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十一、曲池
【解剖】肘彎合尖處,為長回後筋內膊筋之間,有橈骨動脈、橈骨神經。
【部位】在肘外輔骨之陷中,屈肘橫紋頭。
【主治】傷寒振寒、餘熱不盡、胸中煩滿熱渴、目眩耳痛、喉痹不能言、瘈瘲癲疾、繞踝風、手臂紅腫。
【摘要】善治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風邪淚出、臂膊痛、筋緩無力、屈伸不便、皮膚乾燥痂疥、婦人經水不行。《神農經》:「治手肘臂膊疼細無力,半身不遂,發熱胸前煩滿,灸十四壯。」《玉龍歌》:「傴補曲池瀉人中。」《百症賦》:「半身不遂,陽陵遠達於曲池。」又:「發熱仗少衝曲池之津。」《標幽賦》:「曲池肩井,甄權鍼臂痛而復射。」《席弘賦》:「曲池兩手不如意,合谷下鍼宜仔細。」秦承祖:「主大人小兒遍身痂疥風疹,灸之。」《馬丹陽十二訣》:「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遍身風癬癩,鍼著即時瘳。」《肘後歌》:「鶴膝腫勞難移步,尺澤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又:「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勝玉歌》:「兩手痠重難執物,曲池合谷共肩顒。」《雜病穴法歌》:「頭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為之主。」
【取法】以手拱至胸前,乃就肘彎屈之橫紋尖上取之。
【鍼灸】鍼一寸至一寸五分深,灸五壯至十壯。
曲池
穴在曲肘橫紋外側端,肘骨曲角內緣陷中,因名「曲池」。曲肘覆手取之,穴名與曲澤義同,治偏風、喉咽、肘臂肩腕等處之症,以經絡之所過也。
【解剖】肘彎合尖處,為長回後筋內膊筋之間,有橈骨動脈、橈骨神經。
【部位】在肘外輔骨之陷中,屈肘橫紋頭。
【主治】傷寒振寒、餘熱不盡、胸中煩滿熱渴、目眩耳痛、喉痹不能言、瘈瘲癲疾、繞踝風、手臂紅腫。
【摘要】善治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風邪淚出、臂膊痛、筋緩無力、屈伸不便、皮膚乾燥痂疥、婦人經水不行。《神農經》:「治手肘臂膊疼細無力,半身不遂,發熱胸前煩滿,灸十四壯。」《玉龍歌》:「傴補曲池瀉人中。」《百症賦》:「半身不遂,陽陵遠達於曲池。」又:「發熱仗少衝曲池之津。」《標幽賦》:「曲池肩井,甄權鍼臂痛而復射。」《席弘賦》:「曲池兩手不如意,合谷下鍼宜仔細。」秦承祖:「主大人小兒遍身痂疥風疹,灸之。」《馬丹陽十二訣》:「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遍身風癬癩,鍼著即時瘳。」《肘後歌》:「鶴膝腫勞難移步,尺澤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又:「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勝玉歌》:「兩手痠重難執物,曲池合谷共肩顒。」《雜病穴法歌》:「頭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為之主。」
【取法】以手拱至胸前,乃就肘彎屈之橫紋尖上取之。
【鍼灸】鍼一寸至一寸五分深,灸五壯至十壯。
曲池
穴在曲肘橫紋外側端,肘骨曲角內緣陷中,因名「曲池」。曲肘覆手取之,穴名與曲澤義同,治偏風、喉咽、肘臂肩腕等處之症,以經絡之所過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