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色境識不二法系列之四十三 累世業劫清醒妄念相續
李秉信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胎, 到哇哇墜地來到這個人間 ,都是兩手空空的來 。不論你可以在人世間待得多久 ,都一定是空無一物的來, 而且也注定,必須要兩手空空的走 。 人來的時候由不得自己, 人走的時候,更常常無法如人所願。
我們在世間辛苦的活了一輩子, 嚐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經歷了命運的高低起伏, 曾經擁有的一定會失去, 曾經在乎的一定會釋懷。 但是有一點常常會困惑著我們, 那就是,我們似乎在按著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劇本, 不管你是心甘情願,還是無可奈何, 都必須要這樣亦步亦趨地走下去。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除了極少數的人以外, 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人生是無法掙扎的。 在冥冥當中, 我們似乎在順著一個不知名的軌跡運行。說穿了, 這個像流星一樣的軌跡,就是你的意識和潛意識的交戰, 編織了你我花八門的人生。
在新約聖經羅馬書裡, 保羅非常無奈的告訴他的信徒, 立志行善由的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生命在作天人交戰的爭鬥時, 很少人知道,在這個過程當中潛藏著許多奧秘。
雖說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 誰都無法預測旦夕的禍福, 但是人總得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得得失失的抓取權衡後, 沈浸於人與人之間恩愛情仇的糾葛中,才能終於深自的點悟.
原來, 我們都被捆綁在一個不知明的業識中。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深深地感受到, 絕大多數的人, 像是泥土中的蚯蚓一樣, 就算是非常的努力, 若是沒有大徹大悟,也很難擺脫掉,被捆綁在溼泥土壤中的格局。 再怎麼掙扎, 也只是在有限的空間中, 付出無謂的選擇而已。
問事人是個年輕貌美的熟女, 雖然已經年近四十, 但是保養得非常得宜。 不但在容貌上青春永駐, 舉手投足當中, 更甚發一種成熟的美麗。 但是說也奇怪的, 在他這輩子的感情生活上, 就是非常的蒼桑及坎坷。 她非常感慨地說道, 再心愛的對象,得到後, 在他的內心中,就出現了早晚都會失去恐懼。
再無法放下的人, 就算是幾經波折,也一定是會離開你。 人生本來就像是南柯一夢般, 總是在因果的漩渦破滅後醒來 。 然而,說真的, 在他內心的深處,非常渴望感情的滋潤。
她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道,人總在了悟因果之後, 才有機會大徹大悟。 但是過了一陣子以後, 又似乎會被一個不知名的力量牽引, 重蹈覆轍。 原來在當事人內心的最深處, 存在著一個疑心病的幽暗意識。
她來自一個單親的家庭, 媽媽在生下他以後,被父親拋棄了。 雖然,娘家的家境還不錯, 就算是父親沒有承擔家計,她們家的生活,並沒有經歷太多的苦日子。 但是在他的潛意識裡面,總是不相信,幸福會停在他的身邊。 更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 會有真正的感情存在著。
每一次說交往的對象, 當事人越是珍惜這一份感情, 在他的潛意識裡, 因為害怕傷害, 總是不由自主的把它結束掉。 當事人很不甘願的說,原來我們波波折折走了的一生, 不就是在思想的實驗室裡,做了一個又一個因果的實驗嗎?
順著他的說法仔細思索, 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世界,都是以前我們所想出來的 。我們深愛跟我們痛恨的人,也都是用我們感覺去表現出來的。 喜惡就常在於,自己的屈屈一念而已。
用這個女孩,在感情上的折磨做一個例子。愛恨像是一刀的兩刃一樣,出手傷人,反弓傷己。 笛卡兒說: 我思故我在。 其實, 說的更真切一點, 我們怎麼想, 我們的世界,就會依照我們的感覺,讓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人。然而,這又是下一個需要自問自答的問題 , 我們真的能控制,要怎麼想嗎?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力量, 讓我們這樣不由自主的想下去, 甚至讓自己無法自拔。 因為那個讓自己摸不著的業識, 糾結著自己,往下墜入一個無窮盡的深淵。說到了思想,他最麻煩的地方, 就是身不由己的念念相續, 會讓人無以名之的一直想下去。
很多人都在胡思亂想之際, 不知不覺的把自己想壞了。所以憂鬱症成為二十一世流行病。 用當事人的說法來講, 每一次論及婚嫁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 那個無以明之的恐懼感就出現了。 在千頭萬緒的妄念之後, 讓結果無疾而終。醫術精湛的大夫,在望聞問切之際,拿捏的是病根。
在中醫的理論當中,常常說到,我們的意志,往往是病相的病根, 叫作情志病。五行不協調的醫理,暗示了肉体的痛苦, 來自於我們的思想。 善醫者一定會說,人類最高明的醫生,一定是我們的心,驅使著我們的肉体,來自我痊癒 。 術數者講究相由心生,其實相家所在乎的是心裡怎麼想,而外相便成為別人所看到的模樣 。
高明的陽宅師父,他所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原因,成就這樣風水,而這樣的原因一定有一個思想的源頭 。 人的生命品質,就如同人思想實驗的結果一樣, 呈現出來的質量 ,都來自於每一個念頭的升起。 不但半點都瞞不了自己看自己的眼睛 ,更無法說服別人看你的角度。
換句話說, 我們得為我們自己的生命品質,負完全的責任 。 然而, 真正的責任, 是來自於我們累世累劫的業識。 造業的人, 就是以前的我。佛家常說,天作孽尤可存,自作孽不可活 。人從念頭升起的那一刻,經歷了過程的所作所為,到他所面對的結果,往往只能用你活該,三個字加以形容 。
有些人常深自感歎,他的生活總是充滿著挫折和痛苦。 但是如果能跳脫出生活樣子的表面,而看到了藏在生活問題後面生命的病根,參透了自己的方向 ,對症下藥,人世間所有的痛苦必將迎刃而解 。
從另外一個方向來思考, 人的滿足, 不就是你所期待遠景,和實際所發生結果完美的契合,而得到全然的自我肯定。 人的痛苦,不就是內心的期待和外境的結果漸行漸遠,無法調適自處 ,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赴的牛角尖裡 ,而折磨自己無法入睡。人必須要非常小心自己怎麼想,更在乎自己怎麼期待。
在佛家看來,我們起心動念的那一刻 , 結果在內心的感覺裡便已經成形了 。 倒著說笛卡兒的話,我在故我思 。 真正的含義是, 看清楚了我們世界裡,每一個動念的思緒和外境的距離 ,那將是心想事成渾然天成的祕密 。
所以, 如何從已經發生結果的外境, 看回到當初讓結果發生的起念 ;又如何從一個心中升起的念頭,預知將發生的結果,我們就掌握了心裡所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可以成就每一個預期的密祕。 生活自在到此,生命喜悅盡都在一念升起的彈指之間,生活的豁達全然遊走在念念分明的單純中 。
一個意志力堅強,想到做到的人, 一定是一個能安靜自己的人。看到自己的念頭一個又一個起來,一個又一個的過去 ,當自己能夠站出來看自己萬念俱發,又萬念俱灰的時候, 你是否能夠看到什麼力量,什麼原因讓自己煩惱不堪 。 人唯有像照鏡子一樣,自己觀照出自己問題,才能如大夢初醒一樣,看破因果而了悟因緣。
靜心觀照是唯一的鏡子,能看到自己心境起伏的法門 。 清醒就如同看到鏡中影像後的修正,那是自己唯一會好的方法,也是自己能醫療自己的心藥。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胎, 到哇哇墜地來到這個人間 ,都是兩手空空的來 。不論你可以在人世間待得多久 ,都一定是空無一物的來, 而且也注定,必須要兩手空空的走 。 人來的時候由不得自己, 人走的時候,更常常無法如人所願。
我們在世間辛苦的活了一輩子, 嚐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經歷了命運的高低起伏, 曾經擁有的一定會失去, 曾經在乎的一定會釋懷。 但是有一點常常會困惑著我們, 那就是,我們似乎在按著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劇本, 不管你是心甘情願,還是無可奈何, 都必須要這樣亦步亦趨地走下去。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除了極少數的人以外, 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人生是無法掙扎的。 在冥冥當中, 我們似乎在順著一個不知名的軌跡運行。說穿了, 這個像流星一樣的軌跡,就是你的意識和潛意識的交戰, 編織了你我花八門的人生。
在新約聖經羅馬書裡, 保羅非常無奈的告訴他的信徒, 立志行善由的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生命在作天人交戰的爭鬥時, 很少人知道,在這個過程當中潛藏著許多奧秘。
雖說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 誰都無法預測旦夕的禍福, 但是人總得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得得失失的抓取權衡後, 沈浸於人與人之間恩愛情仇的糾葛中,才能終於深自的點悟.
原來, 我們都被捆綁在一個不知明的業識中。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深深地感受到, 絕大多數的人, 像是泥土中的蚯蚓一樣, 就算是非常的努力, 若是沒有大徹大悟,也很難擺脫掉,被捆綁在溼泥土壤中的格局。 再怎麼掙扎, 也只是在有限的空間中, 付出無謂的選擇而已。
問事人是個年輕貌美的熟女, 雖然已經年近四十, 但是保養得非常得宜。 不但在容貌上青春永駐, 舉手投足當中, 更甚發一種成熟的美麗。 但是說也奇怪的, 在他這輩子的感情生活上, 就是非常的蒼桑及坎坷。 她非常感慨地說道, 再心愛的對象,得到後, 在他的內心中,就出現了早晚都會失去恐懼。
再無法放下的人, 就算是幾經波折,也一定是會離開你。 人生本來就像是南柯一夢般, 總是在因果的漩渦破滅後醒來 。 然而,說真的, 在他內心的深處,非常渴望感情的滋潤。
她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道,人總在了悟因果之後, 才有機會大徹大悟。 但是過了一陣子以後, 又似乎會被一個不知名的力量牽引, 重蹈覆轍。 原來在當事人內心的最深處, 存在著一個疑心病的幽暗意識。
她來自一個單親的家庭, 媽媽在生下他以後,被父親拋棄了。 雖然,娘家的家境還不錯, 就算是父親沒有承擔家計,她們家的生活,並沒有經歷太多的苦日子。 但是在他的潛意識裡面,總是不相信,幸福會停在他的身邊。 更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 會有真正的感情存在著。
每一次說交往的對象, 當事人越是珍惜這一份感情, 在他的潛意識裡, 因為害怕傷害, 總是不由自主的把它結束掉。 當事人很不甘願的說,原來我們波波折折走了的一生, 不就是在思想的實驗室裡,做了一個又一個因果的實驗嗎?
順著他的說法仔細思索, 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世界,都是以前我們所想出來的 。我們深愛跟我們痛恨的人,也都是用我們感覺去表現出來的。 喜惡就常在於,自己的屈屈一念而已。
用這個女孩,在感情上的折磨做一個例子。愛恨像是一刀的兩刃一樣,出手傷人,反弓傷己。 笛卡兒說: 我思故我在。 其實, 說的更真切一點, 我們怎麼想, 我們的世界,就會依照我們的感覺,讓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人。然而,這又是下一個需要自問自答的問題 , 我們真的能控制,要怎麼想嗎?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力量, 讓我們這樣不由自主的想下去, 甚至讓自己無法自拔。 因為那個讓自己摸不著的業識, 糾結著自己,往下墜入一個無窮盡的深淵。說到了思想,他最麻煩的地方, 就是身不由己的念念相續, 會讓人無以名之的一直想下去。
很多人都在胡思亂想之際, 不知不覺的把自己想壞了。所以憂鬱症成為二十一世流行病。 用當事人的說法來講, 每一次論及婚嫁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 那個無以明之的恐懼感就出現了。 在千頭萬緒的妄念之後, 讓結果無疾而終。醫術精湛的大夫,在望聞問切之際,拿捏的是病根。
在中醫的理論當中,常常說到,我們的意志,往往是病相的病根, 叫作情志病。五行不協調的醫理,暗示了肉体的痛苦, 來自於我們的思想。 善醫者一定會說,人類最高明的醫生,一定是我們的心,驅使著我們的肉体,來自我痊癒 。 術數者講究相由心生,其實相家所在乎的是心裡怎麼想,而外相便成為別人所看到的模樣 。
高明的陽宅師父,他所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原因,成就這樣風水,而這樣的原因一定有一個思想的源頭 。 人的生命品質,就如同人思想實驗的結果一樣, 呈現出來的質量 ,都來自於每一個念頭的升起。 不但半點都瞞不了自己看自己的眼睛 ,更無法說服別人看你的角度。
換句話說, 我們得為我們自己的生命品質,負完全的責任 。 然而, 真正的責任, 是來自於我們累世累劫的業識。 造業的人, 就是以前的我。佛家常說,天作孽尤可存,自作孽不可活 。人從念頭升起的那一刻,經歷了過程的所作所為,到他所面對的結果,往往只能用你活該,三個字加以形容 。
有些人常深自感歎,他的生活總是充滿著挫折和痛苦。 但是如果能跳脫出生活樣子的表面,而看到了藏在生活問題後面生命的病根,參透了自己的方向 ,對症下藥,人世間所有的痛苦必將迎刃而解 。
從另外一個方向來思考, 人的滿足, 不就是你所期待遠景,和實際所發生結果完美的契合,而得到全然的自我肯定。 人的痛苦,不就是內心的期待和外境的結果漸行漸遠,無法調適自處 ,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赴的牛角尖裡 ,而折磨自己無法入睡。人必須要非常小心自己怎麼想,更在乎自己怎麼期待。
在佛家看來,我們起心動念的那一刻 , 結果在內心的感覺裡便已經成形了 。 倒著說笛卡兒的話,我在故我思 。 真正的含義是, 看清楚了我們世界裡,每一個動念的思緒和外境的距離 ,那將是心想事成渾然天成的祕密 。
所以, 如何從已經發生結果的外境, 看回到當初讓結果發生的起念 ;又如何從一個心中升起的念頭,預知將發生的結果,我們就掌握了心裡所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可以成就每一個預期的密祕。 生活自在到此,生命喜悅盡都在一念升起的彈指之間,生活的豁達全然遊走在念念分明的單純中 。
一個意志力堅強,想到做到的人, 一定是一個能安靜自己的人。看到自己的念頭一個又一個起來,一個又一個的過去 ,當自己能夠站出來看自己萬念俱發,又萬念俱灰的時候, 你是否能夠看到什麼力量,什麼原因讓自己煩惱不堪 。 人唯有像照鏡子一樣,自己觀照出自己問題,才能如大夢初醒一樣,看破因果而了悟因緣。
靜心觀照是唯一的鏡子,能看到自己心境起伏的法門 。 清醒就如同看到鏡中影像後的修正,那是自己唯一會好的方法,也是自己能醫療自己的心藥。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