的根本力量,在創化及創新中又回歸到本體最精髓的本質。 這樣生生不息之理見之于自然,也見之人的智慧眼光。此即系辭下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可久的道理所在。
在變化裡, 本體的性質持續永恆。變何以窮?失之局限於層次,局限於範圍,此也可說是一自然的趨向。 但基於變易,此一局限中卻又有突破局限的種子,如何因勢利導以啟動此一種子,此即易簡工夫。中庸說的「不動而變,無為而成」也可說是基於此理。這也就是化而裁之 (變),推而行之 (通) 的人之大業之所在。
易的交易性,或曰易的交易互補義。不易之易, 在變化中持續展開,基於其變異性,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品物流行的世界。此一世界是動態的,變化的,多元的,機體的,全息的。事物之間並非單線的進展而是交相感應彼此影響的。更重要的是:為了發揮事物的潛能以求更好的存在狀態,而必然的也自然的進行相互交易與交換。
所謂交易是有無相通以形成事物的完整性與再發展性,同時也形成新的共同的發展可能並創造新的事物。系辭已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乾坤的一閡一辟謂之變,都隱含著乾坤交相作用的交易的意思。在咸卦彖辭中說的很有意思,「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艮止而澤悅,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本卦之断詞謂:咸乃交感之義,陰柔在上而陽剛在下,二气交感相應,而溝通,有如少男躬下而求少女,靜止而相悅,是以亨通。守持真正之道,將有大利,在正道的原則下,娶女必獲吉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 易道中所講究的變化,是在正道的軌道上交互進行的。
基於這個正道,正氣和正信,天地才能交感而化生萬物,聖人能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觀察天地及男女交感,他們到底感到的是甚麼, 是正道還是邪道,即可見天地萬物之情,此即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樣的交易及交感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 而且一定會遵循他所感之道運行著。 所以在易道理, 非常重視觀其所感。
這樣的原則適用於各式各樣的交易, 就算是以物易物的貨品交換,也在其感上各得其所。「天地氤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都莫非天地陰陽之氣的交易融合. 從生物的個體化的歷史看,複雜有機體的形成,也都是由單細胞的交換形成多細胞的組織。放之於人類社會的形成,從婚姻家庭到族群國家,也莫不是由於咸卦交易原理的作用所致。
如今人類進入全球化的生活共同體,其發展的可能及其所依持者就是交易的需要。交易表現的最基本方式是市場經濟,但由市場經濟的貨物交換,貨幣交換,金融交易,到政治上權力的兢合平衡,交易形成了一種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感應作用,其根本原理是一致的。
從本體論的眼光來檢驗,交易是眾多事物發展自身,以發展全體的宇宙力量,是不易之易平面或縱面秩序組合的原理,故其重要性,就在於它是事物秩序化,組合化以實現價值的根本途徑。歸根究底, 這些變化,都是在其所感上, 逐漸演化出來的。正因為所感的第一念關係到變化最後的走向, 這正是東方哲學中所強調的起心動念。
看透每一個念頭成念的關鍵, 不正是在每個陰陽交感中, 生命所產生的能量及動力, 而這樣的交感,正是在冥冥中推動每一個變化的驅動力。但是無可諱言的,在交易的過程中, 每個變易的本體, 基於自己利害考量, 與生俱來的業力, 在交感中充滿著計算, 也驅動著變化最後的走向。
在咸卦四爻就把這樣變化的過程, 描述的非常傳神。「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九四爻,應與初六爻相感。陽居陰位,唯有守持正道,則吉。若是內心感應不正, 恐怕就會有遺憾的事情發生。卦辭中說, 只有堅守正道,其過去之悔恨亦將消失。自知過去不當行為,因而心神不安,往來徘徊。朋友見其悔改,最後終於應從其所思念者,而與之應合。
在這句卦辭中說到了, 堅守正道, 不但可以讓自己逢凶化吉, 還可以影響群眾。
在本體中衍生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就是藉著變易與簡易的結合,突破僵局,展開新境的重要機制。 然而, 這個步驟是如進行的, 這個過程如何相繼不絕, 綿延不斷, 乃是創世紀中極大的奧祕。 講到這個宇宙中的滋何生妙理, 乃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很重要理解。
陰陽不交,萬物一定不生, 在在聖經裡的第一章是創世紀, 說到上帝創造天地, 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孕育萬民, 然而下經第一卦咸卦中,就提到這個生化萬物的原理到底是甚麼。 從卦象中來看,上兌,下艮。山上有澤,山高而處下,澤本應流下而處上,是乃高下相應,下上相通,通則可以互感。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陰陽交感的關鍵, 就是陰陽之氣要流通。咸者,感也。咸字也可以做全然,或是全然的陽氣和陰氣解釋。山一陽在上,而內虛柔,澤氣上升。君子處萬民之上,人為萬物之長,而能陰陽交感相應,以虛受之,則化生萬物。這樣陰陽交感的蛛絲馬跡, 在易經的經文中,甚至在卦序上, 都可以一窺究竟。
我們說男女、坎離也,夫婦,咸恒也。易上經以乾坤始,以坎離終。下經以咸恒始,以未濟終。陰陽交感的最原始起點, 就是從夫婦為人倫之始,婉婉道來。 唐詩三百,始即闗之睢鳩。兌為澤,為悅,為少女,艮為山,為止,為少男。哪個少女不善懐春,哪個少男不善鍾情?咸卦卦辭中就說道「咸,亨利貞,取女吉」。
此卦象徵交感。人倫之始,始於夫婦,夫婦之義,必須交相感應。初六與九四,六二與九五,九三與上六,皆為陰陽相應交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守持貞正之道,故娶婦可獲吉祥。雖然陰陽交感是一個本來就存在的現象, 但是很少人會自問自答的尋找答案, 為甚麼創世要從陰陽交感開始呢?
這個答案很簡單,但是這個道理很深奧。 不論是變而不簡,或是簡而不變, 也就是在易而不易, 不易而易的循環中, 如果沒有變化,無法提高變易的層次。 甚至這個不易因為無法變化, 而失去了易道整體的最核心精髓。
唯有以變異的層次來擴大變異的範圍, 或是解決問題, 那才是本體真正的性質。事實上,放眼古今中外, 古往今來, 談古論今,所有衝突問題的解決,都必須要訴諸層次的提升或範圍的擴大,以集中共同焦點或淡化差異性質, 在變化裡求得更高層次地融合。
從本來是分離的個體, 在陰陽交感中, 求同存異,簡易以求變,變以求簡易,此乃是創化與創新的根本力量,在創化及創新中又回歸到本體最精髓的本質。 這樣生生不息之理見之于自然,也見之人的智慧眼光。此即系辭下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可久的道理所在。
在變化裡, 本體的性質持續永恆。變何以窮?失之局限於層次,局限於範圍,此也可說是一自然的趨向。 但基於變易,此一局限中卻又有突破局限的種子,如何因勢利導以啟動此一種子,此即易簡工夫。中庸說的「不動而變,無為而成」也可說是基於此理。這也就是化而裁之 (變),推而行之 (通) 的人之大業之所在。
易的交易性,或曰易的交易互補義。不易之易, 在變化中持續展開,基於其變異性,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品物流行的世界。此一世界是動態的,變化的,多元的,機體的,全息的。事物之間並非單線的進展而是交相感應彼此影響的。更重要的是:為了發揮事物的潛能以求更好的存在狀態,而必然的也自然的進行相互交易與交換。
所謂交易是有無相通以形成事物的完整性與再發展性,同時也形成新的共同的發展可能並創造新的事物。系辭已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乾坤的一閡一辟謂之變,都隱含著乾坤交相作用的交易的意思。在咸卦彖辭中說的很有意思,「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艮止而澤悅,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本卦之断詞謂:咸乃交感之義,陰柔在上而陽剛在下,二气交感相應,而溝通,有如少男躬下而求少女,靜止而相悅,是以亨通。守持真正之道,將有大利,在正道的原則下,娶女必獲吉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 易道中所講究的變化,是在正道的軌道上交互進行的。
基於這個正道,正氣和正信,天地才能交感而化生萬物,聖人能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觀察天地及男女交感,他們到底感到的是甚麼, 是正道還是邪道,即可見天地萬物之情,此即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樣的交易及交感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 而且一定會遵循他所感之道運行著。 所以在易道理, 非常重視觀其所感。
這樣的原則適用於各式各樣的交易, 就算是以物易物的貨品交換,也在其感上各得其所。「天地氤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都莫非天地陰陽之氣的交易融合. 從生物的個體化的歷史看,複雜有機體的形成,也都是由單細胞的交換形成多細胞的組織。放之於人類社會的形成,從婚姻家庭到族群國家,也莫不是由於咸卦交易原理的作用所致。
如今人類進入全球化的生活共同體,其發展的可能及其所依持者就是交易的需要。交易表現的最基本方式是市場經濟,但由市場經濟的貨物交換,貨幣交換,金融交易,到政治上權力的兢合平衡,交易形成了一種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感應作用,其根本原理是一致的。
從本體論的眼光來檢驗,交易是眾多事物發展自身,以發展全體的宇宙力量,是不易之易平面或縱面秩序組合的原理,故其重要性,就在於它是事物秩序化,組合化以實現價值的根本途徑。歸根究底, 這些變化,都是在其所感上, 逐漸演化出來的。正因為所感的第一念關係到變化最後的走向, 這正是東方哲學中所強調的起心動念。
看透每一個念頭成念的關鍵, 不正是在每個陰陽交感中, 生命所產生的能量及動力, 而這樣的交感,正是在冥冥中推動每一個變化的驅動力。但是無可諱言的,在交易的過程中, 每個變易的本體, 基於自己利害考量, 與生俱來的業力, 在交感中充滿著計算, 也驅動著變化最後的走向。
在咸卦四爻就把這樣變化的過程, 描述的非常傳神。「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九四爻,應與初六爻相感。陽居陰位,唯有守持正道,則吉。若是內心感應不正, 恐怕就會有遺憾的事情發生。卦辭中說, 只有堅守正道,其過去之悔恨亦將消失。自知過去不當行為,因而心神不安,往來徘徊。朋友見其悔改,最後終於應從其所思念者,而與之應合。
在這句卦辭中說到了, 堅守正道, 不但可以讓自己逢凶化吉, 還可以影響群眾。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