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種子意識系列之五 不再是我的大生
李秉信
我們可以把種子意識的奧秘,做一個更清楚的詮釋。「意識轉換」的最大特性,便是「不受限制」。那是一個人能夠重生,或者是轉變成另外一個人,最關鍵的轉捩點。一個人最大的自由度,就是一想就生,再想就死的「絕對穿越性」。若是沒有這樣的能力,誰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
很少人能夠再活的時候,經歷這樣絕對的改變。只有在瀕死的經驗中,死而復生者,都可以深刻的體會佛教所主張的「心」的力量。在原始佛教中的死,是連心靈、識心全部都要死透透,只剩下「真心」,這就是「大死」,也叫「涅槃」;這個到底是很簡單的,只有在死透透的生命狀態下,才能夠啟動改變的力量。
其實,他不是只有能夠改變自己而已。這麼一個乾淨的靈,而涅槃、大死之後,還可以再穿上一個不同的肉體「大生」。「大生」就是又從「真心」出來,到心靈以下的世界自由的玩創造遊戲,這就叫「出菩提路」,也叫「大生」。這樣的出來,已經不再局限在原來的肉體,而是藏在每一個有肉體的心靈裡。
把這個秘密說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很少人能夠了解的「化身」。耶穌在二千多年前說的,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這樣的一句話,穿越了時空,不但沒有褪色,更是多少人生命裡的信仰。這就是生命的穿越性。能夠這樣自由的來去,無罣無礙,就是佛的尊號「如來」與「善逝」。
「如來」就是自在的來,而「善逝」就是善於逝去,很會死,死透透。能這樣大死之後再大生,才叫成佛了。其實,由這樣一個如此來去自如,意識隨意的自在性,正說明了「意識轉換」的最大特性,便是「不受限制」。人若是沒有辦法達到這種一想就生,再想就死的「絕對穿越性」,永遠像是,溼泥土的蚯蚓一樣,再怎麼樣的掙扎,也沒有辦法跳出有限的格局。
然而,能夠「多有力」的不受限制,或是絕對穿透性,這就牽涉到了「心」的本質,我們以後再談。但是,唯有完全的「不受限制」,才把所謂的生死問題都超越了,生死對生命已無阻礙了,這樣才叫「了生脫死」!而能做到涅槃和出菩提路就是佛的境界!這才是能真正能解脫煩惱的唯一道路。
其實,細究生死之間的巧妙,只是在「意識轉換」的自在度而已。他所能夠衍生出來的力量,是這麼的強大叫做「不再是我」。這句話到今天,一直在筆者的心理蕩漾著。『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裡所活的生命,是我在神兒子的信裡,與祂聯結所活的,祂是愛我,為我捨了自己。』(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
當人疲睏在罪惡之境,落泊於俗世之中,厭煩於汲汲鑽營的功利社會時,總會渴望能不再是自己,企盼能有一個大能、剛強的生命作他的新生命,以脫塵離俗,不隨波逐流,重新過新的生活。這裡,聖經的確啟示了這個奇妙的救法: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或許,我們能夠從奧古斯丁的經歷,有所感觸。在第四世紀,有一位極被神重用的基督徒,名叫奧古斯丁;他歸主前是個放蕩不羈、縱情酒色的青年,後來醒悟過來,悔改信主得救了。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見一位從前一同放蕩的女子,立即轉身而去。那女子希奇的呼喚他:『奧古斯丁,是我!』
但奧古斯丁仍與她背道而走,直到走遠了,纔大聲回答:『是的,你還是你,但我已經不再是我了!』意思是說,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新的奧古斯丁,不再是那女子素來所熟識的那個放蕩之人了。雖然,奧古斯丁的身體仍就是一樣,但是,裡面的生命已經不一樣了。不再是我(舊我),因為,過去的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奧古斯丁成為新的奧古斯丁,因為他有主耶穌作他的新生命。所以『不再是我』,不是洗心革面,懊悔已往,而是裡面的生命不一樣了;一個新的生命加進來了。根據聖經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這個『不再是我』的『我』是舊我,是受了撒但的毒害和敗壞,既勸不好,也改不好的『我』。
神拯救的方法,乃是把這個我,這個舊人擺在十字架上,將他結束。這個舊人如何能結束呢?乃是藉著死,死就結束了。羅馬書六章六節說,『知道我們的舊人已經與祂同釘十字架。』這個祂乃是神親自來成為一個人,就是耶穌基督,經過三十三年半的人性生活,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一面擔當了所有人的罪,代替人受罪的刑罰;
另一面藉著祂在肉體裡的死,帶著我們這敗壞的舊人與祂同死。我們聯於祂的死,就『不再是我』,不再是自己了。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我們可以把種子意識的奧秘,做一個更清楚的詮釋。「意識轉換」的最大特性,便是「不受限制」。那是一個人能夠重生,或者是轉變成另外一個人,最關鍵的轉捩點。一個人最大的自由度,就是一想就生,再想就死的「絕對穿越性」。若是沒有這樣的能力,誰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
很少人能夠再活的時候,經歷這樣絕對的改變。只有在瀕死的經驗中,死而復生者,都可以深刻的體會佛教所主張的「心」的力量。在原始佛教中的死,是連心靈、識心全部都要死透透,只剩下「真心」,這就是「大死」,也叫「涅槃」;這個到底是很簡單的,只有在死透透的生命狀態下,才能夠啟動改變的力量。
其實,他不是只有能夠改變自己而已。這麼一個乾淨的靈,而涅槃、大死之後,還可以再穿上一個不同的肉體「大生」。「大生」就是又從「真心」出來,到心靈以下的世界自由的玩創造遊戲,這就叫「出菩提路」,也叫「大生」。這樣的出來,已經不再局限在原來的肉體,而是藏在每一個有肉體的心靈裡。
把這個秘密說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很少人能夠了解的「化身」。耶穌在二千多年前說的,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這樣的一句話,穿越了時空,不但沒有褪色,更是多少人生命裡的信仰。這就是生命的穿越性。能夠這樣自由的來去,無罣無礙,就是佛的尊號「如來」與「善逝」。
「如來」就是自在的來,而「善逝」就是善於逝去,很會死,死透透。能這樣大死之後再大生,才叫成佛了。其實,由這樣一個如此來去自如,意識隨意的自在性,正說明了「意識轉換」的最大特性,便是「不受限制」。人若是沒有辦法達到這種一想就生,再想就死的「絕對穿越性」,永遠像是,溼泥土的蚯蚓一樣,再怎麼樣的掙扎,也沒有辦法跳出有限的格局。
然而,能夠「多有力」的不受限制,或是絕對穿透性,這就牽涉到了「心」的本質,我們以後再談。但是,唯有完全的「不受限制」,才把所謂的生死問題都超越了,生死對生命已無阻礙了,這樣才叫「了生脫死」!而能做到涅槃和出菩提路就是佛的境界!這才是能真正能解脫煩惱的唯一道路。
其實,細究生死之間的巧妙,只是在「意識轉換」的自在度而已。他所能夠衍生出來的力量,是這麼的強大叫做「不再是我」。這句話到今天,一直在筆者的心理蕩漾著。『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裡所活的生命,是我在神兒子的信裡,與祂聯結所活的,祂是愛我,為我捨了自己。』(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
當人疲睏在罪惡之境,落泊於俗世之中,厭煩於汲汲鑽營的功利社會時,總會渴望能不再是自己,企盼能有一個大能、剛強的生命作他的新生命,以脫塵離俗,不隨波逐流,重新過新的生活。這裡,聖經的確啟示了這個奇妙的救法: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或許,我們能夠從奧古斯丁的經歷,有所感觸。在第四世紀,有一位極被神重用的基督徒,名叫奧古斯丁;他歸主前是個放蕩不羈、縱情酒色的青年,後來醒悟過來,悔改信主得救了。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見一位從前一同放蕩的女子,立即轉身而去。那女子希奇的呼喚他:『奧古斯丁,是我!』
但奧古斯丁仍與她背道而走,直到走遠了,纔大聲回答:『是的,你還是你,但我已經不再是我了!』意思是說,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新的奧古斯丁,不再是那女子素來所熟識的那個放蕩之人了。雖然,奧古斯丁的身體仍就是一樣,但是,裡面的生命已經不一樣了。不再是我(舊我),因為,過去的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奧古斯丁成為新的奧古斯丁,因為他有主耶穌作他的新生命。所以『不再是我』,不是洗心革面,懊悔已往,而是裡面的生命不一樣了;一個新的生命加進來了。根據聖經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這個『不再是我』的『我』是舊我,是受了撒但的毒害和敗壞,既勸不好,也改不好的『我』。
神拯救的方法,乃是把這個我,這個舊人擺在十字架上,將他結束。這個舊人如何能結束呢?乃是藉著死,死就結束了。羅馬書六章六節說,『知道我們的舊人已經與祂同釘十字架。』這個祂乃是神親自來成為一個人,就是耶穌基督,經過三十三年半的人性生活,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一面擔當了所有人的罪,代替人受罪的刑罰;
另一面藉著祂在肉體裡的死,帶著我們這敗壞的舊人與祂同死。我們聯於祂的死,就『不再是我』,不再是自己了。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