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天地人三才全息論系列之七 三才合一圓運動節點
中醫師 李秉信
手三陽大腸、小腸、三焦經,從手走到頭是順,從頭走到手就是逆;足三陰肝、脾、腎經,從足走到腹是順,從腹走到足就是逆;足三陽膽、胃、膀胱經,從頭走到足是順,從足走到頭就是逆。從這些順逆中,既可以分辨出陽氣和陰氣的走向,也可以用來作為診斷病狀的參考。 (彭子益, 1947)
清楚了什麼是順,什麼是逆,牽涉到時間的流動。把手足陰陽各經絡的走向,按其上下順逆而先後聯繫起來,就是氣血循環周流不息的順序,也就是會有先後的持續。體內經氣的循環,源頭就是盡頭的時候,一條無頭無尾的循環線,就是圓運動。三才合一圓運動節點治療,並不是一套理論,而是扎扎實實用在臨床上的技術,中醫時間醫學的源頭。
把三才視作一個系統來對待,中醫師講究子午流注針法,便猶然而出。子午流注針法小言之,不過為針灸的一種配穴方法,大言之,則根源於五運六氣,概括了整個中醫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所圍繞的軌跡,就是古中醫學對圓運動節點的合一。把天人地三才節點,在天上的時間,人體的穴位以及特定的方位,用針灸在人體上刺激。三才合一的療效,乃是經典中醫最核心的價值。
圓運動陰陽交錯能量的釋放,故可喻作“大則彌綸宙宇,小則纖悉秋毫”的一種傳統的高級古典針法。從古代醫家些蛛絲馬跡的文字描述,可以看到先賢對於圓運動陰陽交錯能量釋放的講究。古醫家在用針前,未欲行針,先審晦晴,察其病源,論定何經絡,已定穴竅分明。
了解現在病人生命狀態,是在內外宇宙圓運動的哪一個位置,是經典中醫下手治療的基本功。下手治療之前,必須要先維持元氣。這是我們所說的,五行生剋補瀉於心。血支血忌,莫犯人神,太乙在宮,切莫施針。寒熱醉飽,勞弱風陰。春夏宜暖,秋冬大溫。端心正已,如待貴賓。左手按定,右手持針。
下針如龍投大海,起針似猛虎離山。針有劫病之功,藥有拔山之力;氣血凝滯,須用砭針刺之。這樣的動見觀瞻,才能夠有效刺激圓運動的節點,達到最大的療效。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手三陽大腸、小腸、三焦經,從手走到頭是順,從頭走到手就是逆;足三陰肝、脾、腎經,從足走到腹是順,從腹走到足就是逆;足三陽膽、胃、膀胱經,從頭走到足是順,從足走到頭就是逆。從這些順逆中,既可以分辨出陽氣和陰氣的走向,也可以用來作為診斷病狀的參考。 (彭子益, 1947)
清楚了什麼是順,什麼是逆,牽涉到時間的流動。把手足陰陽各經絡的走向,按其上下順逆而先後聯繫起來,就是氣血循環周流不息的順序,也就是會有先後的持續。體內經氣的循環,源頭就是盡頭的時候,一條無頭無尾的循環線,就是圓運動。三才合一圓運動節點治療,並不是一套理論,而是扎扎實實用在臨床上的技術,中醫時間醫學的源頭。
把三才視作一個系統來對待,中醫師講究子午流注針法,便猶然而出。子午流注針法小言之,不過為針灸的一種配穴方法,大言之,則根源於五運六氣,概括了整個中醫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所圍繞的軌跡,就是古中醫學對圓運動節點的合一。把天人地三才節點,在天上的時間,人體的穴位以及特定的方位,用針灸在人體上刺激。三才合一的療效,乃是經典中醫最核心的價值。
圓運動陰陽交錯能量的釋放,故可喻作“大則彌綸宙宇,小則纖悉秋毫”的一種傳統的高級古典針法。從古代醫家些蛛絲馬跡的文字描述,可以看到先賢對於圓運動陰陽交錯能量釋放的講究。古醫家在用針前,未欲行針,先審晦晴,察其病源,論定何經絡,已定穴竅分明。
了解現在病人生命狀態,是在內外宇宙圓運動的哪一個位置,是經典中醫下手治療的基本功。下手治療之前,必須要先維持元氣。這是我們所說的,五行生剋補瀉於心。血支血忌,莫犯人神,太乙在宮,切莫施針。寒熱醉飽,勞弱風陰。春夏宜暖,秋冬大溫。端心正已,如待貴賓。左手按定,右手持針。
下針如龍投大海,起針似猛虎離山。針有劫病之功,藥有拔山之力;氣血凝滯,須用砭針刺之。這樣的動見觀瞻,才能夠有效刺激圓運動的節點,達到最大的療效。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