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上經心法提要之一 易道則彌六合退藏於密
李秉信
許多人對於易經之起源, 做了許多研究。【易】非起源於易學,乃半途被採用為,代表卦象之名。 並未包括儒門之十翼, 僅為周易之上下經。 故秦始皇焚書,未加禁止, 因為他認為只是卜筮數術。此周易之六十四卦,象,爻,乃純用于卜筮者,【易】字被用於易經,乃由於歷史時代之演變,在殷周之際,政治社會信仰等潮流屬必然之趨向。
【易】字之說, 可以有他的形象加以分析,說文謂【易】乃象形字,易即蜥蜴,俗名【守宮】,玉裁註【易】上象首,四足,尾甚短,故不象。蜥蜴即俗稱壁虎一類爬蟲,所以稱之為四腳蛇。守宮一名,據東方朔之【傳師古註】一書所述,謂以器飬守宮,食以丹砂,滿七斤時,檮萬下,以之點女人體,一身不退,唯有房事時始消失,故稱之為守宮。
段氏可註說文:易字當從【金文】而來,蜥善變,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謂蜥蜴叩守宮之類,俗名十二時蟲。嶺南異物志言,其首隨十二時【變色】。後來之易學家據之謂【易】乃取之于蜥蜴之變。周易封次皆一反一正,兩兩相對,每掛六爻,兩卦共十二爻,一如蜥蜴之十二時而變,此乃後來學者之臆測,非許慎及段玉裁之原來解釋。
第二說:認為【易】乃日月二者之義,象陰與陽,此乃採自東漢魏伯陽所說:【日月為易,剛柔相當】魏所著【參同 】, 乃參同周易, 黃帝及老子三家所說, 其中皆為坎, 離, 水, 火, 龍虎等。此【日月為易】之說,乃引自許慎,許又引自【秘書】。 段註秘書乃【緯書】,【緯書】乃西漢末,假托經義,言符簶瑞應之書,漢所流行之象數易,即由此出。但【易】字之下。並非月字,故已經由段氏加于否定。
【說文】又說【易】上象【日】下象旗飄動之【勿】,以之象徵易之變。甲骨文中屢見【易】及【不易日】之辭。【易日】義為改日期,【不易日】則吉,不更改日期。蓋古人一切重要行動,皆受天候影響,【易】乃【倚日畫雲掩之象】,日為雲掩,則將有雨霧不宜出行,故須改期。此乃【易】字,真乃造字者智慧之表現。故孫貽滾謂【易】乃【更】之義,乃更換,【易】字,後來學者以之為易學之名。
易學中之【易】代表甚多意義。由哲學思想之【道】,有思想符號之【象】,有用以占筮所用之【術】,及【數】與【文字】等多重意義。古人立言力求簡約。【易】之一字,代表道象等。道之意義乃無方向,超時空,園編存在,非言語,文字,符號,行跡所能形容,一落言詮,便將背乖全義。今試分別敘述易之道,象,數,文等於后。
易之道。【道】在【說文】中解為【所行到也】因之後人引申為哲學思想之【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抽象意義,乃自易學而來,易之道由下列三義:
(1)道乃形而上,但非在萬物萬形之外,另有一所謂形而上的道之存在,。亦非寄生於萬物之內,為靈魂或意識之存在身體之內。易之道,乃萬物為一,萬物之變動,即道之功用,二者之一若不存在,則二者俱亡。雖易之功用在變動,但并不隨萬物而生住壞空,及眾生之生老病死,故繋辭曰:「生生之謂易」, 乃「為道也屢遷, 變動不居, 周流六虛, 上下無常, 剛柔相易, 不可為典要, 變所適」
(2)道為周遍之法則,萬物乃易道法則之表現,繋辭為【易】之道,所下之定義:【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之道無限量大而無外,細入無間,故繫辭謂:【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不知】。
(3)其特性具有三義,【簡易】【變易】【不易】。乃于一陰一陽為理, 更進一步觀察分析之, 「簡易」或稱「易簡」,乃就乾陽坤陰動生處而言。【變易】乃就其起用處而言。【不易】乃就其表現在萬物上之體位。此三義,即易哲學之要義。亦即義。哲學思想之本源。
易學中有【道】乃針對易之有【象】,及【術】而分別之。【道】為形而上,【象】【術】為形而下。研究易學者將之分為三個階段:
(1)伏義氏見宇宙萬物紛擾,乃欲尋求萬物之所以生,所以長,所以成,所以滅,所以然,所以不然之原因。經過觀察萬象後,加以慎思明辨,歸納,乃發現在萬物錯綜複雜現象中,實有理路法則可尋,於是乃畫八卦以象之。
(2)周文王後創筮術,以推廣共用,故秦火未禁。
(3)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仍感慨言:【假我數年以學易,可以無憾矣】。孔子五十始專心學易,為易作翼,即: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繫,下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繋辭,亦稱繋辭傳,又稱大傳。史記曾稱讚之為【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繋辭即繋於卦下之辭。因孔子之作,而使【易】發揚光大。繋辭傳中所說,即直接指向【易道】,如「天地設位, 而易行乎其中矣」「易窮則變, 變則通」。
易之象,易學與其他哲學不同之處,是其【象】。易學之創立乃光有【象】,象即符號。筮術及哲理皆依象而興。象乃直接表現易道。筮術乃用一套設計方法,求得象。文字再據之以演說易道。故在易學中,【象】極為重要,離象便無易學。
伏義昼象,因彼時尚無文字,不得已而用符號以代之。時間愈久愈發現其簡捷,而又明確。周文王將伏義八卦增為六十四卦。孔子贊易,以是十翼文字發揮易之道,雖可捨占筮,但不能離象。卦象所表現之易道,其直接性,其活變性,其玄奧性,即不離正反,陰陽二象。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