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診斷學 75 筆記
四 疾病命名的診斷意義
這個疾病的名稱,你怎麼命名?這裡面它本身就反映了,它總是根據一個什麼特性來的。根據它的病性來的,根據它的病位來起的名字。它總有一個根據的。這個裡面本身就帶有一種診斷意義。見到這個名字就反映了它的主要特徵。它就有診斷意義。所以疾病命名,這個名稱命的好不好,科學不科學?它就有很大的意義在裡面。比如說講破傷風這名字,中醫這個名字我看就命的非常好。為什麼?它屬於損傷,破傷了。感染了風毒,有動風的表現,你看,把它的病因、形成的症狀特徵,三個字就把它概括進去了。一看到破傷風,你大體就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回事。就理解得了。所以這個疾病命名,有很高的診斷意義,有科學意義。
疾病命名的形式有很多種。各科的疾病命名形式可能不太一樣。比如說體表的那些病,因為肉眼就可以看得到,外面就可以看得到。因此多半是用它的體徵。具體的病理改變。癰很大,腫得很大,又紅,那我說是癰。像一個釘子一樣的,我就叫做疔。像一個癤子,我就叫做癤。麻疹等等。這些病是根據外面就看得到,你說中醫沒有病名嗎?是有的,是根據這些來的。這些名有相當一部分西醫也承認。但是那內臟的病。確實很多問題看不到,那只好怎麼辦呢?根據症狀來命名了。內臟的病確實有不少。這是要中醫加以改進的。水腫、黃膽、泄瀉、頭痛,頭痛,那個頭痛多少原因引起頭痛,發熱,多少情況引起發熱?確實這個當然不好。那我們把它加以改進。內臟病,還確實有以症狀作為病名的。這是不好,不夠的地方。是限於中醫過去的學術發展,認識水平。因為它是內臟的疾病,以症狀來命名。認識不完整,不深刻,所以就來了一個辨證論治。大大補充了它,豐富。病位在肝,是肝腎陰虛,還是脾腎陽虛?還是心肺氣虛?還是肝膽濕熱?它用辨證來補充。所以內科病就特別重視辨證論治。外科、皮膚科,這些問題,它就是針對病來治療的,針對得很多。它那辨證論治就不太重視,為什麼?這個癰、瘡,就看得很清楚。我就按治理的方法治你的癰、治瘡、治疔、治濕疹,是吧!它有這麼一個認識問題。
中醫病名還有一個特點,非常精煉。1~4字。好像沒有發現五個字的病名。最多四個字,最少只有一個字。什麼是一個之?比如瘧疾,瘧疾是幾個字。真正的只有一個字。那個病字、疾字,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是不是?痢疾,一個字吧!所以有的一個字診斷出來,癲病,狂病,癲,就是一個病。狂、癇,都是一個字就是一個病。多的四個字。所以它非常精煉、簡明。這是它的優點。但是它也就存在一個什麼問題?一個字能夠又把病位,又把病性,又把病因,又把症狀都能夠概括進去嗎?沒有那麼高的水平。它可能就只能夠抓住其中一個問題。這件事它不夠的地方。你看那個西醫診斷,闌尾炎,或者腸梗阻,你看小腸,急性,高位,完全性,麻痺性,梗阻性,左一性,右一性,就把那個診斷得很詳細了,是不是啊!風濕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二級心力衰竭,怎麼樣?那個病幾十個字,把它的所有的東西都構成了一個診斷。所有的特徵都變成一個診斷。它們當然有好的地方,怎麼呢?你把這個病全部都記住了這幾十個字。當然這病也診斷出來了。當但是就很難記,那麼多。我們這一個字,痺,什麼?一個痿,一個字就跟你診斷出來了。是不是很簡明,但是就反映的不完整。本質屬性式的命名。按照主症的、按照病因的,按照病理性質的,按照時令氣候的,這些我們教材上都有的,我們就不講了。有按形象喻意,打比喻來命名的。比如說我們曾經講過的繡球風,中醫有這個名,腎囊濕疹,陰囊濕疹,腳繡球風。形容它像繡球一樣的。眼睛看不著,到了天黑的時候就不能看見了。雞盲眼,雀目、雞盲、夜盲,這是形容的吧?一種形容。乳蛾,它並不是真正是一個乳蛾,一個乳頭,像一個乳蛾一樣。瘧疾、霍亂、花柳病,惡阻,這都是帶有一種特殊的寓意。瘧疾,為什麼叫瘧?哪一個本質?就是古代認為這種疾病非常之痛苦,很殘酷,酷瘧,一寒起來其身如冰,蓋三床被子,五床被子還在那兒打顫,一熱起來就如坐在火上面,熱起來也是不得了。頭痛起來是頭痛如破。非常酷瘧,殘酷,用的這個字,是吧?霍亂,什麼意思?傾刻之間揮霍繚亂,花柳病,是指眠花宿柳這種性病,不好直接說,花柳,這都是它一種特殊的寓意,用這種名字來命名的。特徵組合式,實際上臨床上的病,往往是若干個特徵組合在一起,比如最常見的病位和病性組在一起的,比如說胸痺、肺癰、病位在肺、在胸部、心,它的病性屬於癰,屬於痿,屬於痺。是不是?這多半是特徵組合的。我們不講了。
附加條件,有一些特殊的條件,這一個字,這個病名裡面兩個字,它其中有一個字就講的是特殊,疫斑熱,說明是傳染性的。所以SARS,非典型性肺炎,現在叫什麼?大家看到沒有?好幾篇文章就提這個,SARS中醫叫什麼名字有的中醫說叫做肺癉,肺熱病。有的說它應該是一個傳染病,應該叫做肺疫,或者又叫做肺疫咳等等。大家看到沒,有好幾篇文章就講的這個病怎麼命名?起碼恐怕要加一個疫在裡面。它是傳染病,病位主要在肺。按我的想法應該是肺疫癉。它是一個急性熱病。以熱為主要表現的主要一種病理改變。
附加條件有的是講的新久急慢,比如休息痢,急黃,走馬牙疳,真心痛,厥心痛。講那病情嚴重了,這種真正的心痛。不是一般的心痛。那就說明很嚴重了。有的講發病條件等等。這些命名形式。這裡我們要重點講幾種病的命名。特別有幾個,我們原來沒有講到。沒有仔細介紹的。疫病類可以理解。
虛勞
虛勞,過去叫虛勞,內科裡面叫虛勞,五勞七傷,我們現在分了幾個什麼勞,血勞,就是一般的這種貧血,血色素減少這種情況。缺鐵性的貧血。髓勞,是講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神勞,是講的用腦過度,神經衰弱情況。有種癭勞,是講甲狀腺機能減退。勞病類。
鬱病類
鬱病類。是講情志因素引起來的。主要屬於情志方面改變的問題。這個容易理解。
厥病類
厥病類。主要以昏厥,昏倒,以這一個“厥”作為主要的根據。四肢厥冷只是一種證候表現。有的病人有這個表現,有的病人沒有四肢厥冷。以昏厥,昏不知人,或者有肢體厥冷。有些什麼厥呢?
•風厥,風厥講的休克那種情況。
•氣厥,又叫鬱厥。歇斯底里那種情況。
•血厥,脈厥,有的人不能看血,看血就倒了。還有的頸總動脈,這個扣子扣緊了以後,一轉動,一壓迫引起了昏倒。這是血厥。
•痰厥,因為痰堵塞了的,有典型的這種病例。痰厥、冷厥,這些我都看到非常典型的痰厥,冷厥。
•酒厥,喝酒醉了以後。
•尸厥,植物人,皮質,大腦,已經沒有正常功能。
•心厥,心臟病引起來的昏迷。
•肺厥,有種肺性腦病,不是有這種情況嗎?
•消渴厥,糖尿病昏迷。
•肝厥,肝昏迷。
•腎厥,尿毒症。
•飢厥,這是講的低血糖之類的表現。
•蛔厥,膽道蛔蟲。這兩個厥不一定有昏迷。
•暑厥,我們曾經講過,中暑昏迷的那種情況。
厥病類疾病,主要是講的甚至昏厥。
癉病類
重點講一下癉病類疾病。癉,一個解釋,過去講“癉者,疸也。”黃疸的那個“疸”,元旦的那個旦字。實際上,按照古代史上的講法,這個“癉”是什麼意思?“癉者,熱也。”是王冰講的。王冰在註解《素問》的時候,王冰是《素問》大注家。《素問》裡面就有癉了,很多個癉。王冰講“癉者,熱也。”就是說:“癉”的原始含義是熱的意思。“癉”是指的什麼問題呢?不單是這樣的,《內經》裡面有好多個癉。特別是《漢書。藝文誌。方技略》,漢書是漢代,所有漢朝以前的書,各種書都把它歸納在一起,經史子集都在一起。修了一本就像我們現在的中華什麼傳書一樣的。漢書裡面有《藝文誌》,藝文大約屬於不是經史,不是講政治問題,《方技略》方法技術,科技這方面的書目。圖書館都有個總目錄,這個圖書館裡面有多少本圖書,都分了類的。《漢書。藝文誌。方技略》裡面就記載有一部書,叫做《五臟六腑癉十一病方》,我們馬王堆有《五十二病方》,《漢書》裡面就記載當時有一本書叫做《五臟六腑癉十一病方》,那就是說心有心癉,有脾癉,有肝癉,有肺癉,有腎癉,有胃癉,有小腸癉,有大腸癉,有膀胱癉。五臟六腑癉十一病方,根據這個情況,王冰隔《漢書》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近吧,他說“癉者,熱也。”《內經》這個時候講的是“熱也”。這個熱是在什麼地方啊?五臟六腑癉。是講的在內臟,不是講體表。因此講的是內臟的、急性的、實熱性的疾病。但是非化膿性的疾病。不化膿,化膿了就變成“癰”。“癰”也是急性實熱性的,是不是?這是講的有幾個條件,
•內臟的,五臟六腑癉,沒有講體表有上面肢體癉,手癉、腳癉,所以說明是內臟的。
•“癉者,熱也”,它是實熱性的。
•不化膿,所以它不屬於癰。
這樣一種疾病叫做癉病。所以我們現在把這種內臟的急性的炎症性的病變,炎,兩個火,這種病說它是炎還差不多,我們中醫講這個癉病類,你說是炎還可以,
•中醫講的肺癉,你說是肺炎,那還可以。急性、實熱性的、非化膿性的。
•心癉,是講的心臟的急性實熱性的,相當於,比如說急性的病毒心肌炎,等等這一類的疾病。
•食管癉,食道,急性的食道炎症。比如喝酒,吃了什麼硫酸啊,什麼刺激了,它的炎症。
•胃癉,急性的胃炎。
•小腸癉,特別是那種小腸出血性的,壞死性的小腸炎。
•胰癉,急性胰腺炎。
•肝癉,就是急性肝炎,肝熱病。
•膽癉,急性膽囊炎。
•腎癉,相當於腎盂腎炎。而不是腎小球、腎小管的那種變態反應性的疾病。而是講的那個真正是有急性實熱性的這種病變。
所以癉病類,現在西醫用得最多,肝炎、腎炎、肺炎、胰腺炎、膀胱炎、什麼炎,這麼多的炎,我們中醫呢,沒有,叫什麼東西呢?又不好跟著西醫叫,它叫腎炎我叫腎炎,實際上,中醫古代就叫做癉。所以我們把這個名字匯合一下。
著病
脹著類病,是急性的階段,我們叫做“癉”,慢性階段叫做“著”。什麼叫做“著”?邪氣附著在這個地方不移,病情還沒有完全恢復,這種遷延性的,慢性的,開始是急性的癉病,到了後來,慢慢這個病情沒有完全恢復,長期的反復發作,遷延改變的。因此,肝病到急性期的時候,我們叫做肝炎,可以叫肝熱病,可以叫做肝癉。這是相通的。到了慢性期,我們叫做肝著。肝著這個名稱《金匱要略》有吧?
•肝著,這個地方總是要,如“其人常欲蹈其胸上”,用旋覆花湯來進行治療的吧!是不是啊?
•腎著,慢性的腎盂腎炎之類的,腎著。當然這個腎著和《金匱要略》講的腎著,有一點不同。《金匱要略》講的是用甘草乾薑湯。腎著湯,就是甘草乾薑湯吧。那應該不是那個腎著。但是我們是用的這個意思來取的。
•慢性膽囊炎我們叫膽脹,慢性胰臟炎叫做胰脹。
•慢性肝炎我們叫做肝脹,或者肝著。
•肺脹是肺氣腫。
•胃脹是慢性胃炎。那種淺表性的萎縮性的肥厚性的,等等,主要一些問題。
這是兩個比較特殊一點的,其他的,瘤,這些我們就不講了。
痺病
請大家注意,痺,原始用意就是“痺”者,阻閉不通,不通暢了。痺有肢體的痺,有內臟的痺。體表的,就是各種肢體的關節疼痛,肢體疼痛,肌肉疼痛,像這樣一類表現的,那是叫做痺。痺,是一大類疾病。不單是體表有各種痺,並且內臟有痺。所以它不是一個具體病,臨床上診斷,什麼病啊?哎呀,你是痺病。這個診斷是不準確的。為什麼?它不是一個具體的病,是一大類疾病。就像說你的了什麼病啊?得的是溫病。溫病是什麼病?按《傷寒》來說,傷寒病。這是一大類疾病,痺病也是一大類疾病,因此我們要認識痺病是一大類疾病。六版教材有所改進,六版王永炎編的《內科學》已經講到痺病是一類疾病,提到了一類疾病。就切忌不能再叫痺證。那個言字旁的證,那是不對的。這個名字我們有濫用的情況。
痺病,比如說肢體上的痺病,就有三痺。三痺,這是清朝張志聰,他明確提出來,風寒濕痺,就叫做三痺。我們現在都講風寒濕痺,實際上風寒濕合在一起叫做三痺。這個名稱作為一個病名,早就有了。
尫痺,是講的類風濕性的關節炎。這個名字西醫已經認識到,風濕和類風濕,它認識到這兩類疾病不一樣。它因此來一個“類”風濕。這個是西醫結合中醫的這個傳統,風濕,把它寒丟掉了,應該說風寒濕性關節炎,它把寒,最關鍵的東西丟掉了。但是它又認識到了風濕和類風濕不一樣,所以來一個類風濕性的疾病。類風濕中醫叫什麼呢?西醫都認識到這兩個疾病確實是不一樣。中醫叫什麼呢?查到原來沒有這個名字。就是北京的焦樹德焦老,大家知道吧?焦老有一個尫痺丸。在遼寧的電視台上面經常放,尫痺沖劑的廣告。焦老是全國名老中醫,又在那個廣告上一打,所以這個尫痺這名字,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指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中醫也可以創造病名。古代可以創造那麼多的病名,我們現在就不能創造病名?那個痺,類風濕關節炎,一定還要叫做這個風寒濕痺?要叫做三痺?不對了。
頑痺,是講的那種頑固,經常反復發作,已經固定在一個地方了。筋痺、皮痺、肌痺、血痺、脈痺,這都是古代都有的。骨痺、偏痺、脊痺、肩痺、項痺,好多個痺。內臟還有痺,內臟的痺。腦絡痺是講的腦血管硬化。心痺,是講的風濕性心臟病。胸痺,是講的缺血性心臟病。就是冠心病。食管痺,是講的食道痙攣,賁門梗阻,等等這種情況。腸痺,腸梗阻,我講腸痺,還有一個腸結,腸結是講的機械性的,腸痺是講的麻痺性的,等等吧。所以痺是一大類疾病,不是一種病。除了肢體痺以外,還有內臟的痺。
痿,也是這樣。有內臟的痿,有肢體的痿。也是一大類疾病。過去就講中醫理論太抽象了,什麼病都是一個痿,什麼病都是一個痺,我們把它搞仔細一點。肢體痿也有好多種,內臟也有多種痿。癰病,淋病,蟲病,月經類病,月經期疾病,請大家注意,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名稱。出了一個什麼特殊名稱呢?月經期疾病。就是原來的婦科病裡面,月經病裡面,有多少種呀?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量多,月經量少,經閉,崩漏等等,痛經,除了這個,還有一個經行腹痛,經行眩暈,經行嘔吐,經行風疹塊,經行泄瀉,是不是?還有這麼多類。經行,這個病到底應該稱為什麼?叫做月經疾病嗎?應該說它不是月經本身的問題,月經本身沒有改變,不是說先期,後期,量多,量少,經閉,崩漏,但是和月經密切相關,是出在月經期間,來月經的時候,就出現這個表現,月經過了就沒有,因此我們把這一類疾病,從月經病裡面,單獨拿出來,稱為“月經期疾病”。這就是編《術語》的時候,這就是一個新的進展。原來都把它稱為月經疾病,是不是?月經病,經、帶、胎、產,都稱為月經病。嚴格上,它是不是月經本身?不是月經本身發生了問題,是月經期出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把這些問題稱為月經期疾病。
外障,是講外邊就能看得到眼球的疾病。等等,舉了一些例子。常見病狀類疾病。水腫類疾病。
水腫,是一類疾病,不是一種疾病。在《金匱要略》裡面,我們都知道,水有五種水吧?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還有一個黃汗。實際上黃汗,我們現在就不好把它歸屬於水腫了。把黃汗拿掉了。同時《金匱要略》還講到,有心水,有肺水,有脾水,有腎水,有這樣一些水。我們現在為什麼不把這名字恢復過來呢?張仲景都發明了十多個水,都有十多個水,隔了兩千年以後到我們現在,反而只變成一個水了。這應該說是認識上的一種倒退。因此,我覺得水腫,我們再也不要用水腫這個名詞,籠統。什麼病?水腫。太籠統了!應該區分它是心水,還是肺水?還是肝水?是皮水,還是石水?還是正水?到底每一個水指的什麼?大家可以去看《中醫診療術語》上面,有個對應的。這是大體的一個對應關係。
痛病,那就更多了,幾十種痛。內科教材,頭痛病、胃脘痛、腰痛、腹痛,反正它就籠統,這一個頭痛裡面多少種病啊!幾十種痛。
黃膽類,出血類,眩暈類,出疹類,瘙癢類,等等。有這麼一些的病類。我們時間關係,就簡單地說一說。
病歷書寫
我們還把最後一章,有些內容點一下。病歷書寫,這個病歷書寫,應該說是我們教材是跟得很緊的。國家已經是不斷地頒布病歷書寫規範,書寫的標準,已經頒了好幾版,我們這個七版教材剛寫的時候,是根據2000年的時候的最新頒布的《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案書寫的規則》編的。剛編出來,去年,衛生部,國家中醫管理局發布的,所以中醫、西醫的病歷有一個統一標準。所以我們這個教材剛印出來就變了。變了以後,我們馬上就通知它,趕快要改,所以這個七版教材,最早的那個版本,還是寫的病案,是按照中醫管理局的那個的。這個新的又改成了病歷。新的規定叫病歷了。我們是跟得比較緊。就是說你孩子那裡望聞問切,學生已經寫的病案上。特別是前幾年,搞三甲醫院,我們學院的附設醫院都是三甲醫院。那個評估的時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評估你的病案,寫病歷寫的準不準?大量的精力,實習生天天就到那裡抄病歷。抄假病歷,是不是啊?就搞那個東西。它根據的就是這個東西,我們如果還是原來的十年之前,八年之前的那個東西,那就很不適應了。
這裡面我們想講個什麼東西呢?其他的內容我們不講了,想講中醫病歷書寫的幾個重要問題。要請大家注意的是:
•主訴的確定和正確的書寫,要突出這個問題。這個我們在講主訴的時候已經講過了。
•現病史與既往史的劃分。這個我們現在可能,我們搞診斷,專門講這門課,應該是可以區分得了。我們現在很多臨床醫生,可能區分不了。學生就更難區別了。既往史,什麼是既往史,什麼是現病史?所以我們強調了一下,以主訴講的是多少時間,這就是現病史,主訴所講的時間以外的那個時間,就是既往史。這樣一明確,是不是就容易掌握一點?主訴是他是黃膽五天,那你就是從五天之前這個時候,覺得有點發燒,脅痛,出現了黃膽,五天了。現病史就是這個時候寫起的。主訴五天以前的,去年也得過黃膽,原來就經常地脅痛,那就屬於既往史了。要以這個主訴所定的時間為標準,劃分。
•現病史的書寫內容。這個比較容易掌握。我們講課的時候都已經講了。
•病歷中的“診斷”內容。麻煩就在這個地方,中醫的疾病診斷,中醫的證候診斷,證名診斷,這沒有問題,我們中醫應該是要有疾病診斷,要有證候診斷,這是沒問題的,現在出現一個什麼問題呢?中醫的病名診斷不會用,還是不太用,用的是西醫的病名診斷,什麼診斷啊?比如說那天講,乳癖,明明是個乳癖,他說乳腺小葉增生,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這是不會用,不用中醫的病名,我們附屬醫院是用得最好,我告訴大家,用得最好。好多醫生就問我,這個病,那個術語上面叫做什麼?確實找不到,還有好多病找不到。還要補充的,比如說白血病,這白血是西醫病名,中醫不能叫白血病吧,是不是啊?中醫叫什麼呢?你叫它血勞,還是叫做髓勞,又好像不是這個病。像這樣的要補充,這是對的。但是現在有好多問題,還不知道用,不會用,是這個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除了中醫的辨病,辨證以外,還有一個西醫的病名診斷,西醫的病名診斷,這一下才是要中醫的命,是吧,必須要有西醫診斷,實際上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學了,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十是學的西醫,還診斷得差不多。過去那農村裡面,過去醫生,你要他診個西醫病,怎麼診斷出來,那不是要命嗎?所以這個裡面最大的問題,這是個不好的地方。一定要用西醫來跟你衡量衡量。這個問題,不好的地方。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要講一下,就是體格檢查的這一部分,在這個地方講一下,體格檢查大家可能,如果熟悉的話,99年以前的病歷,大家知不知道,也是國家中醫管理局他們發布的病歷,衛生部發布的,99年以前的病歷是兩套,西醫的體格檢查一套,寫完,又把中醫的體格檢查,又來一套,寫兩次,一個症狀,一個體徵,是兩次寫。好像是98年修改的時候,我去參加這個病案書寫,我就反映,那時候特別搞三甲,群眾反映意見大得很,這個三甲害死人,照假病歷,害得整天就是寫病歷,一個病歷寫了個小時,要不得,又重新抄,西醫的寫一大段,中醫又要寫,一個症狀寫兩次。我說這個不改是絕對不行,一定要把它合成一套,這個體格檢查部分。一定只能夠寫一次。一個體徵,一個症狀,不能寫兩次。應該把它結合起來。怎麼改呢?首先的一個內容是四大生命體徵,體溫、呼吸、脈搏、血壓。這個沒問題。這個應該寫上去。第二個,寫一般狀況。一般狀況是寫什麼東西呢?就是寫的我們中醫講的望神色形態。聽聲音、聞氣味、舌象、脈象,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般項目裡面,為什麼叫一般項目?因為後面的是按部位來分了,就是局部的診法了。前面是共有的,籠統的,從整體上來進行檢查的。所以神色形態,這個神色形態就要包括了你說原來講的什麼被動體位。那我們有體啊,說這個人是營養狀況不佳,什麼東西,當然西醫有這個問題吧,營養中等,什麼良好,有這個吧。那我們有一個形體,要放在那個地方去,所以神色形態,把中醫的這個特點,望全身的這個問題,把它放在這地方寫,並且加了一個聲音、氣味。聲音高亢,是吧!這樣的問題。氣味放在這裡。
舌象、脈象,不是放到局部診法,是放到全身診法,也就是放在一般狀況。為什麼?我們中醫的舌象、脈像,它不是一個具體看舌頭的問題。也不是看一個具體脈。是看全身的情況。因此把它放在這個地方。就做了這樣一個安排。其餘的基本上是按照部位了。按照部位,有些中醫寫不出來,是不是?但是它要求這樣寫。我也堅持不住,只好都寫上來了。但是我強調的把這個地方突出來了,就是把中醫的特色,首先把它講清楚,在總論裡面總體檢查,一般狀況裡面講清楚。
這就是病歷裡面,我們強調這麼幾個內容。
整個我們這次《中醫診斷學》,就到這講完了。主要是我個人的水平還是有限的,應該說我盡力還是盡力了,盡了力。但是水平有限。可能耽誤大家很多時間,有很多問題講不透,大家提了好多問題,我也沒辦法回答,甚至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包涵。我們多聯繫,互相促進。好吧!謝謝大家。
【完/38:01】
四 疾病命名的診斷意義
這個疾病的名稱,你怎麼命名?這裡面它本身就反映了,它總是根據一個什麼特性來的。根據它的病性來的,根據它的病位來起的名字。它總有一個根據的。這個裡面本身就帶有一種診斷意義。見到這個名字就反映了它的主要特徵。它就有診斷意義。所以疾病命名,這個名稱命的好不好,科學不科學?它就有很大的意義在裡面。比如說講破傷風這名字,中醫這個名字我看就命的非常好。為什麼?它屬於損傷,破傷了。感染了風毒,有動風的表現,你看,把它的病因、形成的症狀特徵,三個字就把它概括進去了。一看到破傷風,你大體就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回事。就理解得了。所以這個疾病命名,有很高的診斷意義,有科學意義。
疾病命名的形式有很多種。各科的疾病命名形式可能不太一樣。比如說體表的那些病,因為肉眼就可以看得到,外面就可以看得到。因此多半是用它的體徵。具體的病理改變。癰很大,腫得很大,又紅,那我說是癰。像一個釘子一樣的,我就叫做疔。像一個癤子,我就叫做癤。麻疹等等。這些病是根據外面就看得到,你說中醫沒有病名嗎?是有的,是根據這些來的。這些名有相當一部分西醫也承認。但是那內臟的病。確實很多問題看不到,那只好怎麼辦呢?根據症狀來命名了。內臟的病確實有不少。這是要中醫加以改進的。水腫、黃膽、泄瀉、頭痛,頭痛,那個頭痛多少原因引起頭痛,發熱,多少情況引起發熱?確實這個當然不好。那我們把它加以改進。內臟病,還確實有以症狀作為病名的。這是不好,不夠的地方。是限於中醫過去的學術發展,認識水平。因為它是內臟的疾病,以症狀來命名。認識不完整,不深刻,所以就來了一個辨證論治。大大補充了它,豐富。病位在肝,是肝腎陰虛,還是脾腎陽虛?還是心肺氣虛?還是肝膽濕熱?它用辨證來補充。所以內科病就特別重視辨證論治。外科、皮膚科,這些問題,它就是針對病來治療的,針對得很多。它那辨證論治就不太重視,為什麼?這個癰、瘡,就看得很清楚。我就按治理的方法治你的癰、治瘡、治疔、治濕疹,是吧!它有這麼一個認識問題。
中醫病名還有一個特點,非常精煉。1~4字。好像沒有發現五個字的病名。最多四個字,最少只有一個字。什麼是一個之?比如瘧疾,瘧疾是幾個字。真正的只有一個字。那個病字、疾字,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是不是?痢疾,一個字吧!所以有的一個字診斷出來,癲病,狂病,癲,就是一個病。狂、癇,都是一個字就是一個病。多的四個字。所以它非常精煉、簡明。這是它的優點。但是它也就存在一個什麼問題?一個字能夠又把病位,又把病性,又把病因,又把症狀都能夠概括進去嗎?沒有那麼高的水平。它可能就只能夠抓住其中一個問題。這件事它不夠的地方。你看那個西醫診斷,闌尾炎,或者腸梗阻,你看小腸,急性,高位,完全性,麻痺性,梗阻性,左一性,右一性,就把那個診斷得很詳細了,是不是啊!風濕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二級心力衰竭,怎麼樣?那個病幾十個字,把它的所有的東西都構成了一個診斷。所有的特徵都變成一個診斷。它們當然有好的地方,怎麼呢?你把這個病全部都記住了這幾十個字。當然這病也診斷出來了。當但是就很難記,那麼多。我們這一個字,痺,什麼?一個痿,一個字就跟你診斷出來了。是不是很簡明,但是就反映的不完整。本質屬性式的命名。按照主症的、按照病因的,按照病理性質的,按照時令氣候的,這些我們教材上都有的,我們就不講了。有按形象喻意,打比喻來命名的。比如說我們曾經講過的繡球風,中醫有這個名,腎囊濕疹,陰囊濕疹,腳繡球風。形容它像繡球一樣的。眼睛看不著,到了天黑的時候就不能看見了。雞盲眼,雀目、雞盲、夜盲,這是形容的吧?一種形容。乳蛾,它並不是真正是一個乳蛾,一個乳頭,像一個乳蛾一樣。瘧疾、霍亂、花柳病,惡阻,這都是帶有一種特殊的寓意。瘧疾,為什麼叫瘧?哪一個本質?就是古代認為這種疾病非常之痛苦,很殘酷,酷瘧,一寒起來其身如冰,蓋三床被子,五床被子還在那兒打顫,一熱起來就如坐在火上面,熱起來也是不得了。頭痛起來是頭痛如破。非常酷瘧,殘酷,用的這個字,是吧?霍亂,什麼意思?傾刻之間揮霍繚亂,花柳病,是指眠花宿柳這種性病,不好直接說,花柳,這都是它一種特殊的寓意,用這種名字來命名的。特徵組合式,實際上臨床上的病,往往是若干個特徵組合在一起,比如最常見的病位和病性組在一起的,比如說胸痺、肺癰、病位在肺、在胸部、心,它的病性屬於癰,屬於痿,屬於痺。是不是?這多半是特徵組合的。我們不講了。
附加條件,有一些特殊的條件,這一個字,這個病名裡面兩個字,它其中有一個字就講的是特殊,疫斑熱,說明是傳染性的。所以SARS,非典型性肺炎,現在叫什麼?大家看到沒有?好幾篇文章就提這個,SARS中醫叫什麼名字有的中醫說叫做肺癉,肺熱病。有的說它應該是一個傳染病,應該叫做肺疫,或者又叫做肺疫咳等等。大家看到沒,有好幾篇文章就講的這個病怎麼命名?起碼恐怕要加一個疫在裡面。它是傳染病,病位主要在肺。按我的想法應該是肺疫癉。它是一個急性熱病。以熱為主要表現的主要一種病理改變。
附加條件有的是講的新久急慢,比如休息痢,急黃,走馬牙疳,真心痛,厥心痛。講那病情嚴重了,這種真正的心痛。不是一般的心痛。那就說明很嚴重了。有的講發病條件等等。這些命名形式。這裡我們要重點講幾種病的命名。特別有幾個,我們原來沒有講到。沒有仔細介紹的。疫病類可以理解。
虛勞
虛勞,過去叫虛勞,內科裡面叫虛勞,五勞七傷,我們現在分了幾個什麼勞,血勞,就是一般的這種貧血,血色素減少這種情況。缺鐵性的貧血。髓勞,是講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神勞,是講的用腦過度,神經衰弱情況。有種癭勞,是講甲狀腺機能減退。勞病類。
鬱病類
鬱病類。是講情志因素引起來的。主要屬於情志方面改變的問題。這個容易理解。
厥病類
厥病類。主要以昏厥,昏倒,以這一個“厥”作為主要的根據。四肢厥冷只是一種證候表現。有的病人有這個表現,有的病人沒有四肢厥冷。以昏厥,昏不知人,或者有肢體厥冷。有些什麼厥呢?
•風厥,風厥講的休克那種情況。
•氣厥,又叫鬱厥。歇斯底里那種情況。
•血厥,脈厥,有的人不能看血,看血就倒了。還有的頸總動脈,這個扣子扣緊了以後,一轉動,一壓迫引起了昏倒。這是血厥。
•痰厥,因為痰堵塞了的,有典型的這種病例。痰厥、冷厥,這些我都看到非常典型的痰厥,冷厥。
•酒厥,喝酒醉了以後。
•尸厥,植物人,皮質,大腦,已經沒有正常功能。
•心厥,心臟病引起來的昏迷。
•肺厥,有種肺性腦病,不是有這種情況嗎?
•消渴厥,糖尿病昏迷。
•肝厥,肝昏迷。
•腎厥,尿毒症。
•飢厥,這是講的低血糖之類的表現。
•蛔厥,膽道蛔蟲。這兩個厥不一定有昏迷。
•暑厥,我們曾經講過,中暑昏迷的那種情況。
厥病類疾病,主要是講的甚至昏厥。
癉病類
重點講一下癉病類疾病。癉,一個解釋,過去講“癉者,疸也。”黃疸的那個“疸”,元旦的那個旦字。實際上,按照古代史上的講法,這個“癉”是什麼意思?“癉者,熱也。”是王冰講的。王冰在註解《素問》的時候,王冰是《素問》大注家。《素問》裡面就有癉了,很多個癉。王冰講“癉者,熱也。”就是說:“癉”的原始含義是熱的意思。“癉”是指的什麼問題呢?不單是這樣的,《內經》裡面有好多個癉。特別是《漢書。藝文誌。方技略》,漢書是漢代,所有漢朝以前的書,各種書都把它歸納在一起,經史子集都在一起。修了一本就像我們現在的中華什麼傳書一樣的。漢書裡面有《藝文誌》,藝文大約屬於不是經史,不是講政治問題,《方技略》方法技術,科技這方面的書目。圖書館都有個總目錄,這個圖書館裡面有多少本圖書,都分了類的。《漢書。藝文誌。方技略》裡面就記載有一部書,叫做《五臟六腑癉十一病方》,我們馬王堆有《五十二病方》,《漢書》裡面就記載當時有一本書叫做《五臟六腑癉十一病方》,那就是說心有心癉,有脾癉,有肝癉,有肺癉,有腎癉,有胃癉,有小腸癉,有大腸癉,有膀胱癉。五臟六腑癉十一病方,根據這個情況,王冰隔《漢書》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近吧,他說“癉者,熱也。”《內經》這個時候講的是“熱也”。這個熱是在什麼地方啊?五臟六腑癉。是講的在內臟,不是講體表。因此講的是內臟的、急性的、實熱性的疾病。但是非化膿性的疾病。不化膿,化膿了就變成“癰”。“癰”也是急性實熱性的,是不是?這是講的有幾個條件,
•內臟的,五臟六腑癉,沒有講體表有上面肢體癉,手癉、腳癉,所以說明是內臟的。
•“癉者,熱也”,它是實熱性的。
•不化膿,所以它不屬於癰。
這樣一種疾病叫做癉病。所以我們現在把這種內臟的急性的炎症性的病變,炎,兩個火,這種病說它是炎還差不多,我們中醫講這個癉病類,你說是炎還可以,
•中醫講的肺癉,你說是肺炎,那還可以。急性、實熱性的、非化膿性的。
•心癉,是講的心臟的急性實熱性的,相當於,比如說急性的病毒心肌炎,等等這一類的疾病。
•食管癉,食道,急性的食道炎症。比如喝酒,吃了什麼硫酸啊,什麼刺激了,它的炎症。
•胃癉,急性的胃炎。
•小腸癉,特別是那種小腸出血性的,壞死性的小腸炎。
•胰癉,急性胰腺炎。
•肝癉,就是急性肝炎,肝熱病。
•膽癉,急性膽囊炎。
•腎癉,相當於腎盂腎炎。而不是腎小球、腎小管的那種變態反應性的疾病。而是講的那個真正是有急性實熱性的這種病變。
所以癉病類,現在西醫用得最多,肝炎、腎炎、肺炎、胰腺炎、膀胱炎、什麼炎,這麼多的炎,我們中醫呢,沒有,叫什麼東西呢?又不好跟著西醫叫,它叫腎炎我叫腎炎,實際上,中醫古代就叫做癉。所以我們把這個名字匯合一下。
著病
脹著類病,是急性的階段,我們叫做“癉”,慢性階段叫做“著”。什麼叫做“著”?邪氣附著在這個地方不移,病情還沒有完全恢復,這種遷延性的,慢性的,開始是急性的癉病,到了後來,慢慢這個病情沒有完全恢復,長期的反復發作,遷延改變的。因此,肝病到急性期的時候,我們叫做肝炎,可以叫肝熱病,可以叫做肝癉。這是相通的。到了慢性期,我們叫做肝著。肝著這個名稱《金匱要略》有吧?
•肝著,這個地方總是要,如“其人常欲蹈其胸上”,用旋覆花湯來進行治療的吧!是不是啊?
•腎著,慢性的腎盂腎炎之類的,腎著。當然這個腎著和《金匱要略》講的腎著,有一點不同。《金匱要略》講的是用甘草乾薑湯。腎著湯,就是甘草乾薑湯吧。那應該不是那個腎著。但是我們是用的這個意思來取的。
•慢性膽囊炎我們叫膽脹,慢性胰臟炎叫做胰脹。
•慢性肝炎我們叫做肝脹,或者肝著。
•肺脹是肺氣腫。
•胃脹是慢性胃炎。那種淺表性的萎縮性的肥厚性的,等等,主要一些問題。
這是兩個比較特殊一點的,其他的,瘤,這些我們就不講了。
痺病
請大家注意,痺,原始用意就是“痺”者,阻閉不通,不通暢了。痺有肢體的痺,有內臟的痺。體表的,就是各種肢體的關節疼痛,肢體疼痛,肌肉疼痛,像這樣一類表現的,那是叫做痺。痺,是一大類疾病。不單是體表有各種痺,並且內臟有痺。所以它不是一個具體病,臨床上診斷,什麼病啊?哎呀,你是痺病。這個診斷是不準確的。為什麼?它不是一個具體的病,是一大類疾病。就像說你的了什麼病啊?得的是溫病。溫病是什麼病?按《傷寒》來說,傷寒病。這是一大類疾病,痺病也是一大類疾病,因此我們要認識痺病是一大類疾病。六版教材有所改進,六版王永炎編的《內科學》已經講到痺病是一類疾病,提到了一類疾病。就切忌不能再叫痺證。那個言字旁的證,那是不對的。這個名字我們有濫用的情況。
痺病,比如說肢體上的痺病,就有三痺。三痺,這是清朝張志聰,他明確提出來,風寒濕痺,就叫做三痺。我們現在都講風寒濕痺,實際上風寒濕合在一起叫做三痺。這個名稱作為一個病名,早就有了。
尫痺,是講的類風濕性的關節炎。這個名字西醫已經認識到,風濕和類風濕,它認識到這兩類疾病不一樣。它因此來一個“類”風濕。這個是西醫結合中醫的這個傳統,風濕,把它寒丟掉了,應該說風寒濕性關節炎,它把寒,最關鍵的東西丟掉了。但是它又認識到了風濕和類風濕不一樣,所以來一個類風濕性的疾病。類風濕中醫叫什麼呢?西醫都認識到這兩個疾病確實是不一樣。中醫叫什麼呢?查到原來沒有這個名字。就是北京的焦樹德焦老,大家知道吧?焦老有一個尫痺丸。在遼寧的電視台上面經常放,尫痺沖劑的廣告。焦老是全國名老中醫,又在那個廣告上一打,所以這個尫痺這名字,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指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中醫也可以創造病名。古代可以創造那麼多的病名,我們現在就不能創造病名?那個痺,類風濕關節炎,一定還要叫做這個風寒濕痺?要叫做三痺?不對了。
頑痺,是講的那種頑固,經常反復發作,已經固定在一個地方了。筋痺、皮痺、肌痺、血痺、脈痺,這都是古代都有的。骨痺、偏痺、脊痺、肩痺、項痺,好多個痺。內臟還有痺,內臟的痺。腦絡痺是講的腦血管硬化。心痺,是講的風濕性心臟病。胸痺,是講的缺血性心臟病。就是冠心病。食管痺,是講的食道痙攣,賁門梗阻,等等這種情況。腸痺,腸梗阻,我講腸痺,還有一個腸結,腸結是講的機械性的,腸痺是講的麻痺性的,等等吧。所以痺是一大類疾病,不是一種病。除了肢體痺以外,還有內臟的痺。
痿,也是這樣。有內臟的痿,有肢體的痿。也是一大類疾病。過去就講中醫理論太抽象了,什麼病都是一個痿,什麼病都是一個痺,我們把它搞仔細一點。肢體痿也有好多種,內臟也有多種痿。癰病,淋病,蟲病,月經類病,月經期疾病,請大家注意,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名稱。出了一個什麼特殊名稱呢?月經期疾病。就是原來的婦科病裡面,月經病裡面,有多少種呀?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量多,月經量少,經閉,崩漏等等,痛經,除了這個,還有一個經行腹痛,經行眩暈,經行嘔吐,經行風疹塊,經行泄瀉,是不是?還有這麼多類。經行,這個病到底應該稱為什麼?叫做月經疾病嗎?應該說它不是月經本身的問題,月經本身沒有改變,不是說先期,後期,量多,量少,經閉,崩漏,但是和月經密切相關,是出在月經期間,來月經的時候,就出現這個表現,月經過了就沒有,因此我們把這一類疾病,從月經病裡面,單獨拿出來,稱為“月經期疾病”。這就是編《術語》的時候,這就是一個新的進展。原來都把它稱為月經疾病,是不是?月經病,經、帶、胎、產,都稱為月經病。嚴格上,它是不是月經本身?不是月經本身發生了問題,是月經期出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把這些問題稱為月經期疾病。
外障,是講外邊就能看得到眼球的疾病。等等,舉了一些例子。常見病狀類疾病。水腫類疾病。
水腫,是一類疾病,不是一種疾病。在《金匱要略》裡面,我們都知道,水有五種水吧?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還有一個黃汗。實際上黃汗,我們現在就不好把它歸屬於水腫了。把黃汗拿掉了。同時《金匱要略》還講到,有心水,有肺水,有脾水,有腎水,有這樣一些水。我們現在為什麼不把這名字恢復過來呢?張仲景都發明了十多個水,都有十多個水,隔了兩千年以後到我們現在,反而只變成一個水了。這應該說是認識上的一種倒退。因此,我覺得水腫,我們再也不要用水腫這個名詞,籠統。什麼病?水腫。太籠統了!應該區分它是心水,還是肺水?還是肝水?是皮水,還是石水?還是正水?到底每一個水指的什麼?大家可以去看《中醫診療術語》上面,有個對應的。這是大體的一個對應關係。
痛病,那就更多了,幾十種痛。內科教材,頭痛病、胃脘痛、腰痛、腹痛,反正它就籠統,這一個頭痛裡面多少種病啊!幾十種痛。
黃膽類,出血類,眩暈類,出疹類,瘙癢類,等等。有這麼一些的病類。我們時間關係,就簡單地說一說。
病歷書寫
我們還把最後一章,有些內容點一下。病歷書寫,這個病歷書寫,應該說是我們教材是跟得很緊的。國家已經是不斷地頒布病歷書寫規範,書寫的標準,已經頒了好幾版,我們這個七版教材剛寫的時候,是根據2000年的時候的最新頒布的《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案書寫的規則》編的。剛編出來,去年,衛生部,國家中醫管理局發布的,所以中醫、西醫的病歷有一個統一標準。所以我們這個教材剛印出來就變了。變了以後,我們馬上就通知它,趕快要改,所以這個七版教材,最早的那個版本,還是寫的病案,是按照中醫管理局的那個的。這個新的又改成了病歷。新的規定叫病歷了。我們是跟得比較緊。就是說你孩子那裡望聞問切,學生已經寫的病案上。特別是前幾年,搞三甲醫院,我們學院的附設醫院都是三甲醫院。那個評估的時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評估你的病案,寫病歷寫的準不準?大量的精力,實習生天天就到那裡抄病歷。抄假病歷,是不是啊?就搞那個東西。它根據的就是這個東西,我們如果還是原來的十年之前,八年之前的那個東西,那就很不適應了。
這裡面我們想講個什麼東西呢?其他的內容我們不講了,想講中醫病歷書寫的幾個重要問題。要請大家注意的是:
•主訴的確定和正確的書寫,要突出這個問題。這個我們在講主訴的時候已經講過了。
•現病史與既往史的劃分。這個我們現在可能,我們搞診斷,專門講這門課,應該是可以區分得了。我們現在很多臨床醫生,可能區分不了。學生就更難區別了。既往史,什麼是既往史,什麼是現病史?所以我們強調了一下,以主訴講的是多少時間,這就是現病史,主訴所講的時間以外的那個時間,就是既往史。這樣一明確,是不是就容易掌握一點?主訴是他是黃膽五天,那你就是從五天之前這個時候,覺得有點發燒,脅痛,出現了黃膽,五天了。現病史就是這個時候寫起的。主訴五天以前的,去年也得過黃膽,原來就經常地脅痛,那就屬於既往史了。要以這個主訴所定的時間為標準,劃分。
•現病史的書寫內容。這個比較容易掌握。我們講課的時候都已經講了。
•病歷中的“診斷”內容。麻煩就在這個地方,中醫的疾病診斷,中醫的證候診斷,證名診斷,這沒有問題,我們中醫應該是要有疾病診斷,要有證候診斷,這是沒問題的,現在出現一個什麼問題呢?中醫的病名診斷不會用,還是不太用,用的是西醫的病名診斷,什麼診斷啊?比如說那天講,乳癖,明明是個乳癖,他說乳腺小葉增生,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這是不會用,不用中醫的病名,我們附屬醫院是用得最好,我告訴大家,用得最好。好多醫生就問我,這個病,那個術語上面叫做什麼?確實找不到,還有好多病找不到。還要補充的,比如說白血病,這白血是西醫病名,中醫不能叫白血病吧,是不是啊?中醫叫什麼呢?你叫它血勞,還是叫做髓勞,又好像不是這個病。像這樣的要補充,這是對的。但是現在有好多問題,還不知道用,不會用,是這個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除了中醫的辨病,辨證以外,還有一個西醫的病名診斷,西醫的病名診斷,這一下才是要中醫的命,是吧,必須要有西醫診斷,實際上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學了,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十是學的西醫,還診斷得差不多。過去那農村裡面,過去醫生,你要他診個西醫病,怎麼診斷出來,那不是要命嗎?所以這個裡面最大的問題,這是個不好的地方。一定要用西醫來跟你衡量衡量。這個問題,不好的地方。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要講一下,就是體格檢查的這一部分,在這個地方講一下,體格檢查大家可能,如果熟悉的話,99年以前的病歷,大家知不知道,也是國家中醫管理局他們發布的病歷,衛生部發布的,99年以前的病歷是兩套,西醫的體格檢查一套,寫完,又把中醫的體格檢查,又來一套,寫兩次,一個症狀,一個體徵,是兩次寫。好像是98年修改的時候,我去參加這個病案書寫,我就反映,那時候特別搞三甲,群眾反映意見大得很,這個三甲害死人,照假病歷,害得整天就是寫病歷,一個病歷寫了個小時,要不得,又重新抄,西醫的寫一大段,中醫又要寫,一個症狀寫兩次。我說這個不改是絕對不行,一定要把它合成一套,這個體格檢查部分。一定只能夠寫一次。一個體徵,一個症狀,不能寫兩次。應該把它結合起來。怎麼改呢?首先的一個內容是四大生命體徵,體溫、呼吸、脈搏、血壓。這個沒問題。這個應該寫上去。第二個,寫一般狀況。一般狀況是寫什麼東西呢?就是寫的我們中醫講的望神色形態。聽聲音、聞氣味、舌象、脈象,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般項目裡面,為什麼叫一般項目?因為後面的是按部位來分了,就是局部的診法了。前面是共有的,籠統的,從整體上來進行檢查的。所以神色形態,這個神色形態就要包括了你說原來講的什麼被動體位。那我們有體啊,說這個人是營養狀況不佳,什麼東西,當然西醫有這個問題吧,營養中等,什麼良好,有這個吧。那我們有一個形體,要放在那個地方去,所以神色形態,把中醫的這個特點,望全身的這個問題,把它放在這地方寫,並且加了一個聲音、氣味。聲音高亢,是吧!這樣的問題。氣味放在這裡。
舌象、脈象,不是放到局部診法,是放到全身診法,也就是放在一般狀況。為什麼?我們中醫的舌象、脈像,它不是一個具體看舌頭的問題。也不是看一個具體脈。是看全身的情況。因此把它放在這個地方。就做了這樣一個安排。其餘的基本上是按照部位了。按照部位,有些中醫寫不出來,是不是?但是它要求這樣寫。我也堅持不住,只好都寫上來了。但是我強調的把這個地方突出來了,就是把中醫的特色,首先把它講清楚,在總論裡面總體檢查,一般狀況裡面講清楚。
這就是病歷裡面,我們強調這麼幾個內容。
整個我們這次《中醫診斷學》,就到這講完了。主要是我個人的水平還是有限的,應該說我盡力還是盡力了,盡了力。但是水平有限。可能耽誤大家很多時間,有很多問題講不透,大家提了好多問題,我也沒辦法回答,甚至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包涵。我們多聯繫,互相促進。好吧!謝謝大家。
【完/38:01】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