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十三、本神
【解剖】是處為前頭骨部,有顳顬動脈與神經。
【部位】在曲差旁一寸五分,入髮際五分。
【主治】驚癇吐沬、目眩、項強急痛、胸脅相引不得轉側、偏風癲疾。
【取法】從曲差旁一寸五分,入髮際五分取之。
【鍼灸】鍼三分,灸三壯。
本神
本穴在前額髮際,內應於腦,與神庭、臨泣相平,故善治有關神識諸病,如驚癇、癲風、神不歸本等症,故名「本神」。又本穴為本經與陽維之會,亦神之本也。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於日,人之神,棲於目。」足太陽起於目內眥,足少陽起於目外眥,足陽明之承泣在目下,足少陽之陽白在目上,手少陽之上關在目外,手太陽由目銳眥入耳中,由目內眥斜絡顴,手陽明止於迎香,接近四白、承泣。是手足三陽經氣,俱會於目也。又目之精氣為神為光,亦神之本也。
本穴傍近之穴,為臨泣、目窗、正營、承光,均治目病及驚癇,諸有關神明之症,本穴統能治之。本穴有似諸神穴之本,名之「本神」,是所宜也。
《黃庭經》:「何為死作令神泣。」註:「房中不慎,傷精失明,故神泣也。」泣為哭,神而哭泣,義近於玄。余意「死作」之「作」字,應讀平聲,音柞,字義濫行不節也。「泣」,古與「濇」通。濇,滯而不靈也。「泣」,宜讀「濇」。原神本靈,腎損則腦傷而不靈,故神濇也,而健忘,失眠、目昏諸證生矣。本穴能治之。
【解剖】是處為前頭骨部,有顳顬動脈與神經。
【部位】在曲差旁一寸五分,入髮際五分。
【主治】驚癇吐沬、目眩、項強急痛、胸脅相引不得轉側、偏風癲疾。
【取法】從曲差旁一寸五分,入髮際五分取之。
【鍼灸】鍼三分,灸三壯。
本神
本穴在前額髮際,內應於腦,與神庭、臨泣相平,故善治有關神識諸病,如驚癇、癲風、神不歸本等症,故名「本神」。又本穴為本經與陽維之會,亦神之本也。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於日,人之神,棲於目。」足太陽起於目內眥,足少陽起於目外眥,足陽明之承泣在目下,足少陽之陽白在目上,手少陽之上關在目外,手太陽由目銳眥入耳中,由目內眥斜絡顴,手陽明止於迎香,接近四白、承泣。是手足三陽經氣,俱會於目也。又目之精氣為神為光,亦神之本也。
本穴傍近之穴,為臨泣、目窗、正營、承光,均治目病及驚癇,諸有關神明之症,本穴統能治之。本穴有似諸神穴之本,名之「本神」,是所宜也。
《黃庭經》:「何為死作令神泣。」註:「房中不慎,傷精失明,故神泣也。」泣為哭,神而哭泣,義近於玄。余意「死作」之「作」字,應讀平聲,音柞,字義濫行不節也。「泣」,古與「濇」通。濇,滯而不靈也。「泣」,宜讀「濇」。原神本靈,腎損則腦傷而不靈,故神濇也,而健忘,失眠、目昏諸證生矣。本穴能治之。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