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中醫基礎理論系列之三 辛金諸氣膹鬱皆屬於肺
李秉信
在天干的屬性中,辛金屬於肺。在先天業力病的判斷中,扮演這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先把它生理的定位說清楚,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由於肺位最高,故稱“華蓋”。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藏”。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通調水道,朝百脈而主治節,以輔佐心臟調節氣血的運行。
辛金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上下之間的通道。如同大家所了解的,肺上通喉嚨,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互絡屬於肺與大腸,故肺與大腸為表裡。主氣、司呼吸 肺的主氣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肺主一身之氣 是指一身之氣都歸屬於肺,由肺所主。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陳修園《醫學實在易》說:“氣通於肺臟,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宜。”肺主一身之氣,首先體現於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相結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全身之氣的生成。
在八字命盤的結構當中,若是火太旺,一定會克金。肺主一身之氣,還體現於對全身的氣機具有調節作用。所以火氣太旺的命盤,常常會影響到肺的呼吸運動。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受到阻礙,最常觀察到的病症,會有先天性氣喘對疾病。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起症重要的調節作用。若是辛金被克,呼吸常常不順。
把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更清楚, 肺主呼吸之氣,即是指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實現了體內外氣體的交換。通過不斷的呼濁吸清,吐故納新,促進著氣的生成,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從而保證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當八字命盤中的金受克時,呼吸系統的疾病,常常會隨之而生。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天氣通於肺”。肺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實際上都隸屬於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勻和調,是氣的生成和氣機調暢的根本條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響宗氣的生成和氣的運動,肺主持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的作用也就減弱;如果肺喪失了呼吸的功能,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人的生命活動也就終結。這就是現在我們所了解的肺癌。
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的作用,主要取決於肺的呼吸功能。但是,氣的不足和升降出入運動的異常,以及血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異常,均可影響及肺的呼吸運動,而出現呼吸的異常。(宣發和肅降 所謂“宣發”,即是宣布和發散,也就是肺氣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所謂“肅降”,即是清肅、潔淨和下降,也就是肺氣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潔淨的作用。
肺主宣發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肺的氣化,排出體內的濁氣。二是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穀精微,布散到全身,外達於皮毛,即是《靈樞•決氣》所說的“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三是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因此,肺失於宣散,即可出現呼氣不利、胸悶、咳喘,以及鼻塞、噴嚏和無汗等病理現象。
肺主肅降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二是由於肺位最高,為華蓋之臟,故將肺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和水穀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呼道的潔淨。因此,肺失於肅降,即可出現呼吸短促或表淺、咳痰、咯血等病理現象。
肺的宣發和肅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運動。在生理情況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在病理情況下,則又常常相互影響。所以說,沒有正常的宣發,就沒有很好的肅降;沒有很好的肅降,也必然會影響正常的宣發。宣發與肅降正常,則氣道通暢,呼吸調勻,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如果二者的功能推動協調,就會發生“肺氣失宣”或“肺失肅降”的病變,而出現喘、咳、肺氣上逆之證。
所以《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苦氣上逆”,《素問•至真要大論》亦說:“諸氣膹鬱,皆屬於肺。”通調水道 通,即疏通;調,即調節;水道,是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通調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肺主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穀精微宣發於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
肺氣肅降,不但將吸入之清氣下納於腎,而且也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而成為尿液生成之源,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這就是肺在調節水液代謝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通調水道的生理功能。所以說“肺主行水”,和“肺為水之上源”。如果肺的水道功能減退,就可發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飲,甚則水氾為腫等病變。
肺朝百脈、主治節朝,即聚會的意思;肺朝百脈,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聚合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的交換,然後再輸布到全身。 《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全身的血和脈,均統屬於心,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
而血的運行,又依賴於氣的推動,隨著氣的升降而運行至全身。肺主一身之氣,由於肺主呼吸,調節著全身的氣機,所以血液的運行,亦有賴於肺氣的敷布和調節。 《醫學真傳•氣血》說:“人之一身,皆氣血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治節”,即治理和調節。肺主治節,出自《素問•靈蘭秘典論》的“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肺的治節作用,主要體現於四個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人體的呼吸運動是有節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隨著肺的呼吸運動,治理和調節著全身的氣機,即是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的運動;三是由於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因而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四是肺的宣發和肅降,治理和調節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因此,肺主治節,實際上是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在天干的屬性中,辛金屬於肺。在先天業力病的判斷中,扮演這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先把它生理的定位說清楚,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由於肺位最高,故稱“華蓋”。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藏”。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通調水道,朝百脈而主治節,以輔佐心臟調節氣血的運行。
辛金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上下之間的通道。如同大家所了解的,肺上通喉嚨,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互絡屬於肺與大腸,故肺與大腸為表裡。主氣、司呼吸 肺的主氣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肺主一身之氣 是指一身之氣都歸屬於肺,由肺所主。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陳修園《醫學實在易》說:“氣通於肺臟,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宜。”肺主一身之氣,首先體現於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相結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全身之氣的生成。
在八字命盤的結構當中,若是火太旺,一定會克金。肺主一身之氣,還體現於對全身的氣機具有調節作用。所以火氣太旺的命盤,常常會影響到肺的呼吸運動。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受到阻礙,最常觀察到的病症,會有先天性氣喘對疾病。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起症重要的調節作用。若是辛金被克,呼吸常常不順。
把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更清楚, 肺主呼吸之氣,即是指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實現了體內外氣體的交換。通過不斷的呼濁吸清,吐故納新,促進著氣的生成,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從而保證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當八字命盤中的金受克時,呼吸系統的疾病,常常會隨之而生。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天氣通於肺”。肺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實際上都隸屬於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勻和調,是氣的生成和氣機調暢的根本條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響宗氣的生成和氣的運動,肺主持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的作用也就減弱;如果肺喪失了呼吸的功能,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人的生命活動也就終結。這就是現在我們所了解的肺癌。
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的作用,主要取決於肺的呼吸功能。但是,氣的不足和升降出入運動的異常,以及血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異常,均可影響及肺的呼吸運動,而出現呼吸的異常。(宣發和肅降 所謂“宣發”,即是宣布和發散,也就是肺氣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所謂“肅降”,即是清肅、潔淨和下降,也就是肺氣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潔淨的作用。
肺主宣發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肺的氣化,排出體內的濁氣。二是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穀精微,布散到全身,外達於皮毛,即是《靈樞•決氣》所說的“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三是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因此,肺失於宣散,即可出現呼氣不利、胸悶、咳喘,以及鼻塞、噴嚏和無汗等病理現象。
肺主肅降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二是由於肺位最高,為華蓋之臟,故將肺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和水穀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呼道的潔淨。因此,肺失於肅降,即可出現呼吸短促或表淺、咳痰、咯血等病理現象。
肺的宣發和肅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運動。在生理情況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在病理情況下,則又常常相互影響。所以說,沒有正常的宣發,就沒有很好的肅降;沒有很好的肅降,也必然會影響正常的宣發。宣發與肅降正常,則氣道通暢,呼吸調勻,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如果二者的功能推動協調,就會發生“肺氣失宣”或“肺失肅降”的病變,而出現喘、咳、肺氣上逆之證。
所以《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苦氣上逆”,《素問•至真要大論》亦說:“諸氣膹鬱,皆屬於肺。”通調水道 通,即疏通;調,即調節;水道,是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通調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肺主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穀精微宣發於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
肺氣肅降,不但將吸入之清氣下納於腎,而且也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而成為尿液生成之源,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這就是肺在調節水液代謝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通調水道的生理功能。所以說“肺主行水”,和“肺為水之上源”。如果肺的水道功能減退,就可發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飲,甚則水氾為腫等病變。
肺朝百脈、主治節朝,即聚會的意思;肺朝百脈,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聚合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的交換,然後再輸布到全身。 《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全身的血和脈,均統屬於心,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
而血的運行,又依賴於氣的推動,隨著氣的升降而運行至全身。肺主一身之氣,由於肺主呼吸,調節著全身的氣機,所以血液的運行,亦有賴於肺氣的敷布和調節。 《醫學真傳•氣血》說:“人之一身,皆氣血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治節”,即治理和調節。肺主治節,出自《素問•靈蘭秘典論》的“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肺的治節作用,主要體現於四個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人體的呼吸運動是有節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隨著肺的呼吸運動,治理和調節著全身的氣機,即是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的運動;三是由於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因而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四是肺的宣發和肅降,治理和調節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因此,肺主治節,實際上是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